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课程表小结

课程表小结

发布时间: 2021-02-02 15:54:02

A. 课程表中语文课的节数正好是总结数的五分之一多少乘五分之一等于多少

依据题意列式计算如下:
总结数×5分之1=语文课节数。

B. word2010的实验操作总结小结

WORD综合排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在Word 2000中创建表格并对表格及表格数据进行编辑的方法 2、掌握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方法 3、了解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方法,熟练进行页面的设置 二、 预备知识 本实验为Word综合排版,是Word操作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要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本实验内容,需要预先掌握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1、表格操作 ① 创建表格 [知识点]创建规则表格,可以使用菜单栏上【表格】→【插入】→【表格】菜单命令 ② 文字与表格相互转换 [知识点]当把文字转换成表格时,文字的输入需要满足一定的格式要求,可以 “同行间隔用逗号,需要换行敲回车”。文字输入完毕后,可以使用菜单栏上【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命令。当把表格转换成文字时,首先需要选定表,再使用菜单栏上的【表格】→【转换】→【表格转换成文字】菜单命令。 ③ 表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和表格对齐方式 [知识点]不管是表格中文字对齐还是表格对齐,都可以利用“格式”工具栏的“对齐”按钮,即: 。值得注意的是,若对齐表格中的文字,则选定的对象是所有的单元格数据,若对齐表格,则选定的是整个表格(单元格数据+表格右侧的回车标记)。 ④ 表格行、列及单元格的增删、移动、复制 [知识点]若要“插入/删除”表格中的“行/列/单元格”,首先将光标移到“该行/该列/该单元格”中,使用菜单栏上【表格】→【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菜单命令。表格中行、列及单元格的移动和复制与文字的移动和复制类似。 ⑤ 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知识点]表格边框和底纹设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需要熟练掌握。该操作主要包含五个内容:线型、粗细、边框颜色、边框类型和底纹颜色的设置。这五个操作以工具按钮的形式放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所以只要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表格边框和底纹的操作就变得很容易了。使用菜单栏上【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命令可打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⑥ 行高列宽的调整 [知识点]调整行高或列宽时,首先选定该行或该列,使用菜单栏上【表格】→【表格属性】菜单命令。然后在“行”或“列”选项卡中即可完成对行高和列宽的设置。 ⑦ 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知识点]首先选定要合并或拆分的单元格,然后执行菜单命令【表格】→【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即可。 ⑧ 表格数据的排序和函数应用 [知识点]表格数据排序时,可先将光标定位于表格中的任意位置,然后执行菜单命令【表格】→【排序】,再选择排序字段、排序方式等参数,按确定即可。常见的函数有求和函数SUM()、平均值函数AVERAGE()和计数函数COUNT()。计算时,先将光标定位在显示结果的单元格中,然后执行菜单命令【表格】→【公式】。在输入公式时,必须以等号开头,如计算总分的公式为“=sum(单元格地址或方向)”,常见的方向有Left、Right、Above和Below 2、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操作 ① 插入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知识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可先使用菜单命令【插入】→【图片】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图片”子菜单中的“来自文件”、“自选图形”或“艺术字”。 ② 改变图形的叠放次序 [知识点]改变图形的层位置,必须先选定该图形,然后通过单击鼠标右键的方式打开该图形的“快捷菜单”,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叠放次序】子菜单选项可设置选定图形的层位置,从而实现叠放次序的更改。 ③ 图形的组合与取消组合 [知识点]图形组合时,需要配合<shift>键先选定参与组合的多的图形,然后通过单击鼠标右键的方式打开“快捷菜单”,使用“快捷菜单”中的【组合】/【组合】命令可将选定的多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若要把组合后的新图形还原成多个图形,可执行“快捷菜单”中的【组合】/【取消组合】命令。 ④ 设置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格式 [知识点]设置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格式非常重要,常见的设置有“填充效果”和“边框线条”,使用“快捷菜单”中的【设置XX格式】命令可以打开“设置XX格式对话框”,该对话框专门用于设置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格式。 3、页面格式 ① 页边距、文字方向、纸张大小 [知识点]“页面设置”对话框可以设置页边距、文字方向、纸张大小。使用菜单命令【文件】→【页面设置】可以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② 首字下沉、分栏、分页、分节 [知识点]首字下沉和分栏操作可以通过菜单命令【格式】→【首字下沉】/【分栏】实现;而分页和分节操作是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分隔符”实现的,可以通过菜单命令【插入】→【分隔符】打开“分隔符”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实现分页和分节。 ③ 项目符号和编号 [知识点]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时,可以使用菜单命令【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实现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④ 页眉和页脚 [知识点]设置页眉和页脚时,可以使用菜单命令【视图】→【页眉和页脚】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并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此时可方便的进行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⑤ 边框和底纹 [知识点]在【格式】菜单中有一个菜单命令【边框和底纹】,该菜单命令主要用于设置“图片”和“文字”的边框、底纹效果。 三、 实验内容 1、在Word 2000中创建表格并对表格及表格数据进行编辑 ① 规则表格的创建和绘制 ② 文字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③ 表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表格对齐方式 ④ 表格行、列、单元格的增删、移动、复制 ⑤ 表格框线、底纹和行高、列宽的设置 ⑥ 单元格的合并和拆分 ⑦ 表格数据的排序和函数应用 2、在Word 2000中插入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并作格式设置 ① 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 ② 改变图形的叠放次序 ③ 图形的组合与取消组合 ④ 设置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格式 3、在Word 2000中对段落进行首字下沉、分栏等操作,熟练进行页面设置 ① 设置页边距、文字方向、纸张大小 ② 设置首字下沉、分栏、分页、分节 ③ 项目符号和编号 ④ 边框和底纹 四、 实验环境 “实验四文件夹” :该文件夹位于D:\[学生学号]\wexam\ex4 五、 实验任务 (一)、基本操作任务 在“实验四文件夹”中,打开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保存文档。 1、将文档页面的纸型设置为“16开(18.4×26厘米)”、左右页边距各为2.5厘米,上下页边距各为2厘米; 2、在文档中插入页眉,页眉内容为“实验四:WORD综合排版”,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 3、在文档的页面底端(页脚)插入页码,对齐方式为“右侧”,并将初始页码设置为3; 4、将文档正文的第一段,设置“首字下沉”效果,下沉行数为2,距正文0.1厘米; 5、将文档正文的第二段,分成等宽的两栏,栏宽为18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6、将文中后6行文字转换成一个6行5列的表格,表格居中,表中的内容设置为小五号宋体; 7、设置表格的列宽为2.5厘米,表格外框线为1.5磅蓝色双窄线,内部框线为0.75磅红色单实线,第1行和第2行之间的表格线为1.5磅红色单实线;表格第1行和第1列的文字水平居中,其余各行文字右对齐。 (二)、综合操作任务 在“实验四文件夹”中,打开word2.doc,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2.doc)保存文档。 1、结合Word表格操作,在文档中制作一张如下图所示的“学生课程表” ; 2、结合Word图形操作,在文档中制作一面如下图所示的“五星红旗” (注意:只作其中的任意一面红旗即可 ); 3、巧用Word艺术字和文本框,在文档中制作如下图所示的“艺术印章”(注意:只作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 六、 实验过程与步骤 (一)、基本操作任务 在“实验四文件夹”中,打开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保存文档。 1、将文档页面的纸型设置为“16开(18.4×26厘米)”、左右页边距各为2.5厘米,上下页边距各为2厘米;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档中插入页眉,页眉内容为“电脑史话”,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档的页面底端(页脚)插入页码,对齐方式为“右侧”,并将初始页码设置为3;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档正文的第一段,设置“首字下沉”效果,下沉行数为2,距正文0.1厘米;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档正文的第二段,分成等宽的两栏,栏宽为18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后6行文字转换成一个6行5列的表格,表格居中,表中的内容设置为小五号宋体;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设置表格的列宽为2.5厘米,表格外框线为1.5磅蓝色双窄线,内部框线为0.75磅红色单实线,第1行和第2行之间的表格线为1.5磅红色单实线;表格第1行和第1列的文字水平居中,其余各行文字右对齐。 [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操作任务 在“实验四文件夹”中,打开word2.doc,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2.doc)保存文档。 1、结合Word表格操作,在文档中制作一张如下图所示的“学生课程表” ;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Word图形操作,在文档中制作一面如下图所示的“五星红旗” (注意:只作其中的任意一面红旗即可 );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用Word艺术字和文本框,在文档中制作如下图所示的“艺术印章”(注意:只作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实验结果与分析 1、设置表格居中和表格内容居中,二者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图形可组合成一个图形。那么什么情况下,一个图形可以拆分成多个小图形?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帮到你!

C. 新课表高一化学除杂类试题总结

除杂问题专题
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的除杂(净化):
1. 气体除杂的原则:
(1) 不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2. 气体的除杂方法:
试剂 除去的气体杂质 有关方程式
水 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
强碱溶液(NaOH) 酸性气体,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1) 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典型例题
1.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选用试剂或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鉴别H2和CO2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除杂问题。
(1)H2、CO2的化学性质。
(2)SO42-的特性。

评析:①利用H2、CO2的性质不同,加以鉴别。

如H2有还原性而CO2没有,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加以鉴别。
CuO+H2 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显酸性而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2不能。

②属于除杂质问题,加入试剂或选用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的质量不减少;(3)不能引入新杂质。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与H2SO4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将其除去,同时生成物是HCl,没有引入新的离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氯化钡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选项中的杂质,欲用括号内物质除去,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热氧化铜)
D N2中混有少量O2 (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达目的.
B CO2与HCl都和NaOH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
C O2和H2 混合二者体积比不知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能爆炸,不能达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为固体,除去O2,能达到目的.
回答除杂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杂质,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净化的气体)不变质。
答案: A D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但氯化钠晶体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钠和碳酸氢铵,设计一组实验,配制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提示:本题为除杂问题的实验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产生甲,但不能产生丁”的原则。
答案: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续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a2+。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的特性,先加热氯化钠晶体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时除掉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Ba(OH)2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Na2SO4或稀H2SO4,如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则表示Ba(OH)2已过量。
②再续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a2+离子。过滤,保留滤液。
检验Na2CO3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加几滴HCl,如产生气泡则表示Na2CO3已过量。
③在②之滤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就可得纯氯化钠溶液。

4、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氯化铁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
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氧化锌 D.氯化锌 E.碳酸锌
正确答案:CE
解释:本题为除杂题,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将Fe3+转化为Fe[OH]3以除去,所以应加入碱性物质,A、B、C、E均可满足条件,但除杂的原则是不能引进新杂质,所以A、B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 盐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与电源负极线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变大、不变、变小)。若1mol电子的电量为96500C,则用电流强度为100A的稳恒电流持续电解3分13秒,则在两极上共可收集到气体 mL(S.T.P)。若保证电解后饱和食盐水的浓度不变,则可采取的方法是
③由MgCl2•6H2O晶体脱水制无水MgCl2时,MgCl2•6H2O晶体在 气氛中加热脱水,该气体的作用是
④电解无水MgCl2所得的镁蒸气可以在下列 气体中冷却。
A H2 B N2 C CO2 D O2
【参考答案】
①B C D A或C B D A
该小题属离子除杂题。除杂原则是在除去Ca2+、Mg2+、SO42-时,不能带入杂质离子。所以,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加入离子的顺序:①Ba2+必须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须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后,而D、A本身既分前后,又必须放在B、C之后才能满足条件。
②2Cl--2e→Cl2 变大 4480 措施是向电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正极相连的阳极发生的反应是2Cl--2e→Cl2,与负极相连的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H+不断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变大。电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确保原溶液浓度不变,只能向体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以补足损失的H、Cl原子。易错处是加入盐酸,使溶液浓度变小。
③H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 Mg(OH)Cl+HCl正向进行
④A

6、实验室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上述实验要求,将各实验装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序号连接起来:( )→ ( )→( )→ ( )
(2) 指出A、B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A B
(3) 实验完毕后,加热和通入氢气同时停止,等试管冷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与理论上所得铜的质量相比较,将会----------(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装置的排列从左到右顺序一般是:(1)气体的发生装置(2)气体的除杂装置气体的干燥装置(4)主要实验装置(5)尾气的处理(气体无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气体
B:吸收水得到干燥的氢气
(3)偏大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