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新课程改革的文件
Ⅰ 2002年8月教育部新颁布的,<< >>文件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基本依据
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两次2001年一次,今年一次
Ⅲ 06年高中课程改革的文件有哪些
辽宁省从复2006年秋季开始将进制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月28日,省教育厅推出了《辽宁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今后省内高中的课程将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启用学分制。目前,省教育厅将成立小组广泛调研,尽快出台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2006年的辽宁、天津、安徽、浙江、福建,开始新课程改革.
浙教基〔2006〕135号文件: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规范、有效地开展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以下简称《课程设置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现将这些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转发至所辖普通高中学校。
Ⅳ 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Ⅳ 2000年后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文件和法规有哪些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2、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教师资格条例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3、政策规章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
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
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特级教师评选规定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教育委员会督学聘任暂行办法
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检查评估办法(试行)
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
Ⅵ 新课程改革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我国新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2000年新课程改革的文件扩展阅读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
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人文化和纪律的全面发展。
Ⅶ 新课程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 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Ⅷ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际上日趋激烈的竞争。
2、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
(1)日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参与社会和国际的意识b、独立思考的能力c、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d、鼓励每处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2)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精神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培养交往能力,数的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基教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原课程存在的不足:(1)课程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目标;(2)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存在难繁偏旧的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4)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科体量,违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三)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1、酝酿准备阶段:99年始 已结束
2、实验阶段 :现在到2004年
3、推广阶段:2004年始
Ⅸ 请问 新课程改革是哪一年提出的
它的答案错的,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研制组;7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
Ⅹ 新课程改革十年,课程标准做了几次修改
总共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