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
1. 小学美术课型分为哪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指的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按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
①“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美术活动,如所有的绘画种类、雕塑形式、工艺中的部分手工活动、民间美术中的劳作活动等。其中涵盖美术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肌理、质感、色彩、构图等)。
②“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主要包括基础图案、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
③“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欣赏、鉴别和评述(美术评论美术批评)。
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分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层次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
按着表现形式来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泥塑、摄像、剪纸、设计、篆刻等。
按着作品的来源来看,分为经典美术和大众美术。
(1)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扩展阅读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设计等各门类。
而中小学美术教育除涉及到以上各门类外还不同程度地编写了美术欣赏、美术史、书法、篆刻、手工制作等课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归纳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几个板块。
2,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除了传授美术技能基础之外,还可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3,侧重培养学生素质
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
小学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还是在课堂里,学校的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的基础教学外,还应向学生展开全面的人生素质教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向他们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等。
2. 中小学艺术课程如何分类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这次颁布的《美术课程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
(一)以往的美术教学大纲往往把美术学科作为技能学科。而这次的《课标》却把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来看待,强调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往美术教学大纲的学习内容是以美术的门类(如:绘画、工艺、欣赏)来划分,这样的划分显然是强调学科中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这次的《课标》却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显然,这样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三)这次的《课标》还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尤其是“综合·探索”领域更是强调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展能力。
(四)以往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次的《课标》却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五)在学习方式上,以往教师是权威,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而这次的课标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探究性的学习,以及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推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六)在评价方面,以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这次的《课标》却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提倡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3. 小学美术课程主要由哪些内容
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回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答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4. 小学美术课型分为哪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指的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按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
①“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美术活动,如所有的绘画种类、雕塑形式、工艺中的部分手工活动、民间美术中的劳作活动等。其中涵盖美术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肌理、质感、色彩、构图等)。
②“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主要包括基础图案、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
③“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欣赏、鉴别和评述(美术评论\美术批评)。
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分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层次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
按着表现形式来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泥塑、摄像、剪纸、设计、篆刻等。
按着作品的来源来看,分为经典美术和大众美术。
总之,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有较高审美素养的国民。
5. 小学的美术课一般都教些什么呢
首先对你的爱心致敬意。再者根据你说的情况可以进行这些课程:一是线描,也内就是我们所说容的涂鸦,在美术教学上实质上是速写的一类,在学习过程中,仅仅一支铅笔就可以画出优美的图画来。二是立足于做小泥塑,合成泥巴,教学生做出各种动物,人物,物品等等。这充分表达了孩子们的天性,又是对审美和美术技能的训练,玩中学,学中玩,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了解一下当地的民间艺术,化繁为简,和学生共同做,也是很好的教材内容之一。
给你几张图,可了解一下
6.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6)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7.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包括哪些范畴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指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它主要包括课内外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和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以往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内容按专业美术的主要门类,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范畴也发生新的变化。其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想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按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美术活动,如所有的绘画种类、雕塑形式、工艺中的部分手工活动、民间美术中的劳作活动等。其中涵盖美术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肌理、质感、色彩、构图等)。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主要包括基础图案、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欣赏、鉴别和评述(美术评论\美术批评)。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分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层次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 按着表现形式来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泥塑、摄像、剪纸、设计、篆刻等。 按着作品的来源来看,分为经典美术和大众美术。 总之,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有较高审美素养的国民。
8.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
中小学美术课主要教学目的是;美术鉴赏和美术名作和名人的了解。不要求美术学绘画成绩。而。美术教学大纲是要求学生联系绘画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