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生水粉课程安排

小学生水粉课程安排

发布时间: 2021-02-07 08:12:57

『壹』 如何给少儿美术班学生上课课程该怎样安排

让画画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亲自把着手教他们上色,开发他们的想象,引导他们的思维扩散。

课程我会根据学生学习的类型和工艺来安排。

『贰』 小学生报业余学习班学习水粉多少课时小有感觉,就可进入国画的学习了呢

看来你不是很内行,小学生如果想学国画的话,直接就可以学,不用素描水粉等做基础。因为这两个门类对于孩子来说,都只能先学简单一些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叁』 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一般是怎么安排的

我在少儿美术培训班待过,是个小老师,那个培训班分四个班,分别是小班,提回高班,精英班,国答画班,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每天在黑板上画上对应程度的画,然后其他靠小朋友自己,然后在旁边多加指导就行,半天画一张画差不多

『肆』 儿童美术课程教学如何合理安排

一、同课变换不同内容

同样的课,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施教。如,线描画可以教儿童花昆虫、动物、交通工具等,同时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笔画线描,如,签字笔、水彩笔、荧光笔等。这样做使儿童始终会有新鲜感。

二、同绘画变换不同画种

十岁以前的儿童,天真烂漫,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比较适合画儿童画,如,线描画、水彩笔画、油画棒画、卡通画、水粉画、手工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变换这些内容,采用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儿童画出充满儿童想法的作品,使儿童在兴趣中学习并提高绘画能力。

三、同欣赏变换不同角度

在对少年儿童美术培训中,给儿童欣赏一些大师的经典作品,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及创作想象能力。如,欣赏大师的作品时,教师给儿童讲解大师作品中的内容、色彩运用、构图形式、作画工具、时代背景等。在此基础上,让儿童借鉴大师作品中的构图形式,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创作自己的作品。 还可以借鉴大师的作品内容,按照自己的构图创作画面,另外也可以模仿大师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来画自己的作品。

『伍』 我第一次教学生(小学2年级)美术课(水粉课),不知道怎么上,没头绪,希望谁能能够指点一下~谢谢!

小孩子么。一定要把课堂氛围搞起来,这样孩子们才会喜欢你,美术课,小孩子还是十分喜欢的。一定要让他们开心。美术的课时很少,要勾引她们的兴趣,让他们期待下一堂美术课。最好呢,在40分钟的课堂里穿插一下小游戏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做点PPT文件,给他们放,带点可爱的,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呵呵,本人就是个学生,现在学美术专业,小的时候期待每周一次的美术课。这是以我学生的观点来说的,小的时候就喜欢美术,也算是建议了。望采纳。

『陆』 怎样安排少儿美术课程

少儿美术专业班 10-16岁 素描 更加专业的素描训练,如静物和空间感的塑造
水粉 水粉画的系统训练,初级的水彩单个物体和简单组合的色彩训练
国画 适合有一定国画基础,更进一步的专业国画,山水,花鸟画的习作练习
书法 针对书法有一定书法基础,加强更专业的书法作品的习作训练
少儿美术动漫班 10-16岁 卡通画 卡通动物画,卡通人物画,卡通景物画,针对对卡通画有特殊兴趣的孩子
漫画 对动漫形象有特殊感知和兴趣,对时下流行的动漫设计方向进行的专业系统培训

『柒』 小学生水粉应该教些什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似乎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但是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后盾,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从而也造就不了什么人才。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由线、形、色、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水粉画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学生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
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小学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盲目的色彩认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小学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儿童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由选择色彩的使用。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充分表现潜力的机会。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对孩子兴趣的转移要正确对待。儿童兴趣广泛,有好奇心,什么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这是健康儿童正常表现。尽量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明智的,如果他本来喜欢画画,忽然不喜欢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导不当,打击了他的兴趣,这可以补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转移了也不是坏事。大部分孩子对色彩非常喜好,这对为色彩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为了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从水粉画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追求认知色彩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小坐垫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上课前,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同学们的坐垫真好看,有黄色和蓝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哗!这个坐垫也不错,在红颜色里印上黄颜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在我故作声张中,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被吸引来了,都象模象样地欣赏起来。有些孩子还不甘落后道:“黄老师,我的坐垫也好看啊!你看,有这么漂亮的颜色,我最喜欢了!”于是,孩子们纷纷去发现自己的坐垫并急于介绍自己的坐垫漂亮。趁此机会,我设计了水粉画——《漂亮的小坐垫》,引导孩子以组画形式,用自己喜欢的鲜艳颜色去表现。于是,就产生了漂亮的裙子、小毛巾、节**的装饰等等好的题材。我随机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五彩的颜色,并用心设计活动,在孩子好奇、感兴趣中慢慢使他们对色彩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水粉活动中追求色彩的魅力
根据水粉的特性,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乱涂乱画中发现水粉颜料的魔力,主动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让孩子认识各种水粉颜色,孩子看到这些已跃跃欲试了,我还鼓励他们说:“在白纸上用它们来玩游戏,会有新发现。”于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些颜色在画纸上疯狂地涂呀、玩呀,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的颜色不见了,却变出了很多种见过和没见过的颜色,但有的却很灰暗。就这样,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喜欢上了水粉活动。
其次,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色彩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为了全方面地提高他们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较强的审美情感,我从水粉画的色彩规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色彩能力。
﹝一﹞、引导学生从水粉游戏中学习色彩知识。
小学生处于不定向、不规则的状态中,他们对颜色的偏爱,虽然和个性、气质及兴趣有关,特别是和年龄有关,但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选择,我们不能用成人绘画作品的标准要求学生。教师要从孩子的绘画心理着手,设计有趣的课题,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们在玩、涂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
1.原色练习。
让孩子在以深色为底色的画纸上运用各种颜色画花朵、画烟花等,他们发现把鲜艳的颜色放在黑色上,画面效果棒极了。
2.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随着小学生感知颜色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辨色的能力也从粗糙到逐步精细。在开始引导小学生选色时,可启发他们选出最突出最单纯的颜色。他们选色时,教师应注意不要把颜色说得很绝对,调动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结论并表现出来。如:《树》,我组织他们到操场上观察:树干的颜色、树叶的颜色,并让他们把发现到的颜色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于是有些学生画树杆时除了用咖啡色外,还用了绿色、黑色、甚至白色。有些学生画树叶时,有绿色、黄色、蓝色,甚至黑色调配出不同的绿色来画出叶子的嫩、老、绿、脏。
3.配色。
配色是学生在更多地感知颜色的基础上,依赖直觉感受进行创造,它从学生对颜色的审美观出发,表现了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小学生基本上是运用深浅之间的明显对比的方法,探索原色与原色之间,原色与间色之间,同种色深浅之间对比,使画面色彩鲜明。如:引导他们画《花瓶》时,很多小学生都喜欢把红色和黄色、黄色和紫色进行相配,于是我对他们说:“其实,蓝色、黑色、咖啡色都想来打扮你们的花瓶,让它们和别的颜色配在一起,也会很好看的!”孩子创造性地把这些颜色还有其它的颜色相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提高他们的色感和配色的意识,切忌教学生一种固有的配色方法,妨碍他们的创造。
4.色调。
从局部的配色逐步发展到整体配色,表现出色彩和内容的联系。如引导学生用暖色调表现节**气氛,用冷色调表现夜晚、冬天等。在配色时不受配色规律的限制,而是受直觉制约,用色就会十分大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直觉去选多种配色方案,等量齐观他们的色彩感觉。如:引导孩子画《下雨了》,组织学生观察下雨天空的颜色,雨中行人衣服的颜色、雨伞的颜色,于是,孩子用了灰色调表现天空的颜色,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雨伞、雨衣,画面效果就会好很多。
二. 尊重学生个人的色彩风格
有些学生比较喜欢一些较暗、灰的颜色,这时,教师不能强求孩子硬是用鲜明的颜色,更不能用言语打击幼儿的色彩意识:“怎么这么难看?黑乎乎一片。”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心理:“为什么用这些颜色?”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黑暗中寻求光明,使孩子的作品光明、开朗。如:有一次画《地球》时,张诗雨小朋友把地球上的楼房画得脏兮兮的,地面用上了黑色,问她才知道:地球受污染了,人类都生病了。于是,我马上引导张诗雨小朋友说:你的作品很有表现力,可是人类都生病了,那多伤心啊。我们都想在绿色的地球上穿着漂亮的衣服快乐的生活。你看,我们柳河县的一统河,几年来多方面的保护、改建、加固。水多蓝、多清啊,那些鱼儿多快活啊!后来,我和她一起用了白色、蓝色,还有其它亮丽的颜色把作品拯救了过来。现在,学生辨别色彩的明度、饱和度的能力逐渐提高。在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能力的同时,随着其认识能力发展,孩子能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画面色彩的种类多,色彩鲜明、丰富,有时能有主调表现画面。
三 引导小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高色彩能力
美术欣赏是小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感经验产生于个体与作品的交互作用。对视觉艺术的知觉不仅有赖于一般知觉能力,而且还需要欣赏艺术形式的技巧。德国教育家斯克沃兹1965年在实验研究后得出结论:学生的艺术品味和创造性受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的影响。名画作品丰富多样、色彩等都较为完美。在引导他们欣赏时我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孩子,结合他们已有的色彩知识,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时,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提供材料,让孩子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进行模仿。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努力营造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他们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氛围。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握好孩子的绘画心理特征及年龄特征,运用各种手段、形式,为孩子提供有丰富色彩的环境与条件,尊重孩子个人的审美倾向,及时鼓励,不断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强孩子的审美情趣,使其有独特的个人色彩风格,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我们应该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恰当的辅导,我们的艺术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捌』 怎样给少儿美术班学生上课,课程怎样安排安排

给小孩子上课的话 就只能提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可以融合一些关于要上的这一课的图片 笑话内和漫画人物 来源 传说之类的 提起他们的兴趣来 要有耐心 不要太凶了 课程安排 可以前10分钟导入 介绍 还有就是说这一课的来源传容说 然后可以找一些画画比较好的(或者老师自己简单的在黑板上画一下)一边画一边就可以传阅图片 说说笑话 活跃起气氛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画 老师就游荡一下 看看孩子们的作品 画不好的帮他们改下 教教诀窍 然后最后帮他们打分 布置作业 一节课结束~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