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中小学实践活动课程说课

中小学实践活动课程说课

发布时间: 2021-01-17 20:38:43

『壹』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字总动员》说课稿作者:姚金霞 日期:2010-5-24 21:28:11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总动员”。课题是自我开发的,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数字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生活中数字是无处不在。但在学生生心目中,为数较多的学生对数字的作用仅局限在数学学科之中,对数字的意义、作用了解得还比较肤浅,没有深入地去探究。“数字总动员”这一活动主题,我将数字在多个学科领域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途,综合起来,潜移默化的渗透出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对数字的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字的广泛用途,识记一些常见的、重要的数字,懂得它们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情趣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情境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字的广泛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字探究的兴趣。
三、活动内容
本节活动课,我共设计了五个板块的活动内容,依次是:应知必会——说数字;日积月累——忆数字;回眸历史——记数字;一试便知——写数字;畅所欲言——谈数字。
“应知必会”板块的内容,是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字。如,学生守则、规范各有几条;国土面积、民族、人口分别有多少;语文学段目标中的一些具体数字;常用的电话号码,应急电话号码;长辈的生日等等。
“日积月累”此项内容是展示学生的积累,回忆学过的含有数字的成语,含有数字的古诗文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国际性的节日时间、及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时间,简便的四则运算等。
“回眸历史”此项内容的设计,我着眼于中国的近代历史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我中华30万民众惨遭杀害,铭记这些令人屈辱的数字;解放以来我国历年来遭受的一些自然灾害,铭记那些令人的惨痛数字;从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到2008年8月8日——8月16日,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51枚,金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铭记这些令人兴奋的数字。

“一试便知”是让学生写数字,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发现,看似最简单不过得写数字,是非常容易出错的,从而警示学生在写数字时一定要慎重,不可麻痹大意。
“畅所欲言”这是给学生设计的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有关数字的知识与同学、老师交流。在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必将呈现出数字的无穷魅力,也将会产生许多有关数字的新问题,进而把学生对数字的探究引向深入,生成新的活动内容。
四、活动形式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激趣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日积月累”这项活动内容时,我设计了“上刀山”“下火海”“虎口拔牙”的闯关活动方式,来增强活动得趣味性;“一试便知”和“畅所欲言”我采用组与组间相互挑战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把活动推向高潮。
总之,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地感受到,数字的研究价值是无限的,数字的魅力无穷的,直至本节活动课结束,学生仍有余兴未尽的感觉,有兴致将此活动主题延伸下去。

『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我爱你,汉字》说课稿
一.主题的产生

这又是一节作业评析课 , 我在黑板上了写了一个大大的”赢” , 因为这次作业很多同学把这个字写错了 , 我正在气愤、苦恼之时 , 一只小手举起来了 , 是一向勤奋的张锐同学 , 我示意他发言 , ”老师 , 我知道怎么记住这个字 . ”我心中一喜 , 请他快说出来 . ”我爷爷常常说 , 少说费话 ( 亡口 ) 珍惜时间 ( 月 ) 不浪费钱财 ( 贝 ) 做一个平凡的人 ( 凡 ) 那就”赢”得了人生 . 我就这样记住了”一语惊醒梦中人 , 这充满生活哲理的语言 , 不但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又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和字义 . 是呀 , 中国的汉字 奇妙无比 , 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你看 ,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的创造赞叹不已。

平常我们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它传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 . 在生活中 , 不仅是我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我们人性魅力的展示。我想 , 如果结合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 这对使我们的学生学好母语,了解汉字特点 , 感受汉字魅力 , 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大有帮助的 . 因此 , 我们就选定”我爱你 , 汉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

二.活动目标

1 . . 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 .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三.活动资源与方法

搜集阅读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上网查询、欣赏与学习相结合

四、活动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五、活动过程

(一)、确定子课题,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开课之初,我采用生动有趣的猜字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了解汉字的兴趣。如:口中含玉确如玉 ( 国 ) 台下心实无心 ( 怠 ) “二个口又是什么字?” 三个口是什么字? 四个口是什么字? 五个口是什么字?六个口是什么字?七个口是什么字?八个口是什么字?九个口是什么字? 十个口是什么字?学生七嘴八舌 , 议论纷纷 , 学生通过猜字谜,知道汉字是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的,孩子们这时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活动的主题。

“学贵有疑”,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你还知道有关汉字的什么知识?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在学生充分质疑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总结概括,产生了五个子课题:汉字的发展史、汉字对历史文化的作用、汉字之趣、汉字的书法艺术。现代人与汉字

(二)、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古代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我们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在活动之初,就要让学生明白有了计划,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在这一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工作 . 如 : 第二小组子课题是“现代人与汉字”他们制定的活动计划 :
活动时间: 4 月 15 日
活动地点:社区内的各村
活动内容: 1 .调查在家的村民的识字量

2 .教社区里不识字的老人识字

3 .搜集错字行动

成果展示: 村民识字量调查表 易错字对比表
分 工: 组长:徐恒策 搜集资料:李主胜 田野 李煌宝
采访:吕棋 记录:田梦
指导识字的教师:全体组员

在学生制定好了计划后 , 我问他们 : 假如村里的人不想接受调查怎么办 ? 假如老人们觉得自己老眼昏花 , 不愿跟你们学习汉字 , 你们将如何处理呢 ? 这一问 , 把兴致勃勃的学生问傻了 , 于是 , 我告诉他们 , 制定计划不但要切合实际 , 更重要的是要设想到实际操作时的困难 , 并提前作好准备 , 学生们又互相演练起如何劝说他人了 .

(三)、分组实践

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子课题,分组对子课题进行研究。在这一环节,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操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是倾听者、指导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协作,明确共同的探究目标,明确动手前先动脑,教师要倾听孩子们活动中的收获并及时评价,不断调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 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游弋 ——汉字发展史的探究

几千年以来,我国的汉字一脉相承,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第一小组的子课题是 : 汉字的发展史 . 学生为了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体验汉字的悠久文化。教师指导学生上网 , 访问了许多网站如 :

http://www.culturalink.gov.cn/chinesearts/?nav=writing
http://www.chinavista.com/experience/hanzi
http://www.cnyww.com

从网上搜集了甲古文、 青铜器和石器上籀文等图片,图文并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郭琳同学还把汉字 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列成表格,汉字的发展史使人一目了然;田耀敏同学根据象形字的特点,为有的字配上了图片,使汉字 形体与意义的演变展现在大家眼前;还有的学生找来了 关于汉字的起源在历史上的传说,例如 “结绳记事说” “八卦说” “仓颉造字说” 等。教师在这一环节除了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还要分享孩子们收获成果时的喜悦。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觉醒 ——现代人与汉字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汉字的,或者说汉字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第二小组的研究课题是 : 现代人与汉字 . 根据制定的计划 , 他们在社区里进行了调查 , 调查社区人群的识字量 , 教社区老人识字 , 大家请看 , 这是第二小组的小老师们在上课呢 ! 在这次调查中 , 孩子们还发现许多汉字 , 遭受到人为的“侵害” . 形近字混在一起用 , 有的字却被人们读一边音。于是 , 他们又开始行动了 , 搜集了在大街小巷中的广告牌子上、各种书籍报刊上、电视屏幕上出现各种错字。并且把常用字中易错的字与正确的字列出了对比表 . 这不能不让我们觉醒:要让人们规范使用汉字,还汉字以“净”。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实践中觉醒。达到了让规范使用汉字的教学目标。

3 .让学生在文字世界中创造——汉字之趣

汉字,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看着它们,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文字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汉字是高强度悟性的结晶,必能训练出人的悟性。

有趣的汉字谜语、引人入胜的语言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汉字之趣 . 学生在书海中搜集,到生活中去寻找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谜语等,我还指导学生在文字世界中去创造 , 引导他们根据字形或字义进行创作。在这一环节,孩子们编的谜语、根据字义创作的图画,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和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4 .让学生在笔锋之间感悟—— 汉字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语义上,更表现在它的形体结构上。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第四小组的子课题是“汉字之美”。他们小组成员搜集了中外名家的书法真迹的照片。采访了武穴市书法协会的老师们 , 在采访之前 , 我让学生想好要问的问题 , 并列了采访提纲 . 他们小组的郭慧妮还参加了书法培训班 . 通过采访书法名家和欣赏书法作品 ,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在笔锋之间有所感悟,感悟汉字的灵性,感悟汉字的艺术。

(四)、成果交流展示

◆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 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 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请大家看看我们学生的展示吧。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

◆ 展示的形式多样 .

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其他 .

◆ 展示的内容全面

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

简单的调查报告 .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

◆ 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 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 . 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举办了一次书法作品展览 . 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

( 五 ) 评价反思

汉字 , 中华民族的瑰宝 , 这个我们天天相见的却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 ,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她已有所了解 , 有所感触 . 也许学生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 , 还是”雾里看花” , 也许学生为现代社会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而困惑 , 也许学生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 . 但他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被点燃了 . 通过本次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汉字的重要 , 明白了写好汉字的重要 , 明白了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在这次活动中 , 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 . 比如 : 我们搜集到的甲古文、青铜器上的籀文 , 我们却没人认识这些符号的什么特点 , 代表着什么 . 也无人请教 . 虽然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 但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 , 自己的知识贫乏 , 拿什么奉献给学生 ? 使我明白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 ,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 再就是我的学生由于平时训练较少 , 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拘束、语言的贫乏 , 使调查采访工作收效不大 . 农村学生受条件限制 , 能上网搜集资料的学生并不多 , 大部分小组需要老师的帮助 . 但可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 , 开始了做一个新世纪的”社会人”的征程 . 虽然举步为艰 , 但我相信付出必有收获 .

『叁』 《节日知多少》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一.主题的确定: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变迁,传统节日出现危机。西方节日逐步占据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许多人也偏爱西方节日胜过传统节日。对于传统节日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有,却不了解节日该怎么过?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小加强对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教育,于是我们决定对传统节日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传统节日,进而喜欢过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喜爱传统节日,对过传统节日充满期待。
2、能力与方法目标
○1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物品和图片。
○2学会小组分工协作的方法,能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掌握采访的礼仪和小技巧。
3、知识目标
○1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
○2通过记住节日的饮食了解有关节日的风俗。
三.活动的意义:
1、通过了解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通过采访协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录能力。
四.活动思路:
1、通过国庆节的介绍引题,进而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大的课题,引导学生谈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从而引出要研究的五个子课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2、针对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容易产生兴趣高涨、目标不明确这一现象,决定采取让学生带着任务参加活动的方式,直接对已有的五个小组布置五个传统节日的活动研究任务。
3、本着活动体验优先的原则,对活动的研究任务要求尽量降低。将活动分为三个小任务:来历故事;图片实物;采访记录。
4、来历故事要求各个小组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或者向长辈询问的方法获取,最终经小组讨论决定使用谁的成果来展示。
5、图片实物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回家搜集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包括图片)或通过图画画出有关物品,各小组要将所有的搜集品进行展示。
6、采访记录要求各小组在学习了采访礼仪、掌握了采访技巧以后进行,各小组需要选派合适的人选进行采访,采访的过程会摄像,并将录像进行展示。
7、视情况决定成果展示的方式,如果进展速度快,则所有成果一起展示;如果进展速度慢,则分步展示。
8、评价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进行,采取小组长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点评,教师简评的方式,视评价结果给予鼓励和奖励。
五.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导入
、图片展示国庆节的画面,并向学生讲解国庆节来历的故事。
、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重要节日?
2.说一说
点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节日。
向学生讲解什么是传统节日:从古代到现在人们一直都庆祝的有重大意义的节日。
3.写一写
把你知道的这些节日写一写。
点学生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判断。
4.确立研究的子课题。
师说明我们这次要研究的子课题。
师讲解各个课题所要研究的任务。
师讲解完成研究任务所需要的方法。
5.选题分组。
依照原有小组,各组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分发表格,每个组2-3张。
6.疑难事项。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找指导老师帮忙解决。
(二)交流展示:
1.来历故事展示的要求如下:
小组长对本小组的搜集过程进行汇报。
小组代表进行来历故事讲解。
其它小组可对讲解中的疑惑提问。
2.实物图片展示的要求如下:
小组长对本小组搜集的物品进行简介。
小组代表对事物图片进行介绍。
其它小组可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性发言。
3.采访记录展示的要求如下:
各个小组的采访人员在采访前要接受采访礼仪培训并确定好采访对象和要采访的问题。
采访时要做好分工、做好记录。
采访的视频由指导老师统一播放。
④各个小组可可相互对采访的过程进行提问。
(三)成果汇总
1.学生搜集的来历故事资料、实物图片物品和学生讨论过程等均以图片的形式保留。
2.采访过程以采访记录表和视频的形式保留。
3.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以作文和手抄报的形式保留。
(四)评价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