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浅谈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浅谈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 2021-01-20 07:00:01

⑴ 1、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⑵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

让学生练就真正的能力,学到真正的知识。

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是什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为目的.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

⑷ 新课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是核心价值

⑸ 一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现实脱节。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回答问题是很常见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筛选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性,这使得课程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对素质教育实施的制约和不利影响,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5)浅谈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扩展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分科优势:

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选择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划时代的内容,体现时代特征,淘汰过时和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努力面对现实生活,服务现实生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融合,使课程内容能够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程度地体现知识的“全面性”。

总之,新学科的内容呈现出新的面貌,与传统学科复杂、困难、偏重、陈旧、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有了明显的不同。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学科的融合。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这两种组织形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分化和融合的趋势。

⑹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数学的创造性开发需要我们多维度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价值取向,生活性价值取向,科学性价值取向,有效性价值取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体系的建构。

⑺ 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改就是目前仍在实施中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在时间序列和内容逻辑上,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应是20世纪8 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来的素质教育。

在今天看来,素质教育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正是“以人为本”。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这样的目标表述就高度概括了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

(7)浅谈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扩展阅读:

新课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理解:

1、“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人文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在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等的思想是-致的。它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现世人生,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强调人的经验和实用理性。

2、“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目的。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引导下,课程文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甚至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等等。

3、坚持“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逐渐出现了向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倾斜,关注个体感性享乐,爱学乐学难以实现。

⑻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怎样的

新课程标准的来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自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