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英语课程怎样体现文化品格

小学英语课程怎样体现文化品格

发布时间: 2021-01-20 18:33:15

『壹』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文化意识教育

试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引言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专的文化背景知识属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

『贰』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人文情怀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苗小庄明德小学(053000) 郭丽红 【摘 要】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就像有人所说:“不可否认,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传授知识,但不能因此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的,知识不能解决人的所有问题,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安顿人的心灵,还需要人文教育。”而教师是人文教育的实践者,也是人文教育的榜样,教学过程中应该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本文试从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评价、作业评语方面论述如何体现人文情怀,从而把人文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 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 课堂评价 作业评语 1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要处处体现“人文情怀”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课是小学里一门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异国情趣的课程。但一旦脱离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就难以适当地表述,难以施展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实质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动身,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气氛中,适度的创设英语学习的气氛,营造宽松、协调、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多情势、多角度、多层面地寓教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英语。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外国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例如圣诞前夕,教授大家学唱Jingle Bells,感受那份欢乐;圣诞之夜,聆听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 在教学“Happy birthday to you!”,当我了解到当天正有学生生日时,便走进课堂边唱歌边为学生的生日祝福,让学生深深感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之情,与之发生情绪共识,随即在协调的情绪交换中,让学生懂得要学会为别人祝福,学会要关怀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同时进行了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birthday noodle等单词的教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至于碰到一些节日,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祝福一番,从而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师生情绪的协调体现得淋漓尽。 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教师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有助于人文情怀的渗入。 2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处处体现“人文情怀”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依据。课堂评价既是一种评价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课堂评价的实施,要使学生的兴趣更高、主动性更强、学习动机更明确,从而使学习也变得更轻松。在进行双向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多激励表扬,有时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让他们感受教师的亲切及对他们的关爱,让课堂评价体现人文情怀。 在教学“Animal school”一课时,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竟然能跟着我的节奏走,并大胆发言:The rabbit isn't a bad student. He can run fast。我笑着边拍他的肩膀,边夸奖说:“Super,super!you are not a bad student too。 “Baby”、“Honey”、“Dear”等是更具有感情色彩的称呼。碍于中国人的习惯,我们觉得这样称呼很碍口。但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用英语交流,也要学习英美国家优秀的传统。所以,这些亲昵的称呼,我们可以大胆地用到课堂实践中去。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拥抱一下他,说:“Dear,you are the best!”当孩子们失败的时候,我们亲切地说:“Honey,don't drop it!”这些,都能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有信心。 沟通与交流渗透在课堂上,能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满足的愉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的确,教师的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温和的话语和一声鼓励的语言都能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到温暖。当学生感悟到这种人文情怀之后,便会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从而将教育领向成功之路。 3 在教学作业评语中要处处体现“人文情怀” 作业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出学生的“身心状态”。教师在作业评语中对学生“身心状态”的关注,是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为了有效沟通师生情感,教师在写作业评语时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找出某个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她)特点的语气和词语,呈现某种个性。评语语言不求多,但要充满热情、真诚、中肯和激励,使学生看了会受到鼓舞。在英语作业评语上若能有这样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条件”,那么这部分“怕学”英语的学生就会发挥出潜在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英语作业评语,使学生在英语作业方面的主体地位和自觉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权利一旦被真正得到尊重和保护,他(她)的学习责任心就强了。这是人文关怀的又一种展现。 在很多学校,“差生”常受老师的白眼、家长的训斥和同学的嘲讽。我班的一位学生,成绩在班上一直乌龙摆尾,在作业中表达出自暴自弃的情绪,我在批改完作业后写道:I don't think you are a foolish child。If you try your best, I think you can catch up with other students. I believe it!I'm waiting for your progress!该生后来主动找我谈心,而且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以说,学生皆有潜在的能力,关键看教师能否“心中有学生”、能否用人文情怀打动学生、满腔热情地千方百计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信任学生能够发挥潜在的能力,使之能积极的、自信的、兴趣强烈的、斗志昂扬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4 结束语新课程改革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倡导关注人的“生命的成长”,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和“全人”的教育。总之,人文情怀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把英语知识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度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策略,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寓教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知识认知、懂得生活、善于做人的完整的人。 2 教育部.全日制责任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卢春媚.浅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汉语言的特色[J] 4 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叁』 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体现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简言抄之就是袭一个人的学识深浅、能力强弱、精神境界高低的综合反映。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全社会不同群体的人文素养决定着社会整体人文素养的质量。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学生阶段正是各方面知识、能力、精神的重要积累和养成阶段,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培养时期。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就是通过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让他们不但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能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英语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情感和人文

『肆』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中如何搞好文化品格的培养

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思想会更丰富,思维会更活跃,交流会更得体。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英语课标》中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1通过英语词汇,进行文化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

样,如Lovely day,isn’t it? It’s a fine day, isn’t
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 are a lucky
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 dog是“幸运儿”, “clever dog” 意为“聪明的人,“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为“下倾盆大雨”,“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 me,love my dog;“人人都有得意之时”的英语表达是Every dog has his
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而非red
tea.数字“thirteen13”在中国没有什么,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是不祥的象征。原因是西方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而在最后的晚餐上第十三个人的出现,出卖了耶稣,使耶稣蒙难,因此13
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一般来说西方国家门牌号,没有13号,电梯也没有13层。九年级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专门讲到了西方人见面的文化礼仪,谈论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学会尊重他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第一次见面“bow”,巴西人和墨西哥人第一次见面“kiss”,美国人第一次见面shake
hands,而我们中国人第一次见面 “shake hands”.从而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的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能懂有关不同国家的饮食eating
habits,生活习俗customs,提高对文明生活的认识。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意义,还应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通过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九年级的第二单元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Mid autumn Festival 及西方的万圣节Halloween
。这是一个典型的节日文化单元。圣诞节是为纪念耶稣诞生而在12月25日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12月24日晚上被称为圣诞夜Christmas
Eve,是家庭团聚,共进晚餐,互赠礼品的时间。孩子们还会期待着圣诞老人Santa
Claus在圣诞夜送来礼物。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死后复活的重大节日。复活

『伍』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教育

1. 小学英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
1.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背后的东西就是文化。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交叉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方方面面,从风俗习惯到历史宗教,从物质文明到社会制度,从价值观念到审美情趣等等。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用语言来记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也要用语言来描述,社会制度、价值体系、信仰、世界观等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述,语言可以记录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它就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即语言的变化反映文化的变化,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变化,二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所以语言教学必然离不开文化教学。
1.2学习语言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极其有限,而中西文化差异的范围又那么广泛,因此没必要把功夫花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以它为工具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我们用英语这门外语交际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际。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具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交际提供前提,同时语言的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运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仅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成功交际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文化的渗透。
1.3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无法脱离文化层面,单词、短语、成语、句子、语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教学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时,一般我们都会用到:I like…这个句式。有个学生说:“I like pigs.”,不少学生都笑了出来,于是我便问了一些学生“What do you like?”不少学生特别是女孩子告诉我“I like cats.”于是我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虽然pig在我国一般有着“好吃、懒做”的含义,是贬义的,而在西方却是财富的象征;相反cat在西方则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说她像猫一样很可爱、很温柔,其真正的含义是指她的心地很恶毒。经过了这番解释后,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在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如果套用我们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1.4所学目的与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小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作为中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应该把自己的祖国放在心中的。只有学好了自己本国的语言,了解了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运用外语。因此,在进行外语文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应该自觉的将我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了解两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逐步地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1.5开放的信息社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要培养适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2. 曾经的“英语文化”的课堂失误
2.1顾此失彼,淡忘整体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曾经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缺乏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对孤立句子的理解上,纵使满纸中英文注释,可是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还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成一个整体来讲授。
2.2违背规律,机械操作
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一个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英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对英语现象的理解不深刻,甚至产生误解;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习惯于中国文化的思维,遣词不当或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与合作。我曾经使学生将初读机械地分为:第一遍读,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借助音标把音读正确;第二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讨论;第三遍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阅读应是一个综合的心智过程,美国学者W. S.格雷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反应、综合四步,这四步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都存在,只是侧重不同。为了将课文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像这样违反认知规律,将读的心理过程分化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散到每次的阅读活动中,将会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2.3割裂文章,只抓重点
我有时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单纯强调语言符号系统开展教学,即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生词,学语法,念课文。这实际上只看到了语言的表象,会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作为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能力培养,着眼于实践活动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仅仅注重语言点、知识点的传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而在教与学中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3. 渗透文化意识的措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呢?怎样才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我结合PEP英语教材,在把握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学生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循序渐进地渗透文化意识。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3.1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
小学生喜欢动手和游戏,因此以游戏来吸引他们,以此产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
3.2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中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3.2.1通过词汇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
如“dragon”一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龙”却是古代帝王的标志。在教授单词时我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Green格林(绿色)等。最后我还补充了有趣的习语:black tea(红茶),White House(白宫),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的)。通过比较和补充这些知识,可让学生一些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理解错误。
3.2.2通过课文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像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
在教授“How nice!”时,要向学生渗透:在英语国家,当别人用“How nice!”夸奖你的东西时,你应爽快地回答:“Thank you!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时,就应该适时告诉学生,中国人对年龄问题没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尽量避免向英语国家的人打听他们的年龄,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在他们眼里,young代表生机、希望,old 则代表无用、累赘。“收入”、“去向”和“婚姻状况”等问题也是他们不愿随便被问及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不宜当成话题来谈论。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适时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3.2.3通过歌曲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中有许多曲调优美、语言幽默的歌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挑选了几首歌曲,让学生听听、唱唱、动动、演演,在学习唱歌、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在演唱《Old Macdonald》”一歌时,我让学生分组轮唱,边唱边叫,这儿呱呱,那儿汪汪,小鸡唧唧,老牛哞哞,猪仔噜噜,绕口令似的词,越来越快的节奏,同学们唱得、笑得气都喘不过来。在教学歌曲《There was an old lady》时,我先告诉学生,有位老太太吞吃了一只苍蝇,问学生老太太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她大概会死的。果然歌中就有这样的歌词。随后,我让学生想办法救救她,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提出让老太太吃蜘蛛。原来,接下去的歌词大意是:为捉蜘蛛吞下小鸟,为捉小鸟吞下猫咪,为捉猫咪吞下小狗,为捉小狗吞下山羊,为捉山羊吞下老牛,在吞下老牛以后,老太太死了。当然,这是一首荒诞的歌,但其中体现出西方人的特有的幽默感,并在不知不觉中传授了物物相克的生物链知识。有些儿歌很好地体现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果将他们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3.3 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如果能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说打招呼吧,中国人见面很喜欢用“吃饭了吗?”来互相问候,而若你对英美国家人士说这话,他们很可能会误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这就需要在教学时加以说明。
如PEP Book1 Unit1 中有一句话“Bye, Miss White!”,此时我告诉学生,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师,英美国家习惯称呼老师Sir,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职业,一般不作为称呼语用。再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我告诉学生,在中国打听年龄很平常,但在国外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在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显得不礼貌。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具体语境中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禁忌,我们才不至于陷入“虽能发音,却不会说话(说话不得体)”的尴尬境地。教会学生讲话并不难,教会学生说话得体却不易。说话得体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交际意识。
3.4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我们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我们经常举行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庆祝母亲节和父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
在新年联欢会上,唱《Happy New Year》,制作贺卡互相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学生听听歌曲《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西方有个Valentine’s Day(情人节),通常我们认为这是情人之间的特殊日子,忌讳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诉学生:在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人人可为此庆祝。并让学生自制爱心卡,送给朋友、老师、父母或任何喜爱的人。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教唱《Valentine’s Day》,让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和动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此刻情人节的含义已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伸。谈到鬼,我们第一感觉就是阴森森、凄惨惨,令人毛骨悚然,但西方国家的鬼节(万圣节,11月1日)前夕,即Halloween却深受孩子的喜欢。10月31日,是传说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放置用南瓜做成的灯笼为鬼魂引路,模样恐怖,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户敲门乞讨。他们对主人说:“Trick or treat or something to eat?”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糕点送给孩子们。鬼节竟然能如此有趣、好玩,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学生听后非常有兴趣
3.5借助直观教学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氛围
使用电教手段这一现代数学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缺点,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视野,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手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而互联网的教育网站里有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网页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我在为英语兴趣小组选择上课内容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下载了以下背景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英国人见了面喜欢谈天气,这大概与该国天气变化无常有关。学生对网络获得的英语知识接受得快,掌握起来轻松。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3.6开拓第二课堂,拓宽文化视角
课堂教学之外,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
本学期我承担了我校英语团队辅导员一职,我将我们的团队活动定位为“文化大讲堂”。每周三下午的活动过程中,我都会向我的队员们介绍一些西方礼仪方面的内容,包括交谈礼仪、饮食礼仪、拜访礼仪、礼仪“禁忌”等等。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且队员们我鼓励大胆想象和创造,将一系列礼仪知识进行小品表演,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此外,我还提供一些书籍和资料,让学生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西方文化。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曾有位学者说过,一种语言必然深深扎根于该民族文化之中,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为了更好的交流,我们即要掌握外语,又要掌握相关文化知识,才能充分展现交际功能。教学中的文化资源开发,生成,利用使学生形成对文化特有的敏感和洞查力,给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而能从简单的语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种文化气息,让孩子做语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

『陆』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是语版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权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与理解观念。要实现这个任务,仅一味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柒』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

在英语课程标复准中早已明确规定,它是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所以它是一项明文规定,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小学生目前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他们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模仿欲也比较旺盛

『捌』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版;以获取知识、运用权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为基本内容;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课型以开放式为组织形式。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等实践活动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了解社会,关心现实,关注人类发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研究意识,提高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课文The sea(人教版高二教材Unit 16)时,教师提出以“海洋探密”为题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制作课件等活动,最后,让每组的“杰作”在课堂上展示。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的探索精神,加深了对海洋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而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玖』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什么是文化品格来?李红恩在《论英语源课程的文化品格》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或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