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八年级下政治新课程卷子答案

八年级下政治新课程卷子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2-08 03:16:19

1. 想问问你们谁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的卷子答案

理解性背诵: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狼》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语句是:屠暴起,以刀辟狼首,又数刀毙之。 13.《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4.《狼》中,写屠户与狼斗争有了转机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15.《两小儿辩日》中,写到“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这体现了他求学态度,与他在《论语十则》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两句是相一致的。 27.《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2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9.《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30.《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1.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文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32.《桃花源记》中, 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4.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35.《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6.《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37.《桃花源记》中,写“村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的语句是:与外人间隔。 38.《口技》中,最能表现口技者表演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善。 40.《口技》中,强调舞台、道具简单的语句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41.《口技》中,赞扬口技人摹仿声响无所不有的语句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2.出自《孙权劝学》中的三个成语是:(1)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2)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3)士别三日(形容人分别的时间很短) 43.《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已经认识到读书重要性的语句是: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 44.《伤仲永》中,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是: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45.《伤仲永》中,说明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持的正确态度的语句是:受于人(或:受之人)。 46.《伤仲永》中,写出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的语句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7.《伤仲永》中,点明仲永才能衰退原因的语句是:不使学。 48.《愚公移山》中,说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9.《愚公移山》中,侧面表现愚公移山艰难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50.《愚公移山》中,写出愚公达到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1.《愚公移山》中,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2.《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移山会成功的理由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3.《愚公移山》中,写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的句子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4.《愚公移山》中愚公反驳智叟观点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5.《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或: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6.《爱莲说》中,借莲形象写君子心胸豁达,通晓事理,行为方正,德名远播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7.《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8.《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9.《爱莲说》中,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多的两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0.《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1.《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2.《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3.《陋室铭》中,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4.《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或: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5.《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1.《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沿溯阻绝。 72.《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特点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3.《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林寒涧肃。 74.《三峡》中,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5.《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中国之疾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6.《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夜游看到的景色的语句是(或: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动人的夜景图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7.《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积水空明。 78.《童趣》中,描写作者儿时游乐感受的语句是: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79.《童趣》中,描写作者神态的语句是:呀然惊恐。 89.《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0.《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1.《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斗折蛇行。 92.《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犬牙差互。 102.《公输》中,与“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相照应的一句是: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103.《公输》中,墨子为了激怒公输,为下文劝说作铺垫的一句话是: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114.《山市》中,给奂山蒙上一层面纱,唤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的语句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115.《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及抱负的语句(或:起画龙点睛的语句)是:嗟乎,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116.《陈涉世家》中,体现陈胜、吴广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语句(或:道出千古志士之胸臆的语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7.《陈涉世家》中,点明陈涉起义原因的语句是:失期,法当斩;天下苦秦久矣。 118.《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有福同享的朴素阶级意识的语句是:苟富贵,无相忘。 119.《陈涉世家》中,写陈胜、吴广在起义准备过程中,为起义作舆论准备而“威众”的两件事是:鱼腹置书和篝火狐鸣。(限填四字) 120.《陈涉世家》中,写吴广令将尉“怒众”的语句是: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121.《陈涉世家》中,写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的语句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122.《陈涉世家》中,与“宜多应者”相照应的语句是: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23.《陈涉世家》中,陈涉、吴广起义时提出的口号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 126.《马说》中,点明千里马终生命运的语句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之四时”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54.《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5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56.《醉翁亭记》中,描写滁人出游的语句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57.《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宴的语句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8.《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欢乐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59.《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8.《孟子二章》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9.《孟子二章》中,点明“战必胜”的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得道多助(得道)。 170.《孟子二章》中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1.《孟子二章》中,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多磨难的著名人物依次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172.《孟子二章》中,为论证“困境能造就人材”这一道理,相关的语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7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的语句是(或:从空间写洞庭湖景色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75.《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警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7.《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语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8.《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登楼之“喜”的语句(或:与“喜”相照应的语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79.《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80.《岳阳楼记》中,写出作“岳阳楼记”缘由的语句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181.《岳阳楼记》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语句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82.《岳阳楼记》中,与“悲”相照应的语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8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84.《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中最能体现“悲、喜”二字的语句分别是:虎啸猿啼,渔歌互答。 186..《曹刿论战》中,点明曹刿入见鲁庄公原因的语句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87.《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对话,强调作战取得胜利,必须取信于民的政治观点。 .188.《曹刿论战》中,说明有利于反攻时机的语句是:彼竭我盈。 189《曹刿论战》中,说明有利于追击时机的语句是:辙乱旗靡。 190《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 191《鱼我所欲也》中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 192《鱼我所欲也》中的“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概括成一个成语是:嗟来之食。 193《鱼我所欲也》点明“舍生”的原因的语句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 八年级下册政治大联考单元测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一、1.A(“媲”音为“pi”)2.A3.道听途说相形见绌4.(1)瑟瑟谷中风马(2)海内存知己5.E6.A7.说明,描写、议论、抒情8.(1)第一问:为了扇灭火焰山的火,便于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答“为了过火焰山”也可)第二问:铁扇公主。或:罗刹女,铁扇仙,红孩儿的母亲,牛魔王的妻子(意思对即可)(2)示例:一调:孙悟空受骗借来了一把假扇,越扇火越旺。二调:孙悟空骗来芭蕉扇,却又被牛魔王骗回去。三调:孙悟空在神、佛的帮助下拿到了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的人。(意思对即可)二、阅读·感悟(40分)(一)9.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内心既痛苦、沉重而又忧患的情怀。10.(略)11.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12.罗布泊消失这件事13.(略)(二14.D15.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16.指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17.(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三)18.氯酸钠溶液、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效果较好;火焰直接消毒的效果较好;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效果较好19.举例子、列数字20.养殖场的选建要回避人群集中的区域并实行独立饲养;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有出入的专道并进行从头到脚的消毒;养殖场谢绝所有外来人员参观并杜绝与鸟类接触。21.B【解说】该项中“并非次数越多越好”在文章中找不到根据,也并不符合实际。三、作文(50分)略

3. 面对面八年级下册政治试卷在哪找答案啊

友谊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考

友谊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20分)
1.俗话说:“患难时刻见真情”,这里指( )
A.只有患难时才有真情
B.患难之际最能检验友情
C.平时的友情靠不住
D.平时人与人之间没有友情
2.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八十一难,但每次他们都一一战胜了困难。他们靠的是
A.开朗乐观的心境 B.非凡的智慧
C.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D.保持积极的情绪
3.张海迪是我们时代青年的一位杰出代表,她爱无线电修理,爱唱歌,爱弹吉他、琵琶,爱拉手风琴。她的英语很好,又自学日、俄、法语和世界语。她自学医学,用针炙为人治疗在数万人次。她用嘹亮的歌声驱散弥漫在她心头的阴云迷雾,用一根根银针医治别人生理上的创伤。她创作的小说和翻译的书籍出版了,热情的读者给了她热情问候和深切感情。这些事实说明( )
A.广泛的兴趣只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用处
B.广泛的兴趣不利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C.培养兴趣与陶冶情操没有联系
D.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是陶冶高雅情趣的起点
4.健康人格的突出表现为
A.良好的心理品质 B.优良的个人品格
C.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的个人品格 D.健康的体魄和优良的个性
5.某中学生刚进校时,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三好生”。但后来他渐渐地产生了一些心理偏差,如学习缺少毅力,一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在少数同学的影响下,他又迷上了网吧,经常逃学上网。当学校老师发现这些情况后,细心地对其进行了教育,他很快认识到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于是进行了艰苦的磨炼,有意将自己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他不解出来绝不罢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在各方面都进步很快。这位同学的行为属于
A.情绪品质的锻炼 B.意志品质的锻炼
C.性格品质的锻炼 D.情感的培养
6.下面是几名中学生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爹妈给的,是天生的
B.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只掌读书读报得来
C.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是在活动中获得的
D.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是通过后天学习和锻炼,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7.李白小的时候念书不用功,曾经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太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很受感动,回来就发愤读书,终于成为唐朝的伟大诗人。这个“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表现了坚强意志中的
A.坚持不懈 B.处理果断 C.不怕困难 D.善于自制
8. 贪玩、抄袭作业,懒惰都是对学业有害的,这些行为 () A.能够自觉抵制,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B.不能约束自己而做了,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C.是不符合目的的行动 D.对磨炼坚强意志没有什么影响
9.“人逢喜事精神爽”说明的正确道理是
A.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B.消极情绪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
C.积极的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作用 D.消极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减力作用
10.下面是几名中学生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爹妈给的,是天生的
B.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只掌读书读报得来
C.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是在活动中获得的
D.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是通过后天学习和锻炼,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二.多项选择题.(15分)
1面对生命的看法正确的有
A.人活着,不应该止于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更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B.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C.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D.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E.人是所有生命中最高级的.所以我可是这个地球的主宰都.

4.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基础训练 答案(人教版)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教材第4页插图“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国徽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是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五颗五角星,大的一颗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人民大众。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星的中心,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象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掌握了国家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
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国家的性质(教材P4略)
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教材P4略)
4、第5页插图“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上述情景表明: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5、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6、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7、教材第6页插图“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教材P6 略)
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公民。不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8、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9、教材第6页“小寒的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10、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P7(略)
提示:核心——宪法;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11、教材第7页“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
*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他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学生自己补充)
12、教材第7页“6名女中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傅某把6 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 6 名学生该如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利?
6名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这种侵权行为,保障自己的权利。
6名学生的人身权受到了柜台负责人非法搜身的侵害,她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13、教材第8页“田甜享有哪些权利?”
O上述材料中涉及主人公的哪些权利?
*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 姓名名 权;
*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 被抚养 权;
*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 环境 权;
*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她享有 受教育 权;
*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 著作 权;
*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 荣誉 权;
*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 建议 权;
*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 社会经济 权;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 选举 权。
田甜享有的这些权利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极为广泛。
O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
这些权利使她的生存权、人身权、环境权、教育权、知识产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等都得到充分保障。
O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提示:可参考教材第9页公民的基本权利作答。如(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权利;(4) 取得赔偿权等。
*公民基本权利包涵哪些内容?P9。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14、教材第9页“冯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
O 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
有养狗的权利,但要文明养狗。
O 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
侵犯了邻居和其它居民的休息权、安全权、环境权等
O 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文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
15、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11,4点。)
16、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不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蒋某那样做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17、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教材P10
18、教材第11页“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19、球迷上街游行受法律保护吗?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要进行庆贺,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但是,球迷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0、教材第12页“老吴和小辛的父母实施的行为法律允许吗?”
老吴实施上述行为法律上不允许。因为张贴大字报是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
用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依据“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的有关规定去回答。
小辛的父母没有经营权。因为他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提示: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法宝程序 :(1)提出申请 (2)办理手续 (3)取得经营权。

5.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课后题答案

1、教材第4页插图“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国徽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是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五颗五角星,大的一颗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人民大众。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星的中心,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象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掌握了国家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
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国家的性质(教材P4略)
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教材P4略)
4、第5页插图“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上述情景表明: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5、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6、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7、教材第6页插图“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教材P6 略)
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公民。不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8、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9、教材第6页“小寒的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10、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P7(略)提示:核心——宪法;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11、教材第7页“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他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学生自己补充)
12、教材第7页“6名女中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傅某把6 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 6 名学生该如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利?6名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这种侵权行为,保障自己的权利。
6名学生的人身权受到了柜台负责人非法搜身的侵害,她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13、教材第8页“田甜享有哪些权利?”
*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姓名名权;
*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 被抚养权;
*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 环境权;
*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她享有 受教育权;
*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著作权;
*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荣誉权;
*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建议权;
*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社会经济权;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选举权。
田甜享有的这些权利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极为广泛。
O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
这些权利使她的生存权、人身权、环境权、教育权、知识产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等都得到充分保障。
O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提示:可参考教材第9页公民的基本权利作答。如(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权利;(4) 取得赔偿权等。
*公民基本权利包涵哪些内容?P9。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14、教材第9页“冯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
O 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有养狗的权利,但要文明养狗。
O 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侵犯了邻居和其它居民的休息权、安全权、环境权等
O 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文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
15、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11,4点。)
16、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不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蒋某那样做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17、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教材P10
18、教材第11页“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19、球迷上街游行受法律保护吗?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要进行庆贺,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但是,球迷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0、教材第12页“老吴和小辛的父母实施的行为法律允许吗?”
老吴实施上述行为法律上不允许。因为张贴大字报是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
用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依据“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的有关规定去回答。
小辛的父母没有经营权。因为他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提示: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法宝程序 :(1)提出申请 (2)办理手续 (3)取得经营权。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教材第14页“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
A 家庭亲情(道德义务) 具有孝敬父母传统的美德,有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怀。
B 对人承诺(道德义务) 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
C 值日劳动(道德义务) 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 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个人失去责任心。
D 爱护花草(法定义务) 能给后来的其它人参观、欣赏,带来美的享受。 破坏环境的美观、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别人的损失之上。
2、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3、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提示:首先,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
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4、教材第15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答题可参考“”教材P15的“相关链接”)
5、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
6、教材第16页“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提示: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宪法里规定的基本义务外,在其它基本法里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如《环境保护法》里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婚姻法》里的“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义务教育法》里还规定了“未成年人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7、教材第16页“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具体可参考上述的第3题的有关内容)。
8、教材第16页“小龚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他身上的关爱老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爱老人、赡养老人不仅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道德义务。小龚照料的是一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属关系的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他对老人没有法定的赡养、照料的义务,但他像侍候自己的亲人一样奉养老人,这种行为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鲜活体现。所以,他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
9、义务: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法定义务(见上述第2 题),又包括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0、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12、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P17“相关链接”。)
13、教材第17页“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道德义务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单先生拾到巨额现金后设法归还失主,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道德;同时也教育我们要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扬。我们应学习单先生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参见教材P17最后一段。)
15、教材第18页“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人民”的公德。
16、为什么法律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⑴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⑵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思考: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行为?(可参考教材P19或按老师上课时的提示回答)
18、教材第19页“地理环保小组同学的行为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其一,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其二,如果不作为,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纳税,某公民不交纳应交的税款,甚至抗税,则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益处:避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利国利民。
19、请列举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参考教材P20)
20、教材第21页“我们从贾某、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问:不是贾某、姜某的初衷。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好奇。
第二问:他们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所以会触犯法律。警示:⑴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危害;⑵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不做;⑶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即触犯法律,对所造成的后果,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1、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P21)
22、综合题: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参考上述16—21题)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主题探究——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人格权赋予我们维护自己生存与尊严的自由和力量,是每个人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的保护神,是我们终身的灵与肉的守护者。在它的守护下,我们每个人应时刻关注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权,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教材第24页“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插图分析: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霸王合同”的图片中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以及“煤矿爆炸”图片中受伤的工人,都反映了对工人健康权的侵害。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其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保护工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工人因工受伤应当得到用人单位的救治和保护,所以“工伤概不负责”,正是侵害了工人的健康维护权。而煤矿爆炸,工人手臂受伤,则工人的正常的手臂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所以侵害了工人的健康权。恶作剧中,侵害了身体权,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的人格权。对身体权的侵害并不当然侵害健康权,比如对身体组织的不痒痛破坏行为——非法剪人头发、指甲,非法撞击他人身体但未造成伤害等,这些行为未造成个人生理机能、功能的破坏,不构成侵害健康权,但却是侵害了身体权。需要说明的是,恶作剧极易引发对他人健康权的侵害。
3、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1)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相分离。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3)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所以……
4、教材第26页“上述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1)班主任将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来继续做作业,不完成就不许回家;
(2)个别企业对工人下班进行搜身;(3)自选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
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人格权的组成部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津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所以上述情形中,学生放学后有离开学校的自由,老师的做法是一种非法限制学生身体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个别企业,自选商场保安的做法是典型的非法搜身和非法拘禁行为,非法剥夺和限制了他人人身自由,已构成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也可按教材内容来回答: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格权还包括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第一种情形,教师侵权情节尚轻,学生可要求赔礼道歉;
第二、三种情形,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自选商场赔儿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5、教材第26页“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答题提示: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方面考虑。具体见P27“相关链接”的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6.教材第第28页“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利?”
插图中的人们在行使生命健康权。
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健康维护权是健康权的基本内容,其含义中包含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即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干完好状态;有生理、心理疾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原来的健康状况。
人们锻炼身体的图片是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行使健康权的表现,而右侧图片中受伤的同学准备去医院医治,也是行使健康权来恢复原来的健康的表现。
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以上权利要由学生自己扩展。
7、为什么说“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8、教材第29页的“哪些属于合法行为,哪些属于放弃权利的行为?”
1、小王和家人的行为是合法行为,因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小王和家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一定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规定的合法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必要限度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而具体到书中案例,张某持铁棍入室抢劫,小王和家人打伤其手臂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
2.小红患感冒久拖不治得了心肌炎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有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免受他人侵害的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因此小红患病不治是对保持自己健康权利的放弃。
3 .小林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的行为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有珍爱生命,使自己处于安
文字限制,自己下载参考

6. 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选择题及答案

有吗?

7. 政治试卷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求答案

8. 八年级下册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教材第4页插图“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国徽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是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五颗五角星,大的一颗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象征人民大众。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星的中心,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象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掌握了国家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
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国家的性质(教材P4略)
3、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教材P4略)
4、第5页插图“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
上述情景表明: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5、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6、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7、教材第6页插图“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教材P6 略)
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公民。不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8、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9、教材第6页“小寒的享有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
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10、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P7(略)提示:核心——宪法;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11、教材第7页“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
*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他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学生自己补充)
12、教材第7页“6名女中学生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傅某把6 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 6 名学生该如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利?6名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这种侵权行为,保障自己的权利。
6名学生的人身权受到了柜台负责人非法搜身的侵害,她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13、教材第8页“田甜享有哪些权利?”
*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姓名名权;
*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 被抚养权;
*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 环境权;
*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她享有 受教育权;
*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著作权;
*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荣誉权;
*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建议权;
*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社会经济权;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选举权。
田甜享有的这些权利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极为广泛。
O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
这些权利使她的生存权、人身权、环境权、教育权、知识产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等都得到充分保障。
O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提示:可参考教材第9页公民的基本权利作答。如(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权利;(4) 取得赔偿权等。
*公民基本权利包涵哪些内容?P9。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14、教材第9页“冯某的不文明养狗行为”
O 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有养狗的权利,但要文明养狗。
O 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侵犯了邻居和其它居民的休息权、安全权、环境权等
O 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文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
15、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11,4点。)
16、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不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蒋某那样做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17、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教材P10
18、教材第11页“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19、球迷上街游行受法律保护吗?
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要进行庆贺,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但是,球迷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0、教材第12页“老吴和小辛的父母实施的行为法律允许吗?”
老吴实施上述行为法律上不允许。因为张贴大字报是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
用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依据“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的有关规定去回答。
小辛的父母没有经营权。因为他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提示: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法宝程序 :(1)提出申请 (2)办理手续 (3)取得经营权。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教材第14页“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
A 家庭亲情(道德义务) 具有孝敬父母传统的美德,有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怀。
B 对人承诺(道德义务) 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
C 值日劳动(道德义务) 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 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个人失去责任心。
D 爱护花草(法定义务) 能给后来的其它人参观、欣赏,带来美的享受。 破坏环境的美观、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别人的损失之上。
2、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3、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提示:首先,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
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4、教材第15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答题可参考“”教材P15的“相关链接”)
5、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
6、教材第16页“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提示: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宪法里规定的基本义务外,在其它基本法里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如《环境保护法》里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婚姻法》里的“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义务教育法》里还规定了“未成年人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7、教材第16页“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具体可参考上述的第3题的有关内容)。
8、教材第16页“小龚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他身上的关爱老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爱老人、赡养老人不仅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道德义务。小龚照料的是一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属关系的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他对老人没有法定的赡养、照料的义务,但他像侍候自己的亲人一样奉养老人,这种行为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鲜活体现。所以,他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
9、义务: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法定义务(见上述第2 题),又包括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0、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12、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P17“相关链接”。)
13、教材第17页“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道德义务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单先生拾到巨额现金后设法归还失主,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道德;同时也教育我们要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扬。我们应学习单先生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参见教材P17最后一段。)
15、教材第18页“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人民”的公德。
16、为什么法律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⑴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⑵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思考: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提倡和鼓励做的行为?(可参考教材P19或按老师上课时的提示回答)
18、教材第19页“地理环保小组同学的行为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其一,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其二,如果不作为,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纳税,某公民不交纳应交的税款,甚至抗税,则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益处:避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利国利民。
19、请列举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参考教材P20)
20、教材第21页“我们从贾某、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问:不是贾某、姜某的初衷。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好奇。
第二问:他们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所以会触犯法律。警示:⑴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危害;⑵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不做;⑶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即触犯法律,对所造成的后果,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1、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P21)
22、综合题: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参考上述16—21题)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主题探究——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人格权赋予我们维护自己生存与尊严的自由和力量,是每个人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的保护神,是我们终身的灵与肉的守护者。在它的守护下,我们每个人应时刻关注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权,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教材第24页“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插图分析:以上行为侵犯了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霸王合同”的图片中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以及“煤矿爆炸”图片中受伤的工人,都反映了对工人健康权的侵害。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其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保护工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工人因工受伤应当得到用人单位的救治和保护,所以“工伤概不负责”,正是侵害了工人的健康维护权。而煤矿爆炸,工人手臂受伤,则工人的正常的手臂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所以侵害了工人的健康权。恶作剧中,侵害了身体权,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的人格权。对身体权的侵害并不当然侵害健康权,比如对身体组织的不痒痛破坏行为——非法剪人头发、指甲,非法撞击他人身体但未造成伤害等,这些行为未造成个人生理机能、功能的破坏,不构成侵害健康权,但却是侵害了身体权。需要说明的是,恶作剧极易引发对他人健康权的侵害。
3、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1)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相分离。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3)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所以……
4、教材第26页“上述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1)班主任将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来继续做作业,不完成就不许回家;
(2)个别企业对工人下班进行搜身;(3)自选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
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人格权的组成部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津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所以上述情形中,学生放学后有离开学校的自由,老师的做法是一种非法限制学生身体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个别企业,自选商场保安的做法是典型的非法搜身和非法拘禁行为,非法剥夺和限制了他人人身自由,已构成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也可按教材内容来回答: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格权还包括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第一种情形,教师侵权情节尚轻,学生可要求赔礼道歉;
第二、三种情形,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自选商场赔儿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5、教材第26页“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答题提示: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方面考虑。具体见P27“相关链接”的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6.教材第第28页“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利?”
插图中的人们在行使生命健康权。
公民生命健康权包含三类。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健康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健康维护权。健康维护权是健康权的基本内容,其含义中包含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即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干完好状态;有生理、心理疾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原来的健康状况。
人们锻炼身体的图片是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行使健康权的表现,而右侧图片中受伤的同学准备去医院医治,也是行使健康权来恢复原来的健康的表现。
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以上权利要由学生自己扩展。
7、为什么说“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8、教材第29页的“哪些属于合法行为,哪些属于放弃权利的行为?”
1、小王和家人的行为是合法行为,因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小王和家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一定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规定的合法行为,对不法侵害者造成的必要限度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而具体到书中案例,张某持铁棍入室抢劫,小王和家人打伤其手臂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
2.小红患感冒久拖不治得了心肌炎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有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免受他人侵害的保持自己健康的权利,因此小红患病不治是对保持自己健康权利的放弃。
3 .小林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的行为是放弃权利的行为。我们有珍爱生命,使自己处于安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