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民国法学课程表

民国法学课程表

发布时间: 2021-02-04 14:29:30

A. 2017年北京大学法学本科全部课程表

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09综合B(含行政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部分)(第三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总论部分)(第二版),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学》(总论部分)(第三版),高明暄、马克昌主编,执行主编赵秉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B. 法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宪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回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答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

C. 北大法学院课程表

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专社、北属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09综合B(含行政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部分)(第三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总论部分)(第二版),郭明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学》(总论部分)(第三版),高明暄、马克昌主编,执行主编赵秉志,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D. 民国时期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哪些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位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上承清末学位制度的零星萌芽,下启现代学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研究我国学位制度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中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学位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学位课程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观的取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为我国当代大学学位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提供借鉴。 一、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的特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开始拥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大学授予学位、设置学位课程的历史则晚些。1912年10月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令》在法律上规定大学必须实行学位制度,之后各大学才逐步设置学位课程。 (一)学位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民国初建,大学建设是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当时大学无论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及校务管理、经费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学位课程设置也无法立即展开。北京大学直到1917年才开设比较完备的本科课程,尽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养出首批学士。清华大学在1925年正式设立大学部,设置一套学士学位课程,规定大学分普通、专门两级,其中普通训练修业年限为两或三年,第一年课程七门,第二年课程六门,成绩分优、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专门科分文理类、应用社会科学类和应用自然科学类,年限因门类而定。经专门训练获得成绩者,学校给予学位和毕业文凭。但实际上清华从1921年开始就进行学士培养,而那时还未开设系统学位课程。教会大学设置学位课程历史相对较早,他们以国外同类大学或专业为标准来设置自己的学位课程,或由国外大学董事部负责拟定,或是仿照国外大学的学位课程模式自行设置,采用他们的有关教材、教学方法。但学位课程设置的时间与教会大学建校比还是相隔若干年。 学位课程设置滞后,不利于大学正常培养计划的实行。没有规范、系统的课程,无法实施学位制度。学位课程能对培养对象起到统筹、指导作用,对结果起到评价作用。民国大学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没有开设系统学位课程,与当时中国教育现状密切相关。人们对学位制度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而系统《学位法》也迟迟未见颁布,政府也没有设置监督和审查学位制度运行的机构,各个大学只是在互相学习、借鉴国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位课程设置。 (二)学位课程门类从单一趋向丰富,结构渐趋严谨 各大学学位课程设置之初,不仅种类单一,大多只设文、理、法三科,而且没有固定的课程。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学的教员主要来源于留学归国人士。民初归国任教的留学生所攻专业主要为文、理、法三科,因此其他学科的设置缺乏师资。以东南大学为例,20年代前后在南高师、东南大学任教的留美学生56人中获文理科之外学位者只有10人,其中7人为工程学位,其他学科更微乎其微。工、商、农各科师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设置无法多学科平衡发展。大学师资另一主要来源则是国内高校、主要是本校毕业生。本身只开设文理法学科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只能教授其所学的课程。这些都限制着学位课程建设。二是学科经费的缺乏。民初政局动荡,政府更换频繁,大学经费比较缺乏,为节省经费,各大学只能开设比较省钱、又现成的科目,而对于那些需要重新购置教学设备、配备师资队伍的科目往往没有能力。三是生源的不足。农、工等学科毕业生在当时社会上出路不广,报考学生很少。如清华大学最初设立的音乐、农学、体育三系是空有系名,而招收不到一个正式的学生,更谈不上设置学位课程了。 到30年代初,随着系科增加,各大学学位课程门类普遍增多,清华16个系所开科目1933年度为365门,1934年度为444门,1935年度为512门,增长速度很快。抗战结束后,清华还增加了气象学系、法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建筑工程学系,另外增加农学院及其所属农艺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农科研究所。学位课程规定也趋于严谨,每一学年必修、选修课程校方明令颁布,同时严格实行学分制,并将此与学位获得与否直接挂钩。各大学每个系科都设置详实课程表,包括授课教师、教材、课目数、每周时数、必修或选修以及学分数。为直观说明这一点,笔者将南开大学英文系1936年度第2学期英文课程的规定列举如下。

E. 法学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来有法理学、中源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民国法学课程表扩展阅读

法学专业研究领域

法学的研究对象(object of law)首先是法。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说各种意义的法。

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社会法、刑法、国际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种部门法;

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

从空间角度说,包括该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

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

F. 求中国人大法学院2018级大一课程表

中国人大法学院2018级大一课程表,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G. 我有一张民国时期的学生课程表,请问有无收藏价值

肯定有

H. 法学专业的课程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专法、商法、知识产属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8)民国法学课程表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I. 北大法学院本科生课程表

自己登录北大主页:
www.pku.e.cn
找到课程信息,进去找相关课程即可。
但法学院课程一般不贴出内授课地点。
善意提容醒:
要是考研用的话,建议听本科生的课最好了.
1.研究生上课老师和学生互动较多,你不能取你所需
2.本科课程信息量大,最适合考试的需要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