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青春期教育课程
A.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最好不要进行青春期教育,解决问题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顺便把这个问题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最好进行立志教育。男孩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有雄伟的抱负,努力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B. 如何做好小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健康而愉快地度过即将到来的回人生答最美好的青春时代,培育高尚人格和健康体魄,开设了面向全体六年级女生的“女孩青春期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为六年级女生们揭开了青春期神秘的面纱。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和老师结合实际的精彩讲解,向女生们解答了青春期的生理特点、生理变化、心理卫生和自我保护等常见问题,解除同学们关于青春期的不安与疑惑。通过活动,同学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掌握最基本的青春期健康卫生常识,学会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C.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
一、教学要求:
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掌握最基本的青春期健康卫生常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健康生理、心理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想一想,进入四年级以来,我们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心里想的又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可让学生讨论,教师按照生理和心理两大类进行分类)
1、什么是青春期?
师:人的一生如同我们家里养的花草一样,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衰败。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的季节,如同池塘里的的荷花,才露出尖尖的角来,是个非常美丽的时期。但是这个的发展变化很快,所以我们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我们自身的发展--青春期。师:什么叫青春期呢?青春期就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一般为10年左右,即从10岁到20岁。其中,10到15岁这五年发展速度最快。
2、青春期有什么特征呢?
师:青春期有两大特征:一是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迅猛,二是男女第二性别特征开始出现。
那么第二性特征都有哪些呢?
第二性特征:男:胡须-声音-喉结-肌肉;女:声音-喉结-乳房-骨盆-皮肤脂肪。
3、青春期的男女发展差异:
师: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一般是女学生比男学生提前两年左右,所以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中女孩子比男孩子个子高,这是因为女学生发育提前的缘故,一般是到了初中,男孩子的发育速度就加快了。
4、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要求
刚才我们讲了青春期第二性特征的发展,那么作为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什么呢?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女孩子的月经和男孩子的遗精。
讲解:
月经和遗精的生理原理:男女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速度加快,其中,女性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男性遗精是男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女孩子第一次月经在13-15岁之间,男孩子首次遗精一般在14-16岁之间。月经的生理原理:女性在人类繁衍中担负着生育的任务。女性内生殖器--子宫就是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器官,子宫内有一层薄膜,如果没有精子和卵子在子宫里着落,子宫的这一层薄膜就会脱落,排出体外就是月经。女孩子有月经了,就表明逐渐成为大女孩子了,生理上是可以怀孕了,但如果怀孕年龄太小,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女孩子尤其要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有坏人侵犯。 遗精的原理: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开始产生精子,精子的形状想个小蝌蚪,但很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精子产生后就存在精囊里,若储存过多就会溢出体外。遗精是男性性成熟过程的一个标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总结:
搞好青春期的卫生是确保青春期健康发育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青春期得以健康的发展。
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要求
刚才我们讲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现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生理发育的同时, 我们的心里也在快速地发生变化。那么,在青春期心里都有哪些变化呢?
讲解:由于青春期的身体上的明显变化,我们心理上就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的性格特征。比如说:男孩子小时候哭,别人不会说什么,但是进入青春期了,男孩子动不动就哭,别人就会说不坚强,想个女孩子。女孩子也有很明显的变化,比如说穿衣服喜欢挑挑拣拣了,自己觉得不好看的衣服不喜欢穿了。这就是说,男女同学都意识到自己的性别特征,并且都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越来越符合自己的性别。再比如说,男女同学都希望在家里能有一个自己的小抽屉,好专门放置哪些不希望别人看到的东西,比如说自己的日记等等。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已经再慢慢长大。感觉出自己长大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呢?就是意识到:男女有别。所以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男女同学应该怎样交往。
讨论: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男女同学应该如何交往的问题,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教师随着学生的讨论给予总结,主要内容如下:
1、男女同学存在差异,所以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2、男女是我们的世界和社会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所以要互相尊重;
3、应为男女有别,所以男女同学想处的时候要大方、得体;
总结: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我们以后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关心自己的健康;二是学会正确与别人相处。
D. 如何正确引导小学高段孩子们度过青春期论文
青春期是孩子走过幼稚、迈向成熟的过渡期。这段时期孩子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逆反心理,也就是“青春期综合征”,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情容易持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二是社会因素,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等。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令人烦恼的过渡年龄段。父母若指导不当,会严重影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期的。所以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要摆家长威风,以力服人。要因势利导,做孩子的朋友。要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还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如不私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日记等。
2、与孩子多沟通,注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多用尊重、商量的语气而不是用教训、命令的语气;多与孩子沟通,特别是孩子遇到紧急事件或者烦恼时,父母更应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并进行疏导。对孩子提的要求,要帮助分析,对的鼓励,错的开导,切记恶意中伤。
3、学习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孩子在生长发育期的心理变化等,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人生和学习。
4、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城市公正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性格,宽容待人的态度,自信、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对于孩子本身而言,在青春期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遇到要多和父母沟通,不能一味地顶撞父母,尤其是情感上的问题,这个时期对于异性有爱慕之心是正常的,关键是自己怎么去处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告诉亲友或父母,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他们都是过来人,对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有经验。
2、对男生来说,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地、坦率地、友好地与女性同学进行正常交往,满足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还要发展业余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把青春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努力学习、发展兴趣特长、追求进步上。
3、青春期对女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态,自信、乐观、还有多微笑。不要一有事就慌张的不知所挫,还有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自爱,和男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友情,异性哥们,如果早恋了也不必害怕,保护好自己,别让一次失误筑成你以后眼泪的根源,清白是最重要的!学习上,加油,平和对待,记住要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 用真心去和别人交流。
E. 你认为对青春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性教育
首先让他们正确认识性行为,然后再去明白过早发生性行为对自己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等方面进行性教育。
F. 小学六年级青春期教育课件,急需!!!!太热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迭。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形成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特征:
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男性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射精,(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射精,即遗精,但也有手淫射精的);女性是月经初潮,即第一次来月经。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少年具有了与儿童明显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个体在儿童期依赖成人,成人约束并决定儿童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面;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和活动内容逐渐复杂化,使少年具有了与儿童不同的特点。他们逐渐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责任感并自己决定某些活动如何进行。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部分犯罪行为要负一定的刑事责任。但少年也不同于成人。他们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方面还要依赖父母;他们还没有成为完全责任能力人,并不是对自己的所有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阶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为社会学上所说的边缘人,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心理卫生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育完成的时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生长迅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产生显著变化的阶段有两个,一个是在产前期与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另一个则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被称之为青春期急速成长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开始于性成熟之前或与性成熟同时开始,终止于性成熟后的半年到一年。男性的急速成长从10.5-14.5岁开始,在14.5-15.5岁左右达到顶峰期,以后逐渐减慢,到18岁左右时身高便达到充分发育水平,体重、肌肉力量、肩宽、骨盆宽等也都得到增加,与此同时性机能和第二性征也发育成熟。如女性在月经及第二性征这些外部变化的同时生殖器官也逐渐成熟,外阴开始出现了阴毛,阴道内分泌物开始增多,子宫发育变大,卵巢皮质中的卵泡开始有了不同阶段的发育变化。一切都表明已开始向性成熟期过渡。由于身体及性的发育,对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
从青春期男性所负担的各种义务、责任, 从他们所要应付的各种问题来看,青春期也是一个负担很重的时期。青春期是过渡时期,少年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他们去办理,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这些负担是他们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负担,日后不可能成熟。青春期是一个发展的时期,这决定了他们要应付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青春期是变化的时期,这决定了他们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青春期是个反抗的时期,这决定了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此外,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
女性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对于女性,青春期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一般从13岁到18岁左右。
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很快,第二性征形成,开始出现月经。①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度。②生殖器官的发育:随着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步增加,生殖器各部也有明显的变化,称为第一性征。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阴唇变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长度及宽度增加,阴道粘膜变厚,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尤其子宫体明显增大,使子宫体占子宫全长的2/3;输卵管变粗,弯曲度减少;卵巢增大,皮质内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使表面稍有不平。③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以外,女性所特有的征象。此时女孩的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腋毛及阴毛,骨盆横径的发育大于前后径的发育,胸、肩部的皮下脂肪更多,显现了女性特有的体态。④月经来潮: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也无一定规律,须经逐步调整才接近正常。
青春期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家庭和学校应注意其身心健康。
男性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从儿童过渡到青年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第二次危机”。如果说人生的第一次危机——“断乳危机”是在温暖的襁褓中度过的,幼儿的反抗充其量也不过是无力的挣扎、无望的哭闹。那么,人生的第二次危机——从精神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却来势迅猛,锐不可挡。此时身体将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生理变化,这个时期是男子成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在形态上,还是生理上,都有较大的改变。除身高、体重猛增外,主要是第二性征发育,如声音变粗,胡须和腋毛开始长出,生殖器官也逐渐向成熟的方面发展,长出阴毛,睾丸和阴茎增大,性腺发育成熟,并开始有遗精现象。性格上也变得成熟、老练、稳重和自信起来,不再像小孩那样幼稚和无知了。
那么,青春期是怎样启动的?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是由人体内一种叫做促性腺激素的生理活性物质所调控的,它影响着发育,并使其分泌性激素,以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及生殖功能和性功能。男子青春期开始时,促性腺激素PSH水平升高,促使睾丸逐渐发育,曲细精管发育完善,生精细胞发育成熟,产出精子。与此同时,促性腺激素CH水平也升高,促使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发育,并产生男性激素——睾丸酮,促进男子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男子发育至成年时期的开始,将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生命的个体。这是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与社会、家庭教育、个人的生活成长及精神心理状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男子到了青春期,由于性育成熟,在雄性激素作用下,会有性要求,对女方产生爱慕之情,这完全是青春发育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发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属正常现象。但处理不好,缺乏应有的性知识,不讲究性道德,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有人又把这一时期称为“青春危险期”。
青春期又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虽然这时身体抵抗力比童年时期增强了,但一些传染病、常见病如结核、肝炎、肾炎、心肌炎等并不少见,而植物神经(管理各种器官的平滑肌、心肌以及腺体活动的神经)功能紊乱,散发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亢进,神经官能症等明显比童年期增多。所以青春期卫生是不容忽视的,要注意营养、休息,还要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为一生的健康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G. 如何应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
五六年级是小学重要的阶段,此时,越来越多的孩子步入了青春期,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极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作为教师应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并正确认识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方法真诚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培养健康心理。
自从进入五年级以后,感觉学生们个个都变了样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听话。上课讲话、传纸条、甚至打闹。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再也不像原来那样虚心接受,而表现出满面不屑,比如翻白眼、抖腿、嗤之以鼻、充耳不闻,甚至有个别学生行为过激,如顶嘴狡辩、暴跳如雷、背道而驰。而有些女生变得爱慕虚荣,讲究穿着发式。对于学生们的这些行为,我在感到无奈、遗憾的同时开始静心思考。学生们这些言行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它们都源自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是处于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这些孩子是极其敏感、脆弱的,那么该如何应对他们的叛逆心理及行为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叛逆心理。《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是:“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也就是说,所谓叛逆心理是指人们的需要与客观环境不符合,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叛逆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叛逆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叛逆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叛逆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情感;行为倾向是指对叛逆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叛逆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叛逆心理的认知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叛逆心理形成之后,只要叛逆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通过理论的分析研究我清楚地认识了叛逆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这对我们寻找应对对策并有效地预防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那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叛逆的心理及行为,我们作为教师应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正视青春期叛逆,相信学生们能够改正。虽然叛逆心理、行为,有很大危害,但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叛逆的种子才刚刚开始萌芽,此时的学生可塑性极强,是进行引导、矫正的最佳时期。当学生出现这些心理、行为时,教师不能灰心,要知道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可能产生的。要积极应对,正面引导学生。
其次,要学会用真诚的爱唤醒学生。要想搞好师生关系,首先就得懂得学生、真心关爱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对于那些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一味的训斥和挖苦,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我们要做的是耐心听取他们的心里话,用真诚的语言作疏导他们。当然,会碰到一些不说心里话的学生,比如,班上有位男同学在我上课的时候故意捣乱,读书的声音忽大忽小,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批评他,他却嗤之以鼻,这引得我非常不满,但是我没有立即追问,而是继续讲课。等到下课,我问他原因,他不说,边上有位同学说:“老师,因为他举手回答问题,你却没喊他。”我突然想起来,这堂课他好几次举手,我都没有注意,而叫了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我顿时明白了,站在他的位置想想,估计我也有点不好受吧。于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表示我注意到他了,因为下节课有个更难的问题准备让他解答,所以把前面回答的问题机会给了别人。果然,第二节课,他表现得非常认真,而回答问题也很精彩。看,简单的换位思考,也能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除了换位思考,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有一颗童心,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读一读学生们读的书,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用长者或命令的语气和学生们讲话,而应用平等的语气来交流,让学生们觉得老师亲切,并且是关爱他们的。如果我们能融入我们的学生,看他们看的书,玩他们玩的游戏,聊他们感兴趣的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能有效避免学生叛逆心理的。
再次,要找到方法,对症下药。有些学生从小就有较强的优越感,个性自私、心胸狭隘,占有欲和支配欲强,自以为是,对于这样的叛逆学生,要加强对类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其受挫力、耐磨力,使其学会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学会尊重欣赏他人。而对于优柔寡断、自制力差的学生,要不断地引导和教育他们全面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不断促进增情其识别判断、审视分析的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类学生容易遇到挫折就走极端,应该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帮助学生真确认识自己,找到自信。还有一类学生因为受到挫折、打击、或者因受到不尊重,而整天烦恼、痛苦,对生活学习都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敌视。对他们,首先我们要善于追本穷源,先找到他们的“伤处”,再一点一点抚平其创伤,其次要以激励的方式唤醒其信心,鼓励他们追求上进。
总之,面对充满着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责任心和实干精神,还需要极大的智慧。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青春期叛逆心理,真心关爱学生,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走出叛逆的阴影,走向蓬勃健康的青春。
H. 如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踏入青春期的学生们开懵懵懂懂地懂得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关系,他们认为男女同学之间专过于友好就是“爱”属的表现,因此很容易制造一些“谁跟谁好”、“谁爱谁”的绯闻,作谈笑之料,搞得“被害者”如同身处剑丛而惶恐不安,不敢与他人正常交往而郁郁寡欢,心绪不宁而无心学习。而且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开去,会加大男女同学之间的鸿沟,影响集体凝聚力,不利于开展各种活泼、生动的班队活动。我在课余时间单独把几个在这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孩子找来,真诚地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认识到随意开同学的玩笑是不尊重同学的行为,让他们明白男女同学之间是可以正常交往的,还应该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被其他同学误会怎么办?并且利用集体讨论等方法进行正面教育,设计一些活动来增进男女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合作,使他们淡化对男女性别的敏感度,勇于大方地逾越这条无形的鸿沟,依然无忧无虑地接触、交往、递增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