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动静结合课程

幼儿园动静结合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1-23 02:54:09

❶ 幼儿园区角活动指导要点

(一)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幼儿年龄特点,个性差异与发展需求,把握最近发展区,做好循序渐进式目标达成设计,要进一步强化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活动中的体现,尊重其兴趣与特长、需要与爱好。不折不扣地遵循与体现《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精神,注重发展目标体系的系统性、阶段性、科学性,强化儿童核心经验、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完全可以参照重庆润萌教育研究院的《儿童发展观察评估量表》所设计的三个维度下9个关键行为指标、72个基本指标检测幼儿核心能力的达成度。因为这套量表是重庆润萌教育研究院组织北京师范大学、重庆教育科学院等专家团队,在学习国外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试图以“儿童发展”为切入点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生长点,研发的观察评估系统。《儿童发展观察评估量表》是幼教第一表,理论价值不亚于布鲁姆的认知评价量表。





(二)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突出科学性、严谨性,更要讲究灵活性,处理好目标、时间、空间、评价等问题。一是既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科学合理、灵活机动的安排幼儿活动时间,保障时间上的延续性、持久性,确保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兴趣、能力、学习品质不断提升。言下之意是:区角活动实施中,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时间与时限,不必局限于固定的时间与时段,一切以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而定,切忌浅尝辄止。二是力求立体与平面、墙面与墙角、室内与户外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室内),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特别是科学区的种养殖体验与探究活动,这是农村幼儿园科学区体验活动的重点所在。三是所有的区角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教育目标与要求,即是要紧扣《指南》、《纲要》精神,依据区域活动评估量表,及时、全面、主动做好评估工作,切忌表面的热闹和放羊式的区角活动。



(三)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4项基本原则。即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原则、共享性原则、动静结合原则、相关邻近原则,确保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

1.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即是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区角类型,恰当选择封闭性或开放性的活动,如科学实验、影视摄录、戏剧表演、搭建等益智、科学、艺术与语言活动尽量选择封闭式区角。小医院、小超市、种养殖、辩论会以及户外活动区角则选择开放性。



2.共享原则是一般指资源与环境可空间的共享。这是很重要的区域活动指导原则,它关联到区角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有序性、流畅性,更影响到一物多用、资源共享等问题,如果能遵循共享原则就尽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与资源闲置,也可以使区角活动具有连贯性,同时提升区角活动质量与教育管理水平。



3.动静结合原则是为避免区域(区角)活动的互相干扰、影响而建立的原则,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等活动一般要求静,尽可能不与表演区、运动区相邻。当然区角规则的建立与遵守是前提保证,如果幼儿缺乏规则意识,自主现念下高质量的区角活动将是一句空话。

4.相关邻近原则指的是活动方式接近(如建构区游戏活动与益智区游戏活动)所用材料和资源可共享(如装饰、表演、手工区游戏活动),特别要考虑到自然资源与空间环境因素,如通风、采光、水源、电源、墙体等。

❷ 幼儿园动静结合的例子

幼儿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专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属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❸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面试试讲看考官还是自己演

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技巧
在进入考场之前,考生有20分钟的备考时间,在这期间的备考效果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考生的试讲效果,大家都知道课前要先备课,备课的时候要写教案,那这教案的质量也应保证好才能让试讲环节流畅,表现自信。反之,会出现空口说白话,环节无思路,想到哪儿说哪儿,让考官产生不想听君一席话的感觉。很多考生认为笔试环节已经考过了活动设计(也就是教案设计)了,那么在面试环节这教案是不占分数的,所以何必浪费时间呢?因此产生随手应付几笔充当备课的现象。但是从大量试讲模拟来看,这样备出的课,质量堪忧。
所以教案要写,更要好好设计。
幼儿园教案又叫做活动设计,各位考生通过了笔试环节,知道在保教知识与能力一卷中最后一题即是。一篇完整的教案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活动课题、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延伸等。面试教案篇幅不可过长,以简案为主。这里面的活动目标、重难点也经常成为面试第三个环节——答辩的反思类题目中的常见客。而活动准备直接体现在试讲中为我们的直观教具。3~6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在备课中,也应该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备教具。活动过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在考场中试讲的主体部分,非常重要。一套清晰的活动过程环节会为我们的试讲流畅性助益。
那活动环节该如何设计才更科学和专业呢?也有技巧思路可循。
幼儿园教资试讲与其他学科试讲不同,幼儿园学段试讲不分学科,因此在抽题时会遇到很多种题型:有的是故事,有的是儿歌,有的是游戏,有的是弹唱折纸绘画等,所以会经常把幼儿园教资考试视为炫技考试,把我们的技能充分展示给考官,技能的备考非常重要,但是不管题型如何多变,授课的大思路不变——环节设置应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由这一原则出发,我们把试讲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分配为:导入1到1.5分钟,展开环节5到6分钟,结束环节0.5到1分钟,延伸1分钟内能够结束,这样的时间分配让我们能在恰当的时间内结束,整个试讲时间也就是八分半到九分半之间,试讲技巧尽在这四个环节之中。
一、试讲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作为开始部分应该设计的新颖有两点,尽量避免谈话导入等操作简单含金量不高的导入方式,多多选用律动导入,手指谣也可以,或者歌曲导入,展示唱功,情境导入、谜语导入等等,这些导入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到动静结合,也能够让考官看到我们多才多艺。例如故事《龟兔赛跑》可以用歌曲《走路歌》导入:小兔走路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也可以采用手指谣律动《变成小白兔》导入: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把剪刀一块手头变成小白兔。洗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亲亲小白兔。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一把剪刀一块布,抓住小白兔。
二、试讲展开
试讲展开环节用时最长,一般而言一堂活动的授课思路是这样的:讲授新知,练习提高,巩固创新。这样的思路清晰,由易到难,能够照顾到孩子们的心理逻辑。例如故事活动《龟兔赛跑》:
讲授新知: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注意故事讲述要声情并茂,不同角色通过表情语调表述分明。
练习提高:幼儿结合挂图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分段讲解(此处出示直观教具展示)
巩固创新: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仿编创编(如果龟兔再次比赛会怎样?)
三、试讲结束
结束环节所占时间较短,可以总结一下今天的所学所知,此种方法比较万能。如果是故事也可以引申出总结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可以采用游戏结束,比如弹唱就用师幼演唱歌曲来玩一个表演游戏来结束,故事可以用一个角色表演游戏来结束,让幼儿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四、试讲延伸
活动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延伸才是,在这里提供各位考生两种比较好用的结束方式。一种是家园共育式延伸,请幼儿回家后把今天的所学所知分享给爸爸妈妈,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心与心的交流。一种是区角延伸,可延伸至表演区表演故事,或者美工区绘画,又或是娃娃家小医院进行情景模拟游戏等,能够发展孩子更多的能力,拓展经验。
以上是本次关于教资试讲技巧的全部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流畅的试讲还需要各位考生勤加模拟练习。
中公讲师解析

❹ 为什么幼儿园一日活动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

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的主要策略是在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生活学习环境等的前提下,围绕如何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而采取的所有措施,其中,准备是基础,介入是关键,提炼是促进。

为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否真正最大限度的起到了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日常的教学活动暂且不说,就是对经过反复筛选后,参加各级评选的优质课活动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也会发现教师的策略不同,效果也肯定不同。达到一类教学效果的活动所占比例较少,这类活动能使几乎全班所有孩子都能集中精力坚持到活动最后,只有极个别幼儿在后面的环节分心。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我们说这是效果最好的教学活动;二类教学效果的活动占多数,在这类活动中,开始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相当一部分幼儿在中间环节,思路会脱离教师的引导而掉队;三类活动也占少数,活动中多数幼儿从活动的开始,就没有被教师的设计所吸引,对活动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传授,表现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不管老师在说什么,自己玩自己的;而老师也因各方面原因,只顾按自己的计划、按准备的环节死板地完成各个步骤,这样的活动效果是最差的。

如何才能使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而且能在活动中得到最适宜的发展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有三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即准备、介入和提炼,通俗地说就是,在知道幼儿喜欢做什么的前提下,为他们喜欢做的事做好各种准备,然后指导他们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得到发展。教师还要不断总结自己所做的哪些事让全班幼儿都获得了快乐。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