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课程汪霞帽子

小学课程汪霞帽子

发布时间: 2021-01-31 11:23:32

⑴ 小学全科是啥

全科教师是指师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全智多能的网络全专书式好教师。需要属能胜任小学语数英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要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的任意两门技术技能。但需要区别的是,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老师要教语数英音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

⑵ 汪霞的代表成果

A、学术论文:
60、2006,《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期。
59、2006,《Is Our Classroom an Ecological Place》,《Frontiers of Ecation in China》Vol.1,No.1.
58、2006,《“9·11”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举措与问题》(第二作者),《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1期。
57、2006,《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它》,《教育探索》第1期。
56、2006,《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评说》(第二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6期。
55、2005,《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全球教育展望》第5期。
54、2005,《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援助策略》,《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
53、2005,《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比较教育研究》第10期。
52、2004,《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发展与评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51、2004,《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全球教育展望》第4期。
50、2004,《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49、2004,《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障碍的探究》(第二作者),《现代中小学教育》第11期。
48、2004,《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教育探索》第12期。
47、2004,《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教育科学研究》第12期。《教育文摘周报》2005年3月9日第6版观点摘编。
46、2003,《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摘录。
45、2003,《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44、2003,《布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探析》,《比较教育研究》第2期。
43、2003,《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课程·教材·教法》第2期。
42、2003,《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教育评论》第2期。
41、2003,《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第3期。
40、2003,《转变课程观:来自杜威和怀特海过程理论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
39、2003,《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评价》,《外国教育研究》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38、2003,《课程开发:含义、性质和层次》,《教育探索》第5期。
37、2003,《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全球教育展望》第6期。
36、2003,《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学科教育》第7期。
35、2003,《皮亚杰的新生物学世界观与转变课程思想的丰富隐喻》,《比较教育研究》第8期。
34、2003,《建构课程的新理念》,《全球教育展望》第8期。
33、2003,《现代课程研究及其方法论》,《外国教育研究》第89期。
32、200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第二作者),《教育实践与研究》第9期。
31、2002,《再造教育的文化: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参考》第1期。
30、2002,《21世纪英国高中课程取向探究》,《外国教育研究》第1期。
29、2002,《课程评价:类型和模式》,《课程研究》第24期。
28、2002,《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4期。
27、2002,《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外国教育研究》第6期。
26、2002,《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意义》,《教育评价》第6期。
25、2002,《耗散结构理论与后现代课程范式》,《全球教育展望》第7期。
24、2002,《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概念重建活动》,《全球教育展望》第10期。
23、2001,《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界定》,《全球教育展望》第1期。
22、2001,《为成功而学习》,《课程研究》第1-2期。
21、2001,《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与需要》,《教育科学》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2001,《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课程研究》第4期。《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5月15日第6版全文转载。
19、2001,《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第6期。
18、2001,《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全球教育展望》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17、2001,《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1期。
16、2001,《课程设计取向研究》,《江苏教育研究》第11期。
15、2001,《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全球教育展望》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2001,《解读课程行动研究》,《上海教育》第14期。
13、2000,《从教育领域的危机谈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江苏教育研究》第1期。
12、2000,《对21世纪师范教育的思考》,《现代教育论丛》第1期。
11、2000,《瑞典新的高中课程及改革特点与分析》,《课程研究》第1-2期。
10、2000,《意大利的教育及存在的问题》,《学科教育》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9、2000,《从教学的缺失谈课堂的革命》,《教育科学》第3期。
8、2000,《当前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特点、困难和问题》,《外国教育研究》第3期。
7、2000,《20世纪末德国中学课程改革的动向》,《学科教育》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教育文摘周报》2000年7月19日第2版、7月26日第2版全文转载。
6、2000,《英国基础教育学科解析(上)》,《学科教育》第4期。
5、2000,《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教育选择》,《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
4、2000,《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外国教育资料》第6期。
3、2000,《20世纪末瑞典义务教育课程革新的理念与举措》,《比较教育研究》第6期。
2、2000,《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1期。
1、2000,《英国基础教育学科解析(下)》,《学科教育》第12期。
(2000年以前略去)

⑶ 汪霞的学术交流

24、2007,应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子建教授的邀请,1月24-31日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23、2006,作为特邀课程专家参加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杭州。
22、2006,The Second World Curriculum Studies Conference,Tampere,Finland. Session presentation: “Classroom Ecosystem: Reflections on Chinese Classroom Instruction”.
21、2006,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委派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研讨:“十一五”期间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设置目录。
20、2006,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邀请参加2020教育发展纲要的研讨,北京。研讨《2020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19、2005,应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邀请参加“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北京。研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讨论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和《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
18、2005,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芜湖。大会发言:“多学科视野研究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17、2005,过程思维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盐城。小组报告:“A Shift in Curriculum Perspective:Inspiration from Process Theory of Whitehead”。
16、2004,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年会,扬州。提交论文《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一些思考》。
15、2004,The Sixth Sino-Japanese Symposium on Teacher Ecation,Hong Kong. Session present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4、2004,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昆明。主持小组讨论:“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13、2004,2004教师教育论坛,北京。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12、2004,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西安。小组讨论发言:“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反思”。
11、2004,第九届全国教学论年会,北京。大会论坛发言:“课程与教学研究必须关注课堂生态”。主持小组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反思”。
10、2003,第一届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海。小组报告:“专家援助与研究性学习”。
9、2002,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研讨会,厦门。小组报告:“教师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
8、2002,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研讨会,青岛。主持小组讨论:“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与反思”。
7、200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长春。大会论坛发言:“课程实施的几个基本问题”。
6、2001,“携手更生校园”国际研讨会,香港。小组报告:“我们需要进行课堂的革命”。
5、2000,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海。主持小组讨论:“后现代课程研究及其评价”。
4、2000,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Studies Conference,Baton Rouge,Louisiana. Paper:Curriculum Design Model and The Enlightenment.
3、2000,Asia-Pacific Teacher Ecation,Tokyo. Session presentation: “Reflections on Teacher E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1998,全国师专学术年会,昆明。大会报告“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
1、1997,97中国教育论坛,北京。大会报告“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