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思维拓展线上课程

小学思维拓展线上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1-20 13:13:11

① 给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有什么好方法吗

一、兴趣调动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浓厚的兴趣是思维兴奋的最佳催化剂。心理学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材料不感兴趣,则思维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反之,思维就会处于兴奋状态。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首先设法激活学生的兴趣,然后用这个激活了的兴趣去启动学生的思维。

二、情感渲染法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那么,情感则是学习的动力。语文学科从学科属性讲,属人文学科的范畴,其自身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因此,同其他学科相比,用“情”启“思”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的条件。教学中,教师如能运用得当,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三、信心鼓励法

信心是一个人学习取得成功的坚强柱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坚信自己能学好,并且充满必胜的信心,那么,他的思维就会高度活跃。这时,不论学习什么材料,均会取得惊人的效果。

三、信心鼓励法

信心是一个人学习取得成功的坚强柱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坚信自己能学好,并且充满必胜的信心,那么,他的思维就会高度活跃。这时,不论学习什么材料,均会取得惊人的效果。

五、欲望激励法

欲望是比兴趣更为强烈的一种学习动机。上课开始,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即将学习的知识,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渴求,那么,学生的思维便会十二分的兴奋。

六、知识启动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引导学生以旧知求新知,对启动学生的思维,也很有效。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运用的十分普遍,且形式也十分多样。

七、问题启动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头,教师如能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则学生的思维会很快进入活跃的状态。这就是问题启动法。

②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时特训思维拓展题目,按规律填数,已知20 34 46,求另一数

20 34 46 56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分别多14、12、10

③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题,在线等

1、直观画图法:解数学思维训练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数学思维训练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数学思维训练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数学思维训练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④ 小学生数学该如何拓展思维

1、正向思维训练:给出一些条件,让学生从中任意选出两个相关联的条件,专提出一个或几个数学问题;属
2、逆向思维训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二年级学生只需提供一步就能解决的条件。)

⑤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尊重学生的拓展思维,给学生的拓展空间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拓展,而教师给他的却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自己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地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就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都不行了。

二、在预案中给拓展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案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案是有弹性的、有空间的。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案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拓展留足空间。

三、及时调整预案,为拓展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案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一旦学生提出预案之外的问题,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案,而是匆匆地予以否定掉,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拓展思维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做了,遇到超出预案的现象才会合理地去处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拓展思维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总之,对课堂的预案设计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时变化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案有些差距。此时,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给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创新潜能得以发挥。

⑥ 急急急!!!!!小学语文思维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回小学生在发展语言能答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长期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教育,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可启发引导学生延伸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语文考试中的思维拓展题是初中现代文阅读中答题字数最多、分值最大的一道题目。由于这一的题目考察比较全面,灵活性大,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丢分。针对思维拓展题,我们学大语文老师为大家总结出来了语文思维拓展题的解题方法。

思维拓展题无非有两种大的考查方向:一是对文章内部的阅读延伸,二是对文章外部的阅读延伸。内部的阅读延伸主要是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句段的赏析、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理解等。文章外部的延伸主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

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多做一些思维能力的题目

⑧ 小学三年做数学思维拓展题十道

  1. 已知1+1=2,2+2=2+2,3+3=2+4,那么小明爸爸每天尿几次尿?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2. 已知小华有三只铅笔版,小明的铅笔数小于权6,小红抢走小华的两只铅笔后,问小明的老师有几个肾?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3. 已知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不为3214125.123141551,那么小明蛋子儿的的表面积是?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4. 已知小华平均两天尿一次床,小明每天不喝超过5升的水,那么恒星的表面积是?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5. 已知π的近似值为3.1415926,请问网络董事长鼻子的重量为?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6. 已知小华的最低智商小于爱因斯坦的智商,请问地球的重量和刘德华的身高比值为?结合题意说明理由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