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
Ⅰ 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各科的周课时量是多少
北京市政府《关于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暂行意见》中规定:中学语文教师每人教两个班(10课时~12课时);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教师每人每周授课12课时~16课时,平均14课时;其他各学科每人每周授课14课时~18课时,平均16课时。
小学教师每人包教一个班的语文、数学,或每周授课16课时~20课时,平均18课时。其他省、市根据本地区特点,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均有类似规定。
(1)运城市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扩展阅读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Ⅱ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主要课程: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
就业面向: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行业,主要从事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学、班级及小学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经营管理工作。
(2)运城市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意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儿童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儿童发展指导能力、教育研究与反思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站得稳、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师。
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各类课程且考核合格,总学分达到162学分,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方可毕业。本专业授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面向: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行业,主要从事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学、班级及小学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经营管理工作。
Ⅲ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Ⅳ 小学各年级课程设置
每年的小学课程设置都一样
Ⅳ 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什么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安全教育与健康,综合实践,还有地方课程!
Ⅵ 小学语文课程需要几课时
1、首先着装要合适哟,大方得体,可以化点儿淡妆,这样在课堂上会很有内精神。
2、课件准备要充分。先看容看说课稿的写法,以免在限定时间内写得四不像。还要特别熟悉说课涉及的现行课本的内容,做到抽到题目后不生疏。
3既然是面试也是比赛,那你应该早就试讲过几次了,教案应该也是很成熟的了吧,赛前应该要把整个流程熟记在心,过渡语要自然流畅,正式比赛时不要太紧张,不要去看自己准备的教案,脱稿讲课才好哦,课件使用要熟练,不要多说费话,不要多问无谓的问题。
4、说课要放松。语速不可过快或快慢,特别是女生要注意压住自己的高调。要注意详略得当,不东拉西扯,不喧宾夺主。
5、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学生的回答不是你所设想的,就不能按你预设的程序发展下去,这就要靠你的经验和临场发挥了,一定要及时拉回正题来。
6、回答提问要从容。说课完成后,主考提的问题一般都与说课内容有关,不必紧张,回答时一要说对,二要简洁,三要精彩。
7、最重要的,一定要自信,你要一站上台就让学生和评委老师感受到你的气场,当然不是冷冰冰的居高临下的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微笑。 摘抄的,勿见笑
Ⅶ 小学课程课时标准详细资料
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每周课时总量为30节。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3节)
语文(9节)
数学(5节)
体育(3节)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3节)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4节)
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包括作文】(8节)
数学(5节)
英语(2节)
科学(2节)
体育(3节)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3节)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2节)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Ⅷ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8)运城市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Ⅸ 谁有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品德 2 2 2
语文 8 8 7 7 7 7 6 5 6
数学 4 5 5 5 5 5 5 5 5
外语 2 2 2 2 4 5 5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学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学 2
生物 2 2
体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乐 2 2 2 2 1 1 1 1 1
美术 2 2 2 2 1 1 1 1 1
综合实践 3 3 3 3 3 2 2
信息技术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与
学校课程) 8 7 2 2 3 2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