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

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1-22 19:12:12

❶ 如何开展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提起童年,印象最抄深袭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

❷ 如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活动中

很高兴告诉你!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足的空地上、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❸ 如何在小班更好的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如何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个文化“餐点”,但多数民间体育游戏难度较高,如跳竹竿、套圈、背缸倒缸、跳格子、抓籽儿等,都需一定的技能技巧,如何让幼儿饶有兴趣、主动地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呢? 一、关注传统文化,融合本土特色,传承民族精神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 民间体育游戏是积累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这些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像《摆摆龙船》:“摆摆龙船,糯米汤圆,摆来金,摆来银,摆来铜钱娶新娘”用的就是温州方言。“摆摆龙船”这一温州民间游戏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摆龙船)和温州方言的融合,具有相当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在“摆摆龙船”活动中,我们让幼儿真实体验、积极主动进行探索活动,在独自玩——两人玩——小组合作玩中学会沟通、宽容、合作、关爱,这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使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关注教学情节,体现趣味化、情景化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许多民间体育游戏都需要一定的运动技巧,难度较高,特别是小中班幼儿操作起来挑战性很大,他们在游戏中自我信任度很差,缺乏自我映象能力,因此我们除分年龄段选择民间体育游戏外,还对游戏内容进行了一些改编,根据小小班、小班、中班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在传统游戏中大胆增添情景化情节,以增强游戏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精神运动学指出,“符合儿童发育特点的、全面的、人性化的运动教育方式”应作为一种新的运动教育,而趣味化、情景化的教学情节迎合了幼儿心理活动的需要。例如,在“老鹰抓小鸡”游戏中,如果单单反复练习“躲闪”的技巧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同时运动负荷不易合理调整,不利于幼儿骨骼健康发展。因此教师煞费苦心,不仅增添游戏情节,而且对场地道具进行了精心准备和布置,充分利用富有童趣的情景、道具来吸引幼儿,赋予民间游戏新的活力。又如在“快乐的农场”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大农场、许多小动物的场景,运用“找妈妈”的教学情节营造了一个让幼儿觉得身心安全的环境,同时趣味化、情节化的 “找妈妈”弱化了幼儿害怕而紧张的心理压力,可见情景化不仅使简单反复的民间游戏更具趣味性,也更符合小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情景化的教学不仅为幼儿学习运动技巧提供催化剂,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运动难度带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健康科学也越来越强调心理健康对人的促进与发展,而在这种情节化、人性化的运动氛围中,幼儿更能增强体能,锻炼运动技巧,开发智力,同时培养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实践也表明了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趣味性、情景化的关注程度、运用方式,直接左右教学质量,影响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关注团队经历,拓展儿童交际能力 
      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一般需要2~3名儿童合作进行。如抬新娘(3人),“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表明,积极的结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化。  
      例如,在“跳竹竿”、“跳格子”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形成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主动解决、学会合作,强调团队经历等,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独立活动、团队磨合以拓展幼儿行为与交往: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等,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健康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对独生子女尤为重要。       在活动中幼儿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拿竿,有的跳竿,有的拍鼓点,有的拼垫子……这些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们根据中大班幼儿开始重视游戏胜负结果的年龄特点,在“跳竹竿”、“跳格子”两个活动中设计了适当的竞赛内容,对获胜的、自信的幼儿给予适当奖励,对 不断有进步的幼儿同样进行嘉奖,并引导失败的幼儿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失败。
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❹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怎样有效的引导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现在的孩子玩具是应有尽有,不少孩子常常是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交往意识、合作精神往往欠缺。而目前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材料多现代化、少自制器械,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创设良好的民间体育游戏环境,通过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充实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才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充分挖掘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孩子学好民间体育游戏,必须激发他们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子课题前期的家长问卷,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家长们对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记忆深刻,如“打瓦片”“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究其根源,不外乎是这些儿歌与口令诙谐有趣,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使游戏者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趣味。于是,我们从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入手,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来。如中班民间游戏“猎人抓野兔”,我们用纸箱和哗啦圈做成若干个“山洞”,整个活动场地布置成一大片草地,游戏开始,野兔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自由活动,一会儿蹦蹦跳,一会儿吃吃草,累了就躺在草地休息一下。真实的游戏情境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孩子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都把自己当成是真的兔子,完全融入到游戏之中。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所适宜的体育游戏也会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中班的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灵活地进行引导。在小班,我们选择比较简单的“拉大锯”、“蹲蹲孵小鸡”、“丢手绢”、“切西瓜”等大动作、情节性更强的游戏;中班时选择“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炒黄豆”、“金锁和银锁”、“挤囡囡”等相对有些难度的游戏活动;大班可以开展、“抬轿子”、“斗鸡”、“贴大饼”、“甩纸炮”等动作难度更高、合作性更强的游戏。
三、加强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在民间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中,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指导的多与少的关系,才能使民间游戏彰显出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魅力,带给幼儿更多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1、多放手,少限制。
在游戏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会限制幼儿游戏的自由,过于“周全”的设计,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剥夺了幼儿自由体验游戏的权利。因此在游戏中,凡是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如角色分配、规则使用、材料选择等,我们教师都应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让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种放手并非“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初期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的能力时,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
2、多机会,少指定。
渴望引起关注的心理,使幼儿都愿意成为游戏的中心人物,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担任“主角”。就像“狡猾的狐狸”游戏里的“狐狸”,“老鼠偷东西”游戏中的“老鼠”,有的教师总是指定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担任,造成了主角总是由能力强的幼儿独霸这一不公平现象。为使每个幼儿都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在如何确定角色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教给幼儿基本的方法,如“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等办法选出。这样,游戏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同时,公平的淘汰办法能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克服任性等不良行为,让幼儿获得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四、利用民间游戏,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园联系。
在课题组开展民间游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它架起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
民间游戏唤起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以往,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怎么会做游戏,不是有玩具吗,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玩民间游戏,并在家中游戏时,唤起了父母对儿时童年的的回忆,他们兴奋地告诉孩子:“这个游戏爸爸妈妈也会玩。”“我不信,老师又没教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妈妈玩给你看。”“好的!”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母子俩人玩起了“金锁和银锁”,爸爸当裁判。“嘎啦一锁拉”,妈妈没等说完就把手缩掉了,“妈妈赖皮,不遵守规则,要说完“一锁拉”才能缩掉手指的。重来。”“裁判赶紧出来调解“对,妈妈违规,重新再来。”母子俩的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较量,而此时,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
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有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向广大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向孩子了解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这样,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❺ 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表演赛家长对本次活动有哪些建议

加强儿童体育锻炼?

❻ 如何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

你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在课程改革中坚持立足农村实际,巧用资源,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努力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形式,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游戏中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竞争性,符合幼儿好奇、好胜、好满足的心理,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是主动的、自由的、有序的、快乐的和创造的。因此,民间游戏作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成功与失败的不同体验,锻炼抗挫折能力,分清正确与错误,学会合理评价,形成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发展智力。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民间游戏的童谣和儿歌,贴近生活,广泛流传。幼儿边游戏边朗诵儿歌,增加了游戏的兴趣,又了解了社会生活的知识,丰富了幼儿的词汇,还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民间游戏中包括很多体育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并能促进幼儿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的发展,以及平衡、协调等能力。如“弹杏核”“拾卜菇”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跳皮筋”“打沙包”能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打瓦”、“抽陀螺”可以发展幼儿手臂的力量及手眼协调能力;“跳房子”“盲人摸瘸子”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等。
二、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做法
(一)发动教师和家长,广泛收集民间游戏素材。民间游戏虽然内容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家长对民间游戏有些偏见,他们开始不喜欢幼儿玩民间游戏。同时,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善于对幼儿进行特长培养,带领幼儿参加各种特长兴趣班学习;家长或者从幼儿的安全考虑,将幼儿“圈”在家里,自己玩家长为他们购置的各种高档玩具,幼儿没有玩伴,缺少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民间游戏濒临消亡。为此,我们召开了幼儿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然后,发动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一起玩大人们小时候玩的民间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帮助班级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并将搜集到的民间游戏内容记录整理带到幼儿园,我们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重新进行了筛选整理,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打印装订,印制了“民间游戏集锦”一书,对各班开展民间游戏进行具体的指导。
(二)分类开展,与幼儿园课程互相融合。为方便幼儿进行游戏,我们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为四大类: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和民间童谣说唱,密切与幼儿游戏活动结合,在幼儿区角活动时间,渗透开展民间游戏。如益智区投放了翻绳、各种民间游戏棋(考状元、老虎吃小人、过大梁、憋死牛等),在科探区投放了“捻捻转”、“绕饶转”,在美工区增加了泥塑、剪纸,在音乐表演区,投放了彩绸、旱船、民间表演头饰、绸扇等,在体育区投放了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并结合共同生活的教育目标,将一些民间游戏设计到集体体育活动中,既丰富了幼儿游戏内容,又扩展了幼儿游戏空间,为幼儿创造了动手动脑、锻炼身体的条件。
满意请采纳

❼ 幼儿园体育游戏怎样融入园本课程

一、立足园本实际,确定课程内容 幼儿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是由民间创编,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深受劳动人民喜爱的有体育色彩的活动,它不仅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还有丰富幼儿生活,开发智力和陶冶幼儿情操的作用。 当前,我们海陵区幼儿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园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体育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致使过去一些能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机智勇敢、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等良好品德的民间体育游戏得不到开发与应用。同时,由于我园地处市区繁华地段,园舍附属于小学中,只能与小学共同合用操场,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的户外活动造成很大的不便。要保证幼儿能获得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就要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利用民间体育游戏简便易行、取材方便、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影响,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扎实认真地开展了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适宜不同年龄幼儿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形式、方法,从而建构了具有民间体育游戏特色的园本课程。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游戏进行改编和分类 我们通过多种途近收集了游戏几十种,然后发动教研组教师进行了整理,发现这些广泛收集来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有优劣之分, 我们进行整理去其糟粕,选其精华,让幼儿接受健康向上的游戏;丰富游戏的玩法,使陈旧、单调、枯燥的游戏更具趣味性;强化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完整,使幼儿能够多次转换角色;并按幼儿的年龄进行了分类,分为适合小班、中班、大班的游戏。 如:小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开展了以说唱童谣为主的游戏,充分利用各种活动间隙和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时间,组织幼儿说唱童谣,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草地喝露水-------”“草儿青青花儿笑,我骑马儿快快跑-----”等,还选择了一些较简单的体育游戏如:《炒黄豆》、《拉大锯》、《挤墙角》、《木头人》、《老鹰捉小鸡》等,让小班幼儿初步感受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加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中班主要选择《踢沙包》、《丢手绢》、《地雷爆炸》、《金锁和银锁》、《城门城门几丈高》、《揪尾巴》、《争四角》、《猜拳跨步》、《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民间体育游戏,增加了幼儿的户外活动量,进一步增强幼儿的体能。中班幼儿也玩一些相对安静简单的游戏。如:《拍手歌》、《炒黄豆》、《抬花轿》等,这些游戏由于简单不用材料,幼儿两三人就可以玩,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