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应该是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应该是

发布时间: 2021-02-08 02:27:11

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人是生而平等的 ,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训者”的角色,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Ⅱ 基础教育课程倡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1、导师。老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老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现代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味讲授前人的知识经验。
2、朋友。老师要明白亦师亦友的关系是以后的大势所趋。老师要以平等的立场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班级的每一分子,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自觉的以老师为中心,向老师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有难关一起度过,使师生关系变的和谐、融洽。
3、助手。老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做学生的楷模,老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老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Ⅲ 教师资格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您好,关于《综合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考试综合指导: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

(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

(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与不同的影响: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是由于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

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权威下才肯努力学习。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

(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民主平等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想火花。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育取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
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Ⅳ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是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的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程之外的内容,它与什么师生关系无关,更与什么新型师生关系无关,至于影响/改变师生关系的不是什么新课程,而是新的社会/政治运动,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运动的结果与表现.

Ⅳ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践行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从而一直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进学生参与交往;只有学生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Ⅵ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它表现在 民主平等(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版教师理解学权生,一视同仁的与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尊师爱生(学生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尊严,对教师有礼貌,愿意协助配合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热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关心爱护。),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过教师),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是协调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关系亲密,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Ⅶ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黄丹宁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具体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新课改的这一理念,结合笔者十年来教育教学的工作经历,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功课成绩的好坏,与他们是否喜欢这门功课的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教师如果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就能很容易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也就能够顺利完成,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帮助学生
教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妹来加以关爱,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各方面的情况。要给生活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怀,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及时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教师的爱流入学生的心田时,他们就会把师爱化作对知识和集体活动的热爱。我经常找学生谈心或以写周记的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的周记本上留下了我一句句真诚感人的话语;笔者曾多次成功地化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学生很感激笔者,愿意听从笔者的教导;学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难时,笔者总是不厌其烦地去关照他们。其实,笔者所做的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但给学生和家长留下的却是美好的印象。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如果我们都能够尊重学生的热情,同时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于不尊重学生的感情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那是很难补救的,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笔者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开学初,班里有一位胆小怕事的女同学忐忑不安地来到办公室说:“老师,我的思想品德课本没带,同步学习还没交。”因为她是初犯,又看得出她心里很懊悔,所以,我也平静地对她说:“这次原谅你,不能有第二次了,课本向各班同学借,作业下午亲自交到老师手中来,行吗?”她的神情有了极大的变化,喜出望外地说:“行!老师!”同时脸上露出了微笑,走出了办公室借书去了。笔者第二天从她的日记里看到:“我没带书和作业,以为会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没想到,老师态度和蔼,老师真好!以后我一定要做得更好,使亲爱的老师满意,让她天天开心。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肺腑之言,多难得呀!老师这样做不是一举两得吗?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
那些优等生固然值得关注,但那些所谓的“差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身上同样有着闪亮点,他们更值得关注。教师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动之以情,因势利导,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耀,重新树立信心,振作精神。一个教师的成功不仅是培养了几个尖子生,更应该是以赏识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尊重和赏识学生,正是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的实践。在我写给学生的期末评语中,句句饱含对学生殷切的希望,没有批评,只有鼓励。没有随意捏造之语,全是肺腑之言。学生通过评语都读懂了教师的心,增添了积极向上的信心。
四、教师要完善个性,提升教育艺术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完善人格魅力,使自己拥有热情亲切、真诚乐观、幽默健谈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具备这些个性特征,教师就能运用灵活机智的教育艺术,去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记得那时刚走上讲坛不久,有一次刚走进教室,学生就“哗”的一声,继而鼓起掌来,原因是笔者吹了个新发型。然后,笔者顺势开了个玩笑:“明星闪亮登场,谢谢你们的掌声,你们的热情让我很开心。”那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开心。确实,我们面对的是稚气未脱、心智尚未健全的初中生,他们总会搞出一些恶作剧,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训斥指责,或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只能招致他们的讨厌。而他们会因讨厌教师而讨厌学习。如果我们能冷静处之,或一笑了之,或幽默对待,就能够从消极的事物中发掘出积极的因素,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指导。
五、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巧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适时点拨,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教师能够于枯燥处激发趣味,于显浅处挖掘深邃,时时点然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师谁不崇拜,这样的课堂谁不留恋?教师就应该这样以自己的博学多识、精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展现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也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如果说教育教学是一门学问,那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是这门学问中的精髓篇章。记得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颖老师说过:“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师生关系体现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将继续用关爱哺育学生成长,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用赏识唤回学生信心。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民族中学

Ⅷ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民主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Ⅸ 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正确地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
第一,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老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这个过程,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目的最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后不论学生学习什么,只要他具备这种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教学就达到了基本目的。
第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第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从本质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正直的有高尚品德修为的人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反之,如何这个老师行为不正,思想偏执势必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思想品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Ⅹ 新课程倡导怎样的教师观

包括两复个方面:

1· 新课程不仅要制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