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语文课程的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课程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1-01-17 16:09:51

1.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钟楼读书读后感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可他的父亲不回在,便把孩子叫了出来答,孩子为他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孔君平巧妙地把杨梅这一水果的名字拆解为“杨家的梅子”,表现出孔君平的机智与幽默,杨家的儿子虽小但是很快识别出其中的奥妙,并以“孔家的家禽”拆解“孔雀”对答孔君平,显示出孩子的多智与敏锐,所以,这是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2. 小学五年级上的语文第三课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是什么笔记?我帮你,我很擅长笔记一类的。

3. 小学语文课文【桥】读后感

《桥》读后感

自从我读了{桥}这篇文章后,我就念念不忘,因为它令我深思,尤其是文中内的那位老汉,他作容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生死关头,一心想着村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村民们的安全,体现了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老汉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老汉这种高尚的品德更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舍己为人,不徇私情,大公无私。为了更多人的生命,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大禹这个人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多次大禹想进去,但是,他想到了还有很多人等着他,所以,他不能进去。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时刻为他人着想吧!

4. 四年级语文上册小学课堂笔记十六1课的读后感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5.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0课读后感

《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后感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3
前几天,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其中,我被文章的主人公——李大钊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介绍了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产党,他把一些重要文件烧掉了。局势越来越严重,一群宪兵、侦探、警察把李大钊抓走了,而作者、作者的妈妈和妹妹也被关进了拘留所。在法庭上,李大钊临危不惧,安定、沉着地和敌人作斗争,直至被绞刑牺牲。 读完文章,我对李大钊这位伟大人物敬佩不已。他那种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临危不惧的精神是多么可贵,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可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有些人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钱财,背叛了党,与敌人勾结,把一些党的秘密和重要的资料传给了敌人,造成了党的巨大损失。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顾集体的行为是人们最痛恨的,是最可耻的。他们与李大钊相比,是多么渺小、丑陋啊!
不过,那时,也有一些人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生死置之度外。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江姐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后,关在渣滓洞中,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可是她面对洞中黑暗的生活,面对敌人的严问拷打,忍受着竹签插入指尖的巨大痛苦,不但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而且对于共产党的秘密、资料只字不提。一位女共产党员,有着这样顽强的意志力,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他对共产党所谓是忠心耿耿啊!
江姐和李大钊都是伟大的人,他们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中国这个地方,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对于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职责,我们又是否高度负责、竭尽全力去完成呢?我们要为别人照相,为集体着想,但我们绝不能为自己的方便,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集体遭受更大的损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李大钊多么的伟大,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只有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的死才是轻于鸿毛的。而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任务、职责高度负责,尽心尽力却完成,虽然不及泰山重,但也决不会比鸿毛轻,而是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别人前进。

6.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读后感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读后感]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共有八章,读完这本书,我不敢说我收获了很多,由于本身水平的限制,很多东西我是很难一下子吸收的,但是却触动了我,不能说找到了自己的课堂存在着的问题全部的解决方法,但至少可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多少少让自己少犯点错误,让自己在教学这条路上不至于走歪了许多,《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读后感。

这本书里有着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有着对学习方式的阐述,有着对文本处理、教学技艺、课堂评价、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提炼等的思考,有着对课堂生成的关注,这本书凝聚着多少专家和骨干教师们的会诊后的智慧,给我们的课堂指出了一个个存在的问题,同时给我们指点了迷津,探讨了教学的方向。
在看到“如何让课堂练习升值?”时,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们每天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抄写词语、造句、修改病句、读读背背成语并解释等。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这些题型竟存在不少问题,如:形式老套,缺乏引力;机械识记,缺乏张力;脱离生活,偏离目标;情感缺失,缺乏活力。

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机械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我认为教师应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亲和”功能,让语文作业展示出真挚、美丽而迷人的“微笑”,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读后感《《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读后感》。

知识是一张网,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可以交叉,可以融会贯通的。在丰富作业内容时,我们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整合进我们的语文作业内容之中。如: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加强学习资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同学生生活的融合。此外,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作业设计不光要有趣味,还要有人情味。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之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训练,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尽量体现层次性。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了作业量,减轻了他们的课业负担,而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让他们“吃饱”“吃过瘾”。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我们还可以经常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只要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激活学生的潜能,激扬学生的生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就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就能按时完成,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的与众不同,独巨匠心。
有人说,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他人的思想,而是为了自己变得更有思想。我想我会带着自己的思考继续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走进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7.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一课写读书笔记我想说的话怎样写

、今天,我读了《荷花》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动了我。
“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塘……”这使我觉得荷花是那么合群。古语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做人也应这样。记得有一次,我语文测验是全班第一,就得意极了,心想:“哈,真好,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学后,老师要我帮助不及格的同学学习,我有些不愿意,心想:“她自己不会学吗?”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要知道,独枝花开不是春,许许多多花一齐开,开得才灿烂。”我觉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师那番话牢记心上,鞭策自己。当那位同学在我的细心帮助下,由学习成绩中下进入中上时,那种满足感,真是难以形容。
“荷花也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长……”啊!原来荷花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我学了《种子的力》这篇文章,文章中讲的是种子有超人的力,我觉得荷花的生命力并不比种子差,记得有一回,我在姨妈家拿了一些荷花回家种,头两天,我挺有精神细心照管它,但时间一长,就没怎么理它了。一个月过去了,那荷花竟长出了小花蕾,我真惊讶。读了《荷花》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的缘故。
“荷花毫无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献给了人类。”的确,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荷花一生出来,人们就可以用它煮凉汤,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读了《荷花》这篇文章,使我得益不少。文章中的荷花和实际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的,它们都有着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的品格。

8. 阅读了小学六年级语文丁香结这一课你的读书笔记是什么

读书笔记的思路及要点: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丁香结》读书笔记:

《丁香结》是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作者面对丁香,一反古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味地哀愁,更没有产生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作者认为,人生中的问题永远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

当身处困境,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乐观豁达一些呢?再者,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也许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乐。

(8)小学语文课程的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作者笔下的丁香,它承载着苦难和愁怨,是作者刻意寻找的寄托情思攀升思维的依凭。春天一来,丁香,这自然中的普通花束就充满了城里城外、校内校外,也充满了作者的斗室,“照耀着文思和梦想”。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给之以尺幅千里的功效。读起来,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9. 小学语文(松鼠日记)读后感

《松鼠日记》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了《松鼠日记》这篇课文,让我学内会了怎样写容日记,让我知道了松鼠过冬要吃一些东西,而他的朋友刺猬却一点东西也不吃,一直睡到明年春天,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动物是怎演过冬的。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