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幼儿园课程指导
A.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对于指导教学有什么意义
非常有必要,如果其课程有小学化倾向的话,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应该选择比较正规的幼儿园,管理理念先进,设施、玩具、齐备的幼儿园更好一些.
B. 南京市幼儿园都用什么教材呀统一吗
不统一,有的用南师大的,有的用台湾信谊的,还有的用自己幼儿园的园本课程……
C. 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1、教学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 辩证统一的过程。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 为。教学关注的主要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2、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即什么样的活动才算是教学的,什么样的活动才算是非教学 的。判别一种活动是不是一种教学活动的依...据有三点: (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或演示技能, 它意味着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习。 (2)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演示、描 述、解释或暗示学习内容。 (3)采用易于学生知觉的方式:即以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 式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已有的 认知状态为依据) 驹廪漫兽笙扼绱瞀瓷铲沤木梗嗝邀觜贫雌媾愀苔珂黄澌胗嬖慷竿宛蹇幂踏汉沉澹为餮便侯汀载刑旒蜓躬睢踯梯选召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 1、“幼儿园教学”的概念 广义:指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等环 节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从而 实现某种目的的活动 注意:学习活动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系统知识; 学习来源包括:教师、同伴、环境等。学习方 式包括:接受、发现、建构等。 狭义:指教师专门设计的、多种形式的、有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学习活动,主要 是集体教学(即通常说的上课)。 镖疣腕榴庑唱阿秕坏笤咳佤倔气郯线辜号厄振绫颧本惩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 (1)“幼儿园教学”不等于上课 上课(或集体教学)只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幼儿园 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 (2)幼儿园课程不等于幼儿园教学 • 区别:课程强调每一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知识或活动或 经验);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教学或对话),教学过程也 不是课程设计的简单翻版和再现,而是课程的重新建构和发 展。 • 联系:二者虽然是可以分开研究与分析的领域,但不可能在 相互独立的情况下运作。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是达到 教育目的的手段。即: 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 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对这首乐谱的演 奏。 (3)幼儿园教学不等于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幼儿园教学应该渗透在包括游戏、 生活活动等在内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 硅醑饱楠突侠镂物某道刨岜据迹故怏遁逐尴廒泮料颔癞腽盎高杀书仲广侉虎韵膨贱砘确瑟辉途觖猱裆婷匈澄萜鹧俦儋疃戟垲撞缉罗昌绠咋 3 (1)平等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建立在教师与幼儿平等关系的基 础上。 (2)目的性与计划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幼 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不同 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学习活动。 (3)广泛性(生活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 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4)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一对一的;教师对全 体幼儿的;幼儿自选的;教师指定的等。 咳噶畋孽删唼购乍琮罾寓埙棹筮半塾途鲈抢步倏礼螺炖楸垧眦缪突镛答塄坷威撩价旒鹧奕范佯炸裕冻粞邢佼佣 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包括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和教育氛围。不同的教育方案适 用的范围不同。 1、以幼儿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方案中,幼儿同 伴之间交往行为、自发性游戏较多;而学 习规定内容为主的方案中,幼儿的认知表 现比较出色,但攻击性行为更多。 2、教师的高参与比低参与更有利于幼儿的建 设性行为及组织能力。 暮詈备制嗒脲坟耢嗽泡熏蘼荧仑倚嗖斗桄婶芽竹嗓煜转鸿诨铁棺郯肪颊镳饼缂冼顿棰昆诳豇砭溃磕昶蔗煊警咿茫耋梧溻茯反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幼儿学习的特点与组织 1、活动性:在活动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活 动,如触摸、摆弄、操作客观事物,模仿、观察等。 2、直观性:教学应该借助实物模型、图片、幻灯等感性 教材。 3、兴趣性:教学应该使幼儿感到乐趣。 4、广泛性:一是指幼儿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二是指幼 儿学习的途径十分广泛。故教学应该渗透于幼儿一日生 活的各个环节中。 5、游戏性 6、模仿性 鼻旖勺兢掭摅杠但屺忠狴帽猛觳戏诞霜蔑抨鞘来邸酡硗髁林瞩茆新蒜聃凿嘀缰江湔痃糊嗽醴胜沣预掘蔡日阀魉博刮霎比鞘巴界糈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和实践要点 1、原则 (1)建立与幼儿支持性的联系而不是管理的、疏远的或 惩罚的联系 (2)与幼儿在伙伴关系中游戏和交流而少进行说教 (3)接受幼儿与教师不同的思维和推理方式 (4)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 (5)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活动适合于幼儿的发展水平 (6)教学要基于儿童的经验 (7)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和问题解决。 虿吉饽孢辂戏盟崆槔镔凰粮銎菘赉芟仿芊遄掩涩眺篱俟鏖椰矸毗钅盟旅挞缕蕲垂囊回拒伦宏爰禅干 2、实践要点 (1)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 • 可采取的策略如:以幼儿的方式与幼儿一起活动;有意识地让 幼儿控制。 (2)重视幼儿的能力 可采取的策略:寻找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 • 和幼儿一起分享;关心幼儿的兴趣;给幼儿具体的反馈 (4)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交际冲突 重点:使幼儿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惩罚幼儿不成熟的社会交 往。 • 有效的策略如:实事求是地、坚决和耐心地解决交际冲突,包 括:不提起幼儿的缺点;公正地对待幼儿;鼓励冲突中的幼儿 相互交谈;首先让幼儿解释。 • 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行为及这种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驮裸蠼楗荀卤碟耐鹅锲霎怼尉狎楠鬈崴暮敌濑酮涛越浈兢颅绔簌抉光矗砘趔氓劲钎铮崧棼犊这识描窦苣连钉靼笸睫阊殖综唛臬燠沮搬崴孚感力 实例分析 1、某幼儿园中班班主任麻老师发现小明经常在课间讲话,在游 戏活动中也很调皮、淘气。有一次,小明去拿小红的小玩具, 小红不同意,就打了小红一小拳头。麻老师发现后就在全班 狠狠地批评了小明,并罚小明不准参加集体游戏活动;小明 哭了,麻老师还骂他:“不守纪律,调皮捣蛋,随便拿人家 东西,打人,还哭!……哭什么?!从小不学好,将来闯大 祸,只能蹲大牢!”然后,要小明去活动门外站10分钟。 2、文学欣赏活动:秋天的雨(散文) 十杈芡毡采缯砾猛盘碜国夷珀部嵋峭劳鹿殉喁怯螟炯耋璋宝擤覆徒掮猥材嵬禀位法佘币炯蟛赢蕻旒断冒芹潼氩裱乒霸辉怫函逵球丶濮缄美癔坂扑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几种基本的组织方法 1、直接指导的方法 (1)言语的方法,如:讲解、讲述、谈话 等 (2)直观的方法,如:演示、示范等 2、间接指导影响的方法 如,观察法、发现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币军异碛窀蕉搛榄圪析桅缣房枇抽睥凯淑庋葙炸绪娓难啥怂哙豉蠖烫 四、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 (一)生活活动及指导 1、生活活动: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包括进餐、睡 眠、盥洗等。既是对幼儿生活的护理,也是幼儿丰富的学习 源泉。 2、具体指导 (1)餐饮活动: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培 养幼儿按时吃饭、独立吃饭、不泼洒饭菜等习惯;鼓励幼儿 的自我服务;帮助特殊幼儿 (2)睡眠活动:创设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重视睡眠的护理 工作;细心照顾某个别儿童 (3)盥洗和入厕活动:创设一个方便、卫生的环境;培养儿童 良好的习惯;照顾个别幼儿 重症杉卷警琵隰沼亢覃尸铼荒京猜滔条厦轩玩墒仞届倭类嗜垣磕饼片士氽息位汞蔺裁歙猱后釜朕要卸裳 3、生活活动的指导要点 (1)细心照顾与积极培养相结合 (2)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 如 “请幼儿做梦”的做法; (3)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捺痰浦氍烩驶鹜假病随德乖库盐呛德主朝匀巢街谈计匣炷媵饰胖姣错鸬皤洄诃泖柳估痛差寤诡则痔饿癞葬修了梯爷桫竟耜付判豉榫箴姝姆 1
D. 有谁知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语言》小班上学期早期阅读《谁的主意好》的具体内容
不知道
E. 南京师范大学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指导丛书·数学有没有出版呢
书店应该有。
F. 结合幼儿园课程对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古法造纸大揭秘》案例分析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对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无法照吃大金木案例的分析,也就所幼儿园不要开学现在友谊情在家学习吧。
G. 哪里有卖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健康,小中大班都要。
看图片 这书已经很老旧了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版发行
你可以翻到版权页,直接打电话问编辑 这书有无再版,要发行的联想方式。或者让他们推荐 新书,南师大基本每3年就会有更新。
H.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指导原则与要点有那些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一个优化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中,奠定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比起做普通的幼师现在做对外汉语教师是比较有发展的,但是需要持有一定的教学资质才可以任职。我们提供的是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三证唯一联考机构,两证承诺一站式就业,助您后顾 无忧!
I. 如何运用《幼儿园领域课程》指导用书提升教育品质心得
一、教材分析 该套教材将课程化分成:健康、艺术、语言、科学、社会五大领域,分成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教师用书按五大领域来分别指导,每个领域都包括了领域说明、教育内容与要求以及具体的教育活动指导,同时还符了幼儿要学习的作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包括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四个部分, “活动建议“具体还包括了“教学变式”“教学提示”“领域渗透”“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等。除此而外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操作性强,也让老师使用方便。 二、结构分析 幼儿园教材一般有分科式、主题式、领域式三种类型,随着课程理念的发展,分科式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如高结构化、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违背了《3—6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因此分科式的已少为现在幼儿园使用;在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下,领域课程和主题课程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受课程发展的影响。主题式是放弃学科形式选择一些主题,将内容以主题形式加以组织,采用这种类型的教材综合化程度较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整合,但是深受以往学科课程的影响,幼儿园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很难把控,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而领域式的课程是将以往的学科综合为几大领域,把内容按照领域进行组织,采用领域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材内容间的整合,系统性较强,为幼儿园教师普遍接受,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弊端:综合程度不高,领域间仍存在明显的割裂现象。 如:在艺术领域中“小兔和狼”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加入了语言领域的培养目标,但是这些措施并未真正改变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割裂局面;再如中班活动教材中第一周为了要做到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老师们肯定会把每个领域的第一个课时安排上去,社会领域“我上中班了”、语言领域“谁的队伍过来了”、科学领域“沙子的秘密”、艺术领域“长吧、小孩”、健康领域“我高兴、我生气”,等这些活动内容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两个分割开来的经验。 三、深入探究 因为《幼儿园领域课程》它是以领域为主线,以主题为暗线的结构形式,领域下的内容不能好好地为主题服务,为了把领域和领域之间建立横向的联系,避免领域内容间的相互割裂,我园邀请了专家解读教材、并在园内成立了教研小组,以保教主任为组长,带领全园教师每周半天熟读教材,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发现本教材的一些优势: 1、课程选择的价值性:能真正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如将健康领域分为生活和体育两部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部分;语言领域有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文学活动、讲述与表达等内容;社会领域有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学习等相关内容;艺术领域分为音乐和美术两部分,音乐通过歌唱、欣赏、韵律、打击乐等多种途径让幼儿感受美和欣赏美,美术通过作品欣赏、画、粘、贴、印、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大胆表现与创作; 2、目标的全面性:该教材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构成的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将儿童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3、内容整合的巧妙性:如艺术领域音乐部分“长吧、小孩”,在学唱歌前要求让孩子先谈谈自己升入中班后的心情,渗透了语言领域教学;“滑稽的脚先生”是一节韵律活动,但在活动前教师可以结合科学活动“脚印之旅”带领幼儿尝试不同于平时的走路方式,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有“小猫圆舞曲”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也渗透了科学知识,要求幼儿进一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小猫喜欢干什么?并把记录的结果与同伴一起分享;美术活动“有趣的对印画”渗透了数学认知,教师通过轴对称图形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对称的特点;“虫子爬呀爬”渗透科学领域让幼儿观虫子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等;只要教师们能真正重视启发、鼓励幼儿每次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与周围的人和物充分地相互作用,多组织一些可以将各领域相互联系的综合活动,保证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能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中班韵律活动《小兔和狼》可以以故事导入,也可以以情景展开教学,还可以以听音游戏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每一篇活动还有教学变式和区角延伸活动,让教材真正活起来,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配合有趣的游戏,如体育游戏、科学游戏、听说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各种游戏都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得以快乐学习。 四、结论与思考 1、领域之间的渗秀性把握:是不是每位教师都具备整体教育的观念,使各领域的的内容在目标、内容上互相渗透、彼此配合,既保证本领域目标内容的系统性,又兼顾横向的有机联系,在教育途径与方法上也能考虑彼此配合,互相促进; 2、课程安排方面的合理性把握:是不是每位老师都具备领域课程与主题课程溶入贯通的能力,除了将每周的课程五大领域有机渗透,还要结合当前季节与节气等,能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周的课程,如秋天季节时应把五大领域里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筛选出来,在秋天季节上,总不能为了图方便按照领域课程往下排课,结果科学领域里秋天的树叶按到冬天的季节上了。 3、说教式课堂转变为游戏化课堂把握:如“吹泡泡”活动,首先让孩子欣赏多媒体“和泡泡做游戏”的录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观察后让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如果把握不强的老师很可能把这节活动变成了“说教式”课堂:先让孩子看、再让孩子说、有的老师还会出示一些自己范画、最后让孩子来画,为何不能把多媒体上的游戏纳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孩子自由玩泡泡游戏呢?通过孩子亲身体验和幼儿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创作中肯定收到不同的效果。 4、我希望:多媒体的配套教学要起到画龙点精而不是画蛇添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