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1-25 04:11:11

❶ 幼儿园发展目标

课程目标 托班中和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参照《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保育和教育总目标,结合2-3岁婴儿身心发展特点确定的。 由教育目标和婴儿发展目标两部分构成。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为确定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以及进行课程评价的根据。 在教育实践中,课程必须是根据预定的蓝图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运动过程,因此课程结...果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而不断地调整,持续地发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国外的儿童观、教育观研究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之内,我们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基本认识: 儿童的发展是由他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摄取物质营养和各种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变其生理、心理的技能和结构的结果。身体发展要求儿童主动进食吸收营养,不能靠别人硬性灌输;智能、情感、行为的发展要求儿童与环境互动逐渐坚固,也不能靠成人机械训练。 因此,教育的作用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进发展;教师的任务是观察了解儿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指导。我们常说的“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可以说是对这种儿童观、教育观的概括,也是对幼儿发展与教育教学关系的一种规律性总结。 托班教育总目标:为“帮助每个婴儿顺利地适应托班集体生活”。 对教师的要求为:每个婴儿提供能充分表现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机会;观察了解每个婴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婴儿积极地与周围的事物、人们交互作用。最后落实到“促进婴儿身心和谐发展”。 原则: (1)把形成孩子积极愉快的情绪作为和谐发展的标志; (2)面向每个孩子,针对他们各字发展特点开发其潜能; (3)让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人们发生交互作用以满足其发展需要。 结合2~3岁婴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提出婴儿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能达到的发展目标。我们通过几年观察,将各项目标分解出几个层次要求,便于教师及时判断与评价每个孩子所处的发展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教育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根据婴儿的年龄特点,在“动作发展”部分增加了“小肌肉动作”发展要求,加强双手操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情感发展”方面强调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为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析基础。结合婴儿正处在从依赖、依恋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阶段,把习惯养成列为重要的发展要求,通赤字培养“生活习惯”、“游戏习惯”加强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及好学、自信等心理品质。五年的课程实施经验说明这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有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动作发展”方面我们增加了“玩球”、“舀”、“端”、“撕”等训练内容。在观察孩子活动时我们发现他们特别喜欢玩球的三个层次要求: (1)随意地玩球; (2)面对面滚球,双手抛球,踢球; (3)拍球,接球。到学年末孩子们都能边续拍求,有不少孩子能拍到几十下。“舀”和“端”是孩子们日常自理生活所需要的团体调动作,各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舀”:(1)能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2)能妥起食物较平稳地送到嘴里;(3)能舀起食物,不洒在桌上,平稳地送到嘴里。“端”:(1)会双手端碗或茶杯;(2)会单手握住茶杯柄,端水或豆浆走动,不晃出来;(3)会双手端碗走动,不打翻。并没计了相应的桌面操作游戏进行练习。婴儿特别喜欢撕东西,这是动作发展的需要,提供婴儿“撕”的机会,既满足了婴儿的兴趣和需要,防止破坏性动作产生,又促进了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撕”的三个层次要求是:(1)用较大的纸随意撕;(2)能撕质地不同的纸;(3)会撕“面条”。 语言发展方面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听、说和交往,并且通过欣赏和朗读文学作品,帮助孩子积累规范的语言素材。语言发展的层次要求如下:“听” (1)个别交谈时能注意听; (2)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听; (3)听懂普通话。“说”:(1)愿意说话;(2)发音清楚;(3)学说普通话。“交往”:(1)愿意回答别人问话;(2)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3)能主动与熟人交往,并使用礼貌语言。“欣赏和阅读”:(1)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2)跟着老师一起念《婴儿画报》。经过一年学习,托班孩子显示出几个特点:(1)规则意识强,能积极主动地按指令行动;(2)交往兴趣大,接待参观时能大方地回答问话,不少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客人交谈;(3)日常口语发音清楚、词汇丰富、表述恰当。 语言发展对婴儿身心各方面发展有明显影响,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目标的层次要求有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既面向全体又针对个别,促进所有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❷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

(一)建立幼儿来园多元文源化教育网络
1.以中外特色节日为核心,以食品、时尚为主线,构建主题网络。
2.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适时融入五大领域教学。
3.充分挖掘并利用民间游戏,补充和丰富主题内容。
(二)多方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多元文化教育。
2.让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❸ 幼儿的环境创设应具有多元指向,它应指向幼儿的行为

指向幼儿的行为,幼儿的认知,幼儿的社会化,幼儿的健康。

❹ 幼儿园可利用资源有哪些

一、利用社区的地域环境优化幼儿园教育 社区的地域环境主要指的是社区的地理环境、 资源环境和人工环境等。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资源环境和独特的人工环境毋庸置疑都是幼儿园应该加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1.幼儿园在利用地理环境的时候,要考虑社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等因素。 在沿海地区,教师可选择一天的不同时间,带领幼儿去观看海浪的变化,在海边玩沙戏水;在丘陵地区,教师可利用当地的小山丘,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 如组织幼儿进行奔跑、爬山比赛;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教师可随着季节的更替,适时带领幼儿到社区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指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季节对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如在夏天,人们往往喜欢在太阳照射不到的树阴下行走;而在冬天,人们则比较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行走。 2.幼儿园在利用资源环境的时候,应考虑社区的水资源、土地和矿物等因素。如果附近有水厂,教师可组织幼儿去参观,使幼儿认识到水的来源、净化、输送、饮用的全过程及污水处理问题等,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如果附近有森林,教师可组织幼儿去观赏,摸一摸、抱一抱自己喜欢的树木,和树木比一比身高,为树木画一张像,和树木一起照张相,促使幼儿深刻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幼儿园在利用人工环境的时候,需考虑交通通讯网、建筑群、各种设施、广场等因素。 教师可结合七月一日,国际建筑日,,虚心向社区的建筑师讨教,了解建筑物的类型,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和家长、幼儿一起尝试着对各种建筑物进行分类,看看它们主要是属于欧洲型(如有大广场、大教堂)的、美国型(如有摩天大楼、商业楼)的,还是亚洲型(如有宫殿、宅院)的、中东型(如有伊斯兰教大清真寺、集市、商场)的,或是苏联型(如有宏大的广场、公寓式的住宅)的。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的社区广场都由雕塑、草坪和喷泉等组成,教师应注意发挥,社区客厅,的独特作用,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到广场去观赏、触摸和游戏。 二、利用社区的人口环境优化幼儿园教育 社区的人口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人口、社区的群体和社区的个人等方面。 1.幼儿园在利用社区的人口因素时,可从社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 人口密度、人口流动和迁移着手。 如果幼儿园所处的社区在人口构成上是以50~60岁的退休人员为主的话,那么,教师就应加大力度调动这批退休人员参教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幼儿园的志愿工作者;如果幼儿园所处的社区在人口素质上是以大专、大学学历为主的话,那么,教师就应幼教园地发挥他们议教、评教的主动性,倡导他们多为幼儿园出谋划策;如果幼儿园所处的社区在人口流动和迁移上是以外来人员为主的话,那么,教师不仅要分清他们是“智力流”还是“劳力流”“国内流”还是“国外流”,有效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而且还要把他们分别请进幼儿园,给幼儿讲讲当地的风土人情,教幼儿说说方言、外语,培养幼儿多元文化的意识。 2.幼儿园在利用社区的群体因素时,要从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出发;初级群体指的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加入的群体,只在少数人之间保持着亲密持久的关系,如家庭、邻居、同龄群体、朋友、老乡、同事等;而次级群体则指的是非个人性的、规模较大的、成员较少直接接触的、功利性较强的群体,如学校、机关、工厂、军队等。在发挥初级群体的作用时, 幼儿园要注意家庭的不同结构和邻里关系的融洽程度。如在以“扩大家庭”为主的社区里,教师要高度重视“教育的一致性”和“教育的一贯性”原则,指导父辈家长和祖辈家长建立起牢固的统一战线,形成教育孩子的最佳合力。在邻居关系融洽的社区里,教师要重视提高邻里交往的联结性和互换性,增强邻里交往的多元性和持久性。 在发挥次级群体的作用时,幼儿园要重视学校和军队的独特价值。比如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参观小学的工作,尽早为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工作;教师可结合“建军节”,带领幼儿参观军营,增加幼儿对海军、陆军、空军的感性认识。 3.幼儿园在利用社区的个人因素时,要从个体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道德规范和心理需求出发。教师要注意把社区中具有很高威望的人、助人为乐的人、宽容大度的人、不断进取的人、责任感强的人等都吸引到幼儿园里来,为幼儿提供与他们共同生活、 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的良好影响。 三、利用社区的文化环境优化幼儿园教育 社区的文化环境包括社区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方式、工作及娱乐方式)和社区的精神生活方式(如价值结构、信仰结构及规范结构)。幼儿园在发挥社区文化环境的教育功能时,要注意协调好以下几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1.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改善物质生活的场所越来越多,提炼精神生活的家园也层出不穷。幼儿园一方面要选择时机,增加幼儿对美发院、美容院、按摩室、桑拿室、健身房、茶馆、咖啡屋、酒吧等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比重,促进幼儿对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美术馆、科技馆、电脑屋、少年宫等的理解。 2.处理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 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有许多不同,从特质上讲,主要表现在理性化(讲究理性而不是感情),世俗化(追求实际和实用)和多层化(组织多和制度多)上。 幼儿园要注意这些差别,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从一个极端(如只字不提乡村文化)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大肆渲染城市文化)。 3.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比来讲,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和稳定性,而现代文化则具有较强的世界性、共同性、综合性和现代性。 所以,教师要积极应对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不能固守一方而排斥另一方,而需汲取两者的精华,促使两者的互补和结合。例如,当社区里的腰鼓队、木兰拳队、太极拳队、龙舟队在进行表演时,教师可带领幼儿前去观赏;当社区里组织居民进行插花、弹钢琴、跳交谊舞、电脑打字、英语小品比赛时,教师也可指导幼儿参与比赛。 4.处理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相比来讲,东方文化强调共性,具有整体性强、礼仪性多、艺术性高的特点;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性,具有竞争性强、实效性高、自由性大的特点。东西方文化都通过饮食、服装、乐器等不同的媒介折射出来。为了促进幼儿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理解、尊重、宽容和接纳,教师既可以带领幼儿对比着参观面条店及水饺店、肯德基店及麦当劳店,鼓励幼儿说说中餐店和西餐店的异同点,也可以指导幼儿对比着观看二胡及古筝、钢琴及小提琴,启发幼儿讲讲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有什么异同点。 另外,东西方文化也通过不同的节日反映出来,教师应在帮助幼儿体验、理解本国节日的基础上,为幼儿创造时机,让其更好地感受、认识外国的节日。例如,在“圣诞节”到来之际,教师可带领幼儿到社区的商店、礼品店走一走,转一转, 让幼儿看看漂亮的圣诞树、圣诞小铃铛、圣诞小卡片,使幼儿沉浸到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在“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可引领幼儿参观社区的花街、花店,在“花商”的帮助下,使幼儿能够区分出玫瑰花和康乃馨花的不同之处,在“花匠”的帮助下,使幼儿能够学会赏花、插花;教师还可启发幼儿用自己的零用钱为父亲选购一枝大红色的玫瑰花、为母亲购买一枝粉红色的康乃馨,在节日时把自己的祝福悄悄地送给父母。

❺ 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适宜经验主要包括哪些

一、从自立、亲情入手,优化中西方文化元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固有的“金字塔”结构变为“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变化也导致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由传统理念中“服从家长”变为“要求家长服从”。目前,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到达了空前的程度,孩子没有基本的劳动、自立理念,对自己应该完全能胜任的生活琐事却丝毫没有自理的概念,一味地依赖家长。很多家长也看做理所应当,并将之视为孩子与自己亲近的表现。这种状况的存在和蔓延对幼儿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从幼儿园入手,开始对幼儿渗透西方的自立教育,让学生帮家长、小朋友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家庭中,鼓励幼儿帮助妈妈摆放碗筷,或者收拾餐桌,洗自己的袜子、手绢,自己整理书包等;在学校,发现小朋友背后的拉链或者扣子开了,主动帮助小朋友拉上或者系上;帮助老师为小朋友发放水果或点心,帮助老师一起做值日、打扫卫生等,从而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意识和助人意识。同时,也要倡导小朋友有什么心里话给家长、老师说一说,鼓励幼儿与教师和家长亲近,加强情感教育。这样,幼儿就能接受中西方文化双重熏陶,既有中国传统的重视亲情,又有西方的独立自主。
二、课程内容多元化,多种文化共同熏陶
幼儿园课程的开设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受门的严格控制。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设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既要让幼儿接受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比如卧冰求鲤、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让幼儿初步接受中国文化中的“敬老”“勤奋”“尊师”等文化元素;又要让幼儿接受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给幼儿讲一些西方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丑小鸭》《灰姑娘》等,时常播放一些英文、法文的儿歌,观看一些简单的西方画作,让幼儿直观感受西方文化元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渗透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蒙古族的骑射、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生活习惯等。让幼儿从小就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生长,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促使各种文化元素自然渗透,以帮助幼儿在文化民主的氛围中成为能够理解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使他们既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体,又成为其中有能力的一员。这对今后幼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成长都大有裨益。
三、从饮食、服装等对幼儿进行多元化熏陶
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缘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所谓中国民间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这是反映中华饮食文化本质属性的因素,是中华饮食文化深厚坚实的思想渊源。近年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受西方饮食习惯的冲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儿童更喜欢洋快餐。但是,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有其文化特色,教师只需向幼儿展示中西餐的不同制作方法和就餐习惯,比如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喜爱的中国菜和熟悉的西餐,让肉夹馍来PK汉堡,馅饼来挑战披萨,茶与可乐形成对比,面条与通心粉进行对抗,牛排与红烧排骨进行较量……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服装与西装同时展示:西装裙与旗袍对比,风衣与长衫并列,唐装与西装媲美……让幼儿从小感受到饮食习惯和服装风格的不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世界多样化的自然呈现,对它们都能抱一种平和的态度去认识、去接受,从小就能在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幼儿长大后快速融入“地球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多元、多彩节日为载体,感受多元文化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能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格的文化风格。幼儿从小接受不同的节日文化,对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文化积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以“国庆”为主题的活动;“中秋节”制作月饼,与家长共同品尝,体验劳动成果与亲情;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尊敬、爱戴老人等等,这样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使幼儿对了解与认识我们的民族,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接受“父亲节”“母亲节”“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了解这些节日时,西方人会以哪种方式度过。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即往往以突出表现差异感的方式来强调民族特性,在赞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不自觉地贬低其他文化;或者在介绍其他文化时,常常与自己文化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其结果使我们的孩子不是过分自卑就是盲目自豪。为避免上述误区,我园在多元文化教育上致力于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幼儿园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未来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

❻ 幼儿园多元文化家乡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 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 (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课件章丘地图)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土特产: 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 (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 简介: 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 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 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 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 (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小结:白云湖在明水西北边,空气清新,湖中种有大片的莲藕,还养着大量的鹅、鸭、鱼、鳖、虾等,是天然的水上乐园。 (2)(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这是哪里?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的发原地,以黑陶著名,对科学家考古有很大意义。 (3)(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我们现在到哪了?(百脉泉公园)百脉泉公园里有什么?(泉水、清照园、龙泉寺)都有什么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这些泉水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小朋友一起欣赏(课件)。 小结: 百脉泉公园:就在明水,公园里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好多的泉水,还有清照园、龙泉寺等建筑。 ①百脉泉: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慢慢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诗人赞美为“百脉寒泉珍珠滚”。 ②梅花泉:在 “清照园”内,泉水从很久以前钻出的5个钻孔中喷涌出来,水花四溅,五个泉一齐喷涌,就像一朵盛开的梅花,又叫梅花泉。这个泉喷涌旺盛,水气蒸腾。 ③漱玉泉:由于受压不匀,它的特点是左右摇摆,像在跳舞一样。因为李清照常到这里来观泉,并且漱过口洗过玉,所以才叫漱玉泉。 ④墨泉:水像是从很深的古井里涌出,颜色很深,黑黝黝的。 ⑤清照园: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 ⑥龙泉寺: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是章丘佛教文化的一处名胜景点。 (4)危山:在章丘市西部圣井镇,四周是山前平原,孤山独立,发掘汉墓兵马俑。

❼ 幼儿园不重视传统节日的案例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发现人们对传统节日日益淡漠,幼儿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更是了解甚少。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开发幼儿园活动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由此而引发,并基于以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1.当前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感知状态。 2.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参加情况 3.传统节日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对幼儿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4.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特质,有利于对幼儿实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❽ 如何在特色环境创设中渗透多元文化 随笔

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是文化背景的多样和多变,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就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所谓“文化自尊”的教育,即是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儿童感受本国文化的丰富性,从而培养其民族文化尊严。而“文化尊严”的教育,则是要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让儿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其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观点、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门学科。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平等的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个体的文化习俗,并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进行多样化教育;在教育内容中要让不同文化携带者的生活得到公正的反映,并加快文化间的交流与整合。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观点,意味着它可以将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和各种活动中。
一、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以感知体验式学习为主。
幼儿园应为幼儿广泛接触生动多样的节庆活动、充分体验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服饰、建筑等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在积累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对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对其他文化形成开放、接纳的态度。
二、重视环境的感染作用。
环境,尤其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特殊环境是熏陶幼儿心灵的有效刺激源,会对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需要把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结合起来,寓多元文化教育于周围的环境之中。
1、创设多元化的心理环境,形成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乐学需求。
教育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是幼儿园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而幼儿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是让幼儿在逐渐把握本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并能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所以在关注和利用好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它能有效促进幼儿成长。

❾ 我最近看到网上马荣国际幼儿园的林肯班口碑挺好的有没有送孩子过去的家长现身说法

马荣国际幼儿园至今为止,已经创办了30来年了,他在业内评价好,口碑也不错,专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属教资积累,开设的林肯班又是奔着孩子的发展去的,可以放心。如果你们家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你选择马荣国际幼儿园的林肯班,因为其教学目标就比普通幼儿园高了很大一个档次,他们以国际IB-PYP课程为核心课程,还有多元文化课程、美式运动课程,孩子学街舞、学世界文化艺术,学跆拳道,学高尔夫,还有全英文浸泡式语言环境,学的东西多,学得开心。

❿ 宋庆龄幼儿园国内班和多元文化班有什么区别

是国际班和多元班吧?
多元是类似国内部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