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大班绘本微课程

幼儿园大班绘本微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05 21:54:03

⑴ 幼儿园大班绘本:《我是怎样来的呢》 PPT课件

一、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师: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我们请每组出一位同学来代表小组交流,可以为他
们进行补充和解释,也可以问问已经是一位妈妈的李老师。
请出一位学生。
师:你希望李老师和其它同学在听你介绍的过程中怎样做。
生:仔细听。
师:仔细听,支持你的介绍,是吗?
生:我知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相结合形成
的。然后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上十个月,才出生的。
生:我知道我生下来的时候有没有头发,我知道我生下来的时候是有头发的,有一点点。
生:我知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营养是怎么来的,在肚脐眼那边和妈妈的一根“筋”相
连,那根“筋”就是传送营养的,我们生下来以后,医生把那根“筋”剪断,然后在那儿打个结,就成了我们的肚脐眼了。
师:原来肚脐眼那边长着一根“筋”的,谁知道那根“筋”是什么东西啊?
生:脐带。
师:谁知道脐带有什么作用啊?
生:这根脐带是用来输送营养的,而且是输送营养的必需之路,如果没了这根脐带的话,
我们就活不成了。
师:好!那现在我们能确信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不用啃面包了。
生:我知道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要多吃一点营养,这样才能让我们体内的营养增多。
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妈妈不能多做一些活。
师:接着补充,接着说明。
生:我知道胎儿的性别是怎样分别(形成)的。胎儿的性别是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在
一瞬间决定的,就是说只要体内发现有YY基因染色体,就是男孩,而XX基因则是女孩。我知道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承受生理上、心理上的剧大变化。
师:你是在谈论一项资料是吗?和妈妈谈过这个事情吗?
生:没有,我是查资料的。
师:是吗?那我们从她这段话里可以判断出自己身体里细胞内的染色体,女孩子应该是…?
生:XX
师:那男孩子呢?
生:YY、XY
师:接着想说的同学自己站起来说吧。
生:我要补充一点,脐带是连接到胎盘里面的,胎盘里面有母体里的一些营养,所以我们才能够吸收营养,另外我还知道我们是怎样形成的?是母亲体内的卵细胞和父亲体内的精细胞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它会自动地(进行)细胞分裂,分裂后就慢慢地形成我们人体中的各种器官。所以说我们的皮肤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只不过它们连接得比较紧密,我们看不出来。
师:你是自己查阅了一段资料是吗?
生:不是,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你爸爸做什么工作啊?
生:我爸爸是教化学的。
师:非常好!谁来接着说。有什么不同的,都可以说的,还可以把你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生:我知道我们是从哪里出来的?我们是父母结婚后,爸爸身体里的精子进入到妈妈身体里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形成的,我们要在妈妈的子宫里呆上几个月,妈妈的肚子会越来越大,到第十个月时,我们就通过妈妈的阴道流出来,这就是我们。然后我还知道我们一生出来,有的小孩子像妈妈,有的小孩子像爸爸,那是因为遗传规律的特性在起作用,由于我们的基因是从我们父母那里获得的,婴孩在发育过程中,母亲遗传基因起作用的地方像母亲,父亲遗传基因起作用的地方像父亲,因而你像爸爸或像妈妈的机会是天生的。
师:刚才那段资料里把我们以前搞不懂的东西都说清楚了。有的同学问,我们倒底是从
妈妈什么地方出来的?母亲的体内有一套专门负责生殖的器官,我们就是从妈妈的产道里产出来的。这就是刚才同学资料中所提到的阴道,是吧。刚才我看到同学们查阅资料的现象比较多,有没有同学可以说说自己是怎么生长发育的?可以把自己和妈妈爸爸谈论的内容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我原来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一条“尾巴”,而且身上长了细毛。
师:哦,有一条尾巴。
生:我知道为什么妈妈怀孕的过程中会肚子疼,那是因为我在妈妈的肚子里踢腿。
生:我是呆到妈妈肚子里九个多月的时候就生出来了,我在一周以内就像一条海马。
师:你有没有收集到有关的图片给大家看?没有啊。书上有,看了吗?
生:看了。
师:像小海马吗?当时有一条小“尾巴”,现在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生:原来屁股那里有一块突出的骨头,那就是尾巴消失的地方。
师:那是尾椎骨。
生:我知道我一生下来,像热水瓶那么大。
师:给我们比划比划。
生:就是差不多有这么大吧(比划)。现在我已经这么高了,爸爸妈妈养我们很辛苦,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师:你打算怎么回报他们?
生:以后有了工作赚了钱,好好让他们享享福。
师:说得很好!接下来把你们心里的感受和大家好好分享,好吗?
生:我在和妈妈交谈中问她,我在你的肚子里会不会做梦,她说,那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回忆,怎么会做梦呢?我又问她,那我怎么会踢人呢?她说那是因为我调皮呗!
师:妈妈一定很幸福,是吗?她有没有和你说起她是什么样的感受啊?
生:她说,虽然我在她肚子里很调皮,但是现在她养我也值得了。
师:好,妈妈还说了什么话?
生:我听我妈妈说,我生下来妈妈就打我屁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打我,妈妈说如果我不哭的话将来要成哑巴的。
师:我知道每个孩子出生后都要经历打屁股,经历第一声啼哭这样的经历,是不是?
生:如果哭的话,说明是个健康的孩子,如果不哭的话,说明有点残疾。
师:有没有不同解释的?
生:我知道为什么要哭的?婴儿第一声啼哭说明他会呼吸了。我们在母亲的胎盘里的时候还是不会呼吸的,是靠母亲的一根“筋”来提供我们的氧气的。我们哭的话,说明我们的器官已经发育完成了,是会呼吸了。而且我弟弟生下来时,我看到过,他是装在一个缸里面的,用一根管子来提供他呼吸,很小很小的,差不多像一只海马。而且我知道妈妈怀孕的时候医生会用一个手电筒来照她的肚子,可以看出那孩子在干什么事情。
师:你说是手电筒,有谁知道 ?
生:她说的手电筒是通过电脑,把仪器往肚子上一放,可以从屏幕上知道那婴儿在干嘛。而刚刚说的睡在鱼缸里的孩子有可能是早生儿,也有可能是窒息儿,他们不会自己呼吸。
师:哦,他像个小医生一样!知道可能是早产儿,就要放到小小的保温箱里面,为什么要放到保温箱里面,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生:可能是胎儿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怕他们着凉吧?
生:可能妈妈肚子里比较暖和,外面比较冷,胎儿可能不适应。
师:嗯,我们生活在妈妈肚子里比较稳定。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妈妈肚子里周围都是些什么东西吗?
生:是羊水。
师:对!那时候我们是泡在羊水里边的。
生:胎儿是在妈妈的羊水里活动的,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会游泳了。
师:我看到一本书,上面说妈妈能在水里面生孩子,那这个婴儿一生出来就非常适应这种水的环境。那关于第一声啼哭的内容呢,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医生和妈妈拎起我们的小脚丫,轻轻拍我们的屁股的时候,是让我们与自然界的空气进行第一次的交流。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靠什么来呼吸的?
生: 羊水。
师:是你们说的那根“筋”。它叫什么?
生:脐带。
生:我知道我们刚刚生出来的时候都要洗澡,因为我们刚刚生出来的时候身上都沾满了羊水,所以医生才帮我们洗澡的。
师:之前同学们都想知道为什么是妈妈生我,而不是爸爸呢?这个问题有没有搞清楚啊?
生:没有。
师:没有啊?
生:我妈妈告诉我,因为爸爸体内没有育儿袋。
师:有一个像育儿袋一样的东西在妈妈体内,你们知道是什么 ?
生:我知道为什么爸爸不能生我们,是因为爸爸体内没有像妈妈那样的产道。
师:没能产道,最主要的是因为妈妈体内有个很关键的东西,它叫做子宫。你们听说过是吗?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马上就联想到了子宫,好像是孩子的宫殿,那里一定非常温暖,非常温馨,是吗?
生:老师我想问个问题,刚才说我们是从阴道里出来的,我想知道阴道是什么东西?
师:阴道是一条通道,是从妈妈体内通往体外的一条通道。孩子就是从这个通道里头顺利的产出的。我们出生的时候一定经历了很多磨难,是吗?多不容易啊,大大的脑袋,胖胖的身子,要从妈妈体内慢慢生出来。这个过程不仅孩子在经历,而且妈妈也经受了很多的磨难。痛苦吗?
生:我听我小姨说,她生过两次孩子,第一次生的时候,孩子流产了,第二生的时候她还挺害怕的。
师:是吗?那咱们当中有没有这种早生的孩子,或者是剖腹产的孩子?
生:我妈妈生我的时候生不出我,后来就剖开肚子,把我拿出来了。
师:你看过妈妈的肚子吗?
生:没有。
生:我看过,就是肚子这里有条疤(比划)。
师:当时你看了是什么感觉啊?
生:我问我妈妈你这里为什么有条疤啊?我妈妈说是不小心划的,她不跟我说是什么原因。
师:但你知道了自己是从那里出来的,是吗?
生:是的。
生:我知道为什么妈妈那边会有条疤呢?因为划了一下,只会那边疼,其它地方就不疼了。
师:有位同学跟我说过,他看到妈妈肚子上面有个疤,像蚯蚓一样,好丑。那我们用刀割破手指都很疼的,你说妈妈那样疼不疼。
生:疼。
师:李老师想把刚才你们提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总结。
刚才我们谈到了自己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发育过程,那么我们在妈妈体内时叫什么?是孩子呢?还是……
生:胎儿。
师:好!刚才我们谈到了胎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发育过程。个别同学还谈到了妈妈在怀我们的时候一些经历和感受,是吗?每个孩子的出生不仅是妈妈在付出,可能还有很多人在付出很多是吗?有人在举手了,你想说什么?
生:我表弟出生的时候,我看见我的姑姑拿着一个小勺子往他嘴里灌。
师:在一勺一勺地喂“饭”,是吗?
生:对!
生:我姑姑生孩子的时候,我看见我奶奶让我姑姑坐躺床上,拿鸡蛋给她吃。
师:你知道你是为什么吗?
生:让妈妈补充营养。
师:让妈妈补充营养,让妈妈的奶水更加充足。我们是喝谁的奶水长大的?
生:妈妈!
师:我们的生长发育,不仅妈妈付出了很多,还有周围的许多人也付出很多,你想说什么?
生:我是1993年7月3日的凌晨4点生的,我妈妈在里面生我,我爸爸就一直坐在外面,他刚听见我的第一声哭的时候就出去买东西了。他第一次出去买错了,买回一个很苦的东西,给我吃,我吃了就哭。医生就说,你怎么搞的,买这样的东西,孩子能受得了吗?他又跑出去买奶粉,奶粉我又不喜欢吃,他又跑来跑去跑来跑去。
二、出示资料,讲解胎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师:在我们的身后有位可爱的妈妈,而且还有位辛勤的爸爸。是吗?同学们,李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关于胎儿生长发育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略:老师展示有关胎儿生长发育全过程的投影片和动画资料)
师:马上要下课了,那我想呢,用最后一分钟的时间来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作为一个妈妈你们想听听李老师的心理话吗?
生:想!
师:其实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并不像妈妈们想像的那样,看起来也不像我们想像中的 那么漂亮,你们都显得非常得弱小,非常得需要受保护,你们的呼吸太弱了,你们的心跳真的很轻很轻,当妈妈的经常会把你们抱在怀里去感受。当看到我的孩子正在健康地成长,于是呢就放心了!尤其是妈妈轻柔的话语能够让你们变得安静,并且微笑出来的时候,是从心里爆发出来的爱,是那么深那么长,这就是一个妈妈的感受!你们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
生:妈妈生我们真的非常不容易,我以后一定要报答她。
生:我希望能做一点好的事情来报答她。
生:还有爸爸也很辛苦,每天坐在床上和我讲话,我也要报答他。

⑵ 幼儿园微课视频一等奖

没有相关问题的视频 你可以去中国幼儿教育网看看

⑶ 幼儿园微课程爱大自然的教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间的联系,并了解其特征。 情意目标: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理解,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加强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运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初步认知和表达,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灵活性。锻炼其模仿和表达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学会各个感官的运用和交结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活动热身: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业:回家细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是通过看电视观察一些动物,第二天开展活动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写、画、表演(动作或声音的模仿)三种方式中的其中两种表达出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活动准备: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几个小组,以竞争的形式打分,每个人可以不计次数的上台,次数越多,表达得越好,表达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后评出冠军组、亚军组,并得到老师的奖励(什么奖励暂时保密),悄悄准备好与全班人数相符的奖状。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开始环节:师生一同大声喊出“我爱大自然”的活动标题,并分小组进行一个小组一个字的合唱式呐喊。“我-爱-大-自-然”,继而音乐“春天在哪里”响起,大家随意的手舞足蹈的乐一乐,师生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基本环节: 1.宣布《我爱大自然》活动开始,每个组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当小组长。然后让同学们开始举手上台,用自己准备好的方式将自己观察好的动物表达出来。 2.强调纪律和要点:举手的小朋友按先后秩序上台,插队者取消参与活动的资格。上台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画面的时候,台下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发出噪音者同样取消资格。每当一位小朋友表演完毕,台下“观众”可以发表评价、意见以及意见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欢迎,必须在他下台时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要负责鼓励组员上台,为小组加分,争得荣誉。 结束环节: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兴致很高。按照分数评选出冠军组和亚军组,增加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然后开始评选并且颁奖。音乐“种太阳”轻声响起。给每个上台的同学都发放奖状,有“最佳表演奖”若干张,“最佳模仿奖”若干张,“最佳表现力奖”,“最具风格奖”……没有上台的同学发放“好观众奖”、“最佳纪律奖”,总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奖状,时时有掌声,处处有笑声。 延伸环节:给孩子们讲述一些有关大自然的生物常识,如:生物链、生物的发展历史,等等。并告诉孩子们森林与大自然动植物存在的重要性,号召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⑷ 幼儿园大班绘本课程《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⑸ 幼儿园微课视频制作方法有哪些

好的微课制作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

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

点。

二,好的微课的标准:1.简单精炼;2.体现教学主旨;3.趣味性强(吸引学生)4.技术与知识的

完美结合。

三,微课技术支持:以德胜智课为例:

  1. 提供多种形式的微课形式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

2.先进的仪器设备,支持高清视频课件并能与老师互动;

3.完整的后期制作团队,支持视频的剪辑包装设计。

⑹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小蝌蚪找妈妈微课教案范文

天学习的是一篇传统老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在初步接触课文后,一个孩子忽然把手举得高高的。“出了什么问题吗?”我边想边示意他站起来说。那孩子一脸疑惑地说:“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停地寻找妈妈呢?”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开了。“是啊,怎么不说清楚啊!”“他们真不负责任!”“他们是在考验小蝌蚪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室里迟迟不能安静下来。这一问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怎么办?暂时不理他,继续讲课,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可是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孩子问得确实没错啊!理他,那我该怎么引导呢?而且这样的节外生枝,教学走向确实难以预测。看孩子们对刚才这个问题这样有兴致,一个让孩子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说话训练的念头产生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没有说清楚呢?咱们先把他们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吧。” 孩子们一听,开始低下头读书、画线了,毕竟这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所以学得特别认真。过了一会,开始有孩子发言了:“鲤鱼阿姨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结果小蝌蚪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乌龟阿姨只是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还是没说完整。”我笑着说:“如果要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这一问正中孩子们下怀,纷纷举高了小手,有孩子说:“把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合起来说。”还有孩子说:“编个青蛙的谜语让小蝌蚪猜一猜。”更有一个孩子说:“把青蛙妈妈的相片直接拿给小蝌蚪看。”“哈哈哈……”听着这样有趣的办法,孩子们也不由地大笑起来。我看时机成熟,就抛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妈妈的小蝌蚪,把你的想法跟他说一说吧。”此时,孩子们就像一束被点燃的火把,一听老师布置这样的任务,马上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接下来的个别交流更是精彩纷呈。 “告诉你,小蝌蚪。你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的妈妈不是鲤鱼,也不是乌龟,是可爱的大青蛙。她鼓着大肚皮,张着大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色的外衣。她是庄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 “小蝌蚪,荷叶是你妈妈的歌台,她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你到荷花池边去找吧!”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也不禁赞叹道:“你们真了不起,灵活运用学过的句子,说得多棒呀!小蝌蚪遇到你们这样既热心又聪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妈妈了。”没想到孩子们还有更精彩的想法,一个孩子说:“其实不能怪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很心急,等不及听明白就游走了。”另一个孩子又说:“我认为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故意不对小蝌蚪说完整的。”还有这样的见解,我和孩子们听了都感到很惊讶。我忙问:“为什么?”“鲤鱼、乌龟和青蛙都住在一个池塘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不可能说不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他们是想让小蝌蚪自己去找妈妈。” 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出的别样精彩。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与课文主题毫无关系的话题,在给了孩子们与文本直接面对面时间的同时,他们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它让我那么真实地享受到了顺水推舟的精彩,感受到了动态生成的无穷魅力。反思这个小插曲,我自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尊重学生,别样精彩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却充分体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我们的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我抑制了那个孩子的质疑,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那位男孩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激活文本,别样精彩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确定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老师捕捉到了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学生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价值。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三.巧妙引领,别样精彩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别样精彩“接生”。以上案例中,我先让孩子画出“他们是怎么说的?”,再引导孩子想想,有什么方法能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最后用“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说一说”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