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没有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壹』 儿童到底可不可以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对幼儿园知识和小学知识做一个界定。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学什么,就“课程标准”来讲内容有很多,包括“五大领域”七门学科,也包含了拼音、造句、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加、减运算、口编应用题等知识性很强的往往被认为是小学课程的内容。而且“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确定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心理学依据的。那么,为什么常常会有人误解这些内容是属于小学的呢?原因还是出在幼小衔接上,因为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不是很高,而且存在城乡差异,承办者观念的差异等,使小学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很难把握,如果以幼儿园的课程标准为前提,对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是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小学的教材一般都从最基础的开始,有些可以说是幼儿园中小班都接触过的,也就是说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讲,不是幼儿园教了小学的内容,而是小学成就了一些未进入过幼儿园的孩子,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幼儿园内容超纲的现象。
其实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知识”上,而是放在方式方法上。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倡以游戏为主线,寓教于乐;提倡动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也就是说一切都要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如果操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方法,孩子们不但可以轻松的获取知识,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我很喜欢一句话: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幼儿园的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一样,也有很深的学问,一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
当然在一切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的教育的确是良莠不齐,大家不希望看到的灌输式学习、留作业(探索性的除外)、学小学课本等现象屡屡出现。这问题并不是出在知识本身,而是举办者的心里因素、学识水平和教师素质、教育方法的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即使什么都不学,我们都无法期望孩子会轻松、会愉快,更不敢奢求获得全面的发展。
因此,在学龄前阶段,学多学少不是关键,关键是要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最佳的发展。
『贰』 有必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吗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况允许的话是可以提前学习的。但只能是引导,千万不要强迫。
『叁』 该不该让幼儿园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你好,本人认为不应该,因为小孩子在幼儿园里已经学会了小学的某些东西,那么当孩子进入小学时,他就会认为这些东西我都学过了,上课就会不用心听讲而影响别人上课,而且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对孩子来说,还是一步步来比较踏实,要是想学点东西的话,可以学点课程以外的,比如说,文艺方面、书法方面、还有唱歌、跳舞什么的,祝孩子开心快乐!谢谢
『肆』 你对幼儿是否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有何建解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对幼儿园知识和小学知识做一个界定。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学什么,就“课程标准”来讲内容有很多,包括“五大领域”七门学科,也包含了拼音、造句、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加、减运算、口编应用题等知识性很强的往往被认为是小学课程的内容。而且“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确定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心理学依据的。那么,为什么常常会有人误解这些内容是属于小学的呢?原因还是出在幼小衔接上,因为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不是很高,而且存在城乡差异,承办者观念的差异等,使小学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很难把握,如果以幼儿园的课程标准为前提,对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是力所不能及的。 为此,广东番禺西周幼儿园开设了幼小衔接班,欢迎家长来了解一下!
『伍』 需要给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吗
答一:其实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还有很多和幼儿园学习习惯相近的地方,比如很多语文内课本有插画,孩子们可容以根据插图去理解课本。我认为,过早地教孩子太多课本储备知识是没有必要的,小学老师完全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去备课、教学,家长只要把认字的担心交给老师就行了。 答二:对孩子来说,上小学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字计算是有必要的,比如考试的时候如果孩子不会在试卷上写姓名,那就很耽误时间,但是拼音 书写之类的完全没必要提前让父母教孩子,这些教育应该留给小学老师,老师会系统而科学地去教学,万一家长教错了,到时候纠正反而麻烦。
『陆』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开始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好不好
看孩子的接收情况啊,有的人适合,有的人不适合,你可以下一个家长通,里面有回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答配套的内容,比如英语点读机,里面和小学的教材是同步的,可以提前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有语文课本朗读,也是和教材同步的,可以学课文,认识生字词,学习笔画顺序。
『柒』 入学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吗
孩子入学前,一些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小学的学习,其实这样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一些家长早早提前让孩子学习唐诗、运算、英语等相关知识,这种做法也不足取。一方面,尽管一年级的知识简单,但是家长未必能正确地教给孩子,或者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如果家长采取了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往往容易损害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里掌握了本该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以后,在课堂上听讲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不容易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会损害以后的学习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您不要在意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而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基础(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能力)。以下几方面供您尝试:
1. 让孩子说出自己所做事情的名称和内容或看图说话。您还可以通过命名游戏、谈话、唱歌等活动引导孩子运用口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每天晚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给孩子一些可以让他自己读的书,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并仔细地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有关的问题,促进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3. 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文字的环境。您可以让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在孩子房间中摆放随手可取的带字书籍和书写工具,随时随地和孩子一起认读生活中遇到的有趣汉字……注意,这样做不是为了追求认字的数量,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与敏感度。
4. 从周围生活中引导孩子感知并学习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如:您可以利用超市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启迪和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捌』 用不用让孩子上学前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们的宝贝资质正常,那就不要去上学前班。
随着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月入学,很多妈妈都在考虑在7、8月放假时让孩子进入读学前班适应一下,甚至一些幼儿园中班孩子的妈妈都在考虑不上幼儿园大班了,因为感觉这个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只让孩子玩,感觉这样将不利于孩子进入小学适应,会落后于别人。他们彻底忘记了,曾经的“让孩子快乐过童年”的初衷,也彻底忘记了当初正是这所幼儿园的“什么都不教”才让他们挑选了这所让孩子快乐的幼儿园!
前些日子,给小学教师培训时,一些老师说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他们说:父母都认为小学一年级不教1-20的加减法;不教拼音、不教简单的汉字。。。甚至于传的小学一年级的课程用半学期就过了。。。这些让我们很纳闷、很冤枉!有些孩子是什么都会,但往往这些孩子我们更头疼,因为他们都会,所以就会“捣乱”,我们必须还得想一些提高的内容,让这些孩子有事可做,但是,小学的课程和进度国家都是规定好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大幅度的更改,所以刚入学,我们仍然会花很多时间去教孩子怎么拿笔、怎么做好,教数数、教简单的加减运算...所以还是以那些常规的、大部分的孩子为主,有时候那些什么都会的孩子的家长,一听孩子这么一周,啥都没学,就会觉得我们没关注他的孩子,我们的教学有问题。
不管这些教师说的是不是实情,我还是相信网络上、社会上的一些传言真实度。我依然相信大部分的小学还是正常的,大部分的小学教师还是正常的、有爱心的,是好老师。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上一些披露,就怀疑整个教师队伍,这样未免太失公平。
身边有朋友会问,那你让你儿子上学前班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就有点这样的性质,中班开始已经有模有样的在端正做好,在学东西了。他们班竟然43个小朋友,都超过一年级的编制了,每次去听公开课,我都会有些痛苦,这么小就和上小学一样,唉,好在,这所幼儿园其它方面还好,不是那么的“传统式”,还能基本做到让孩子快乐,让孩子全面发展,因为离家近,我也就勉强继续上。在周末,我们就会让他彻底的玩,去亲近大自然,希望他能获得宣泄和快乐。
朋友的儿子,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用周末的时间上学前班了,今年9月上小学。这个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强,学东西过目不忘,妈妈很开心,于是周末有很多的班去学,我问她,她说:孩子喜欢啊,他不反对就上呗。现在这孩子什么加减法、拼音、英语什么都会,我不知道这孩子上学后会去学什么,而且这个孩子有个问题就是攻击性很强,当然这些都是有关系的,但是都是朋友,该说的也说到,我除了有些担心,也无法去做什么阻拦。
我们总是口口声声的说: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但是当孩子稍微大点,感觉需要人来掌控的时候,父母都会忘记的自己的初衷。虽说不上背信弃义,但也是没真正把孩子的快乐当做重要的事情来看待!
如果我们提前让孩子上学前班,把一年级的知识学完,然后进入小学后,老师看着这一个个的“天才”束手无策,只能加快进度或者增加难度,然后下一拨父母又觉得一年级怎么这么难,抓紧上学前班。。。如此恶性循环,父母的辛苦,老师的辛苦都不说了,最最倒霉的竟然就是我们最爱最爱的孩子!
如何让此恶性循环终止?必须是其中一环瓦解。老师这一环是没办法的,他们承载着教学任务,社会和家长的期待,他们只能“迎难而上”。所以,想改变,就必须是通过父母这一环。让父母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放慢脚步,幼儿园该干嘛干嘛,不去做那个始作俑者,才是切断恶性寻坏的关键。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们的宝贝资质正常,那就不要去上学前班。
那在上学前需要做准备吗?当然要做,那就是关注孩子的基本能力:
比如自理能力方面:吃饭、穿衣、入厕;
其次:情感表达能力:能把学校发生的事告诉父母,能够知道自己在学校是否快乐。这点上就需要爸爸妈妈平时和孩子多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
第三:与人交往的能力(这点上小学后显的重要):能否把自己想的说清楚,能否把自己的需要表达清楚,有问题时能否给老师去叙述清楚,能否和小同学一起相处玩耍。。。
第四:承担自己的事情结果的能力:能否知道常规的事情不做会有什么结果?能否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可以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完成的事情?
如果孩子上面提到的基本能力都还没具备,那么到时候这些能力欠缺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不懂拼音、加减法等书面知识给他带来的影响。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要父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能陪孩子玩、和孩子沟通,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只要父母有心,那么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是培养的机会。
但是有一个能力,是爸爸妈妈在孩子上学前要让孩子养成的,那就是: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和“听妈妈阅读”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6岁前的孩子还不能进行真正的自己阅读,但是爸爸妈妈的读书、讲故事等习惯,能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好奇和喜爱,等上了小学就很容易建立“阅感”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继续让孩子玩吧,让他们快乐的在父母的引导下,再享受一年。就算是父母出于私心,想和孩子在一起,也行啊?孩子能这样陪我们多久呢?上学后,各自就身不由己了,不是吗?龙应台曾说过一句话:父女母子一场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只想呼吁:这6年,孩子必须与爸爸妈妈在一起!这6年,孩子必须快乐!
『玖』 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好吗
强烈反对。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能像在学校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吗?往往囫囵吞枣专,而且使孩子在上小学属后,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你能、你想让孩子以后每个阶段都提前学吗?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学习生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中发现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拾』 您的孩子有没有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您的考虑是
学前教育还是以养成从幼儿园转变到小学的学习习惯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