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
⑴ 基础教育课程倡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导师。老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老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现代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味讲授前人的知识经验。
2、朋友。老师要明白亦师亦友的关系是以后的大势所趋。老师要以平等的立场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班级的每一分子,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自觉的以老师为中心,向老师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有难关一起度过,使师生关系变的和谐、融洽。
3、助手。老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做学生的楷模,老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老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⑵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师观
包括两个方面:
1·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⑶ 新课程倡导怎样的教师观
包括两复个方面:
1· 新课程不仅要制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⑷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是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的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程之外的内容,它与什么师生关系无关,更与什么新型师生关系无关,至于影响/改变师生关系的不是什么新课程,而是新的社会/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运动的结果与表现.
⑸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人是生而平等的 ,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训者”的角色,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⑹ 新课程提倡怎样的师生互动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⑺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民主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⑻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践行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从而一直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进学生参与交往;只有学生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⑼ 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正确地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
第一,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老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这个过程,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目的最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后不论学生学习什么,只要他具备这种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教学就达到了基本目的。
第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第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从本质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正直的有高尚品德修为的人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反之,如何这个老师行为不正,思想偏执势必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思想品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⑽ 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
大家还记得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吧,那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呀,当他去拜师求学时,“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那是讲究师道尊严的时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把头昂的高高的,决不甘心与学生平起平坐。
后来这种师生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老师们大多以知识为最高权威,仍然存在本质上的不平等,因为有很多老师以标准答案为圣旨,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这样一个填空题:春风来了,冰雪化成了——。有个学生填上了“春天”,这是多么有诗意的答案呀!可是老师把圣旨一举,说标准答案是泥水,学生的创新精神硬是被吓了回去,岂不可悲可叹!
随着时代车轮的飞速旋转,新课改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终于有了新定位,那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学生那久已闭塞的心灵终于重见光明,创新的精神也开始破土而出。那么我们作为新课标下的老师,应该怎样与学生相处呢?
第一,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爱我们,师生相互关爱,真诚交往,最关键的纽带就是一个“爱”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应该抹去头上知识权威的光环,用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心去与学生交往,你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的一次切身经历也许会给大家一点启发。在一次初三作文课上,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初三生活的苦与乐”,我说老师有老师的情感,学生有学生的苦与乐,关键是写出真情。当批阅学生作文时,我意外的发现:调皮大王小杰的作文写的特长,他平时都不交作文的,就仔细的看了。他说他的初三生活是暂时的快乐,因为学习差,很多老师都不管他,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同学们叫他“任我行”,即我行我素,没人管,可是他说,他只是暂时的轻松快乐,他明白自己以后的处境,他也许会去要饭,也许会去捡破烂。现在他父母因为他学习差,长打骂他,他说自己没有朋友,觉得这个世界上依恋的东西不多!当我耐心的看完他的这篇也许是他最动了真情的文章,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来,在他的作文上打上了三百多字的批语,与其说是批语,倒不如说是与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交流。我告诉他:小杰,你真的长大了,知道了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只是你不能这样悲观呀!成绩差不是致命的错误,只要你能天天有点进步,能多学点知识,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做生活的男子汉,就是很欣慰的事呀,你父母也是恨铁不成钢,他们是爱你的。你没发现老师——我,很想做你的朋友吗?我很希望有你这样懂事的学生朋友!那就拿出你男子汉的勇气来,大胆的走下去……后来,我发现他真的变了很多,不再那么忧郁,也不再那么调皮,俨然成了一个小大人!可见,语文老师充分利用作文批语,用爱心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第二,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我们要放下架子,走入学生中,加入学生队伍,与他们一块探索,你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教学相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有多少学生呀,和他们在一起探索,你会增长多少智慧那!还记得每次赞颂老师,总是把老师比做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多么惨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奉献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从学生身上获取到更多的点点滴滴的智慧,来进一步充实我们的头脑!
总之,新课标下,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与他们平等的对话,你会收获很多!老师们,让我们在“爱”的纽带下,走入学生中,与我们的学生一块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