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㈠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胡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1.1 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
《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1.2 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增加信息交流量,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其资源得到共享。
叶圣陶学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既然是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各想各的,各干各的,更不能有与己无关的想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例如二年级音乐欣赏《龟兔赛跑》。教师讲课时会安排音乐故事表演,这时就要合理安排分工合作。课本中给出了几个角色:小兔,乌龟,小熊,小猴子,小猫。除了这几个角色,教师还可以添加几个角色,使得人人有活干,人人有事做。小组分工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优生学困生综合在一起,给每个人都留有机会。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支持,配合,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1.3 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大程度上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级音乐课《小雨沙沙》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歌词之后,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下雨,能说说大雨和小雨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么变化?大家可以分组讨论,选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时,可以教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看谁学的好,看谁合作的好。歌曲学到一定时候,教师拿出各种乐器,让学生自由为歌曲配乐,进行实践探究,最后,歌曲圆满结束后,可以提问学生你都有哪些体会,可以说一说吗,孩子们会说出许多你想不到的话来,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㈡ 音乐类教学实践活动
大型音乐剧。《音乐之声》
音乐剧对学生的多方面的技能都有提高,并且可以专让很多人来属参加,我们以前改编过这部音乐之声,中间穿插了现代音乐、现代舞蹈,古典钢琴,古典音乐、芭蕾舞,华尔兹效果很不错。可以发动戏里学生不同的协会,加入不同的新鲜专业内容。
并且这个音乐剧的题材又是讲述一位音乐女教师的成功教学,也很有意义。
㈢ 如何做好音乐课堂实践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实践活动 措施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法更灵活,创新空间更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音乐更轻松。因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给长期不受重视的音乐课无疑带来了利好的消息;而且新课程下强调要关注学生,使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性更强,也更有针对性,当然也更有利于我们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
那么,针对于我们小学音乐学科的特定,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用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未形成,所以要想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好是从他们感兴趣的形式做起,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小学生喜欢游戏,所以从“游戏”入手,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让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在不经意的游戏中,植入学生的心田,从中掌握音乐知识。
二、把音乐知识融于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标准促使我们以新观念为主帅、新能力为先锋、新方法为利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武器”并非毫无价值,关键是要注入新的内涵,要对教材、案例、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行性的课堂教学思路。
低年级教学重点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新教材里被巧妙地设计融入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如在教授《红星歌》时,通过走路的游戏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在慢、中、快的不同速度中使学生感受速度是影响乐曲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音的长短时,我们可以从小动物的叫声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准备很多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戴在头上,自己根据头饰上的动物叫声的长短,来组成小组。你看吧:青蛙、小狗、鸭子成一组(四分音符);小猫、老牛、小羊成一组(二分音符);小鸟、老鼠和小猪又成一组(八分音符)。老师说:小动物音乐会开始了,大家同时唱了起来。教师引导:这个音乐会有些混乱,你们能根据小动物叫声的长短,分别演唱吗?这样就组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接着再用打击乐器将音的不同长短组成三个声部的伴奏。教师会让学生自己根据打击乐器声音长短的不同,自己再一次组成小组(第一次是根据小动物叫声的长短,自己组成小组),声音长的有碰钟、三角铁;稍短些的铃鼓、沙球、响板、双响筒等为一组。看着黑板的节奏合奏谱敲击,再为一段好听的音乐配上伴奏,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音的长短与打击乐器合奏谱和敲击方法。
三、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欲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并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写画.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去感受音乐,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学生的世界,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聆听者。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音乐的实践,关注音乐技能以外的实践。
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道出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音乐最能感动人,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灵魂。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是润物细无声。
如在《两只老虎》一课,我们创编的歌词不只是两只小猫、两只小狗还有三只老虎、四只老虎甚至是十只老虎,在创编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老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有的没牙,有的没脚,有的没眼,有的没脑,学生表演着各式各样的老虎。看到大家的表演,我想如果真有十只这样的老虎出现在我面前会是什么样啊?我问学生,这些老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缺少东西,他们都有残疾)老虎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你愿意看到我们的动物园里看到的都是残疾老虎吗?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学生想到了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要有爱心,要多种树,要节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没有课外活动的音乐教学,是不完全的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大纲中指出:“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这是一个整体。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只凭每周两节音乐课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唤醒学生的音乐潜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力求做到使音乐课外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才能补充音乐教学的不足。比如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舞蹈组、器乐组、合唱组等。或者开展歌咏比赛,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歌唱能够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活跃校园文化,挖掘学生的潜能都是学校教学当中的重点。组织歌咏比赛,能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也给他们一个相互学习和比较的机会,我利用庆祝节日活动开展全校性的歌咏比赛,每学期一次,如庆“五一”“迎国庆”等小型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革命歌曲大合唱、个人演唱比赛。在歌唱、比赛的全过程中,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强了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自己的能力。同时开展优秀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也是一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曲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起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让每个小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音乐的作用下健康成长,是音乐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㈣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回中逐步形成答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关键词]:音乐实践能力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造中图分类号:K262.25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506 -01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胡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剩余2381字)
㈤ 小学音乐学科的教研活动指导思想
一、组情分析:
本组共有组员5 人,现有当届区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人,骨干教师1 人。根据组员现有发展状况,为打造名师、带头人、骨干为目标,促进组员个性化发展,继续以集中参加教研活动、分层次要求研讨、开课、讲座的形式,努力促进三个梯队组员在自身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教研工作计划内容为指导,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新标准,努力创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音乐课堂。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育改革的全过程中去,加强音乐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音乐教师现代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我校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更上一层楼!制定如下音乐教研活动计划。针对本领域特点,就“小学音乐常态课教学”主题,进行研究、探索教学模式,建立具有特点的小学音乐教学。
三、目标与措施:
目标:1.挖掘教材,整合经验;
2.学习经典,转化精髓;
3.理论实践,相得益彰。
措施: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理念研究新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探索新教法,研究新学法,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教师实际,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层次的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教材分析、集体备课、上公开课等丰富的教研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本组音乐教研活动的质量。
3.以抓教学常规研究为突破口,提高本组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4.立足本组教研,根据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5.加强横向交流,提高艺术教学的实效性。
6.本学期共活动20次,第二周起每周三下午3:50。
7..活动形式:现场观摩(小学常规课)——研讨——理论讲座。
8.课例开发形式:说课比赛——核心组研讨——修改教案——呈现。
9.第一梯队组员首先承担案例呈现工作;第二梯队组员尝试组织教研活动;第三梯队组员以学习观摩为主。
10.组员共同收集相关理论信息,并进行讲座。
11.按照“百家湖小学音乐教研组教研/教学工作表格”撰写教研、教学活动设计,本学期活动结束时,每位主持人、执教者上报一份活动材料文本,并撰写活动报道(附照片),交至百家湖小学音乐教研组公共邮箱。
12.组员要认真参与观摩、研讨,每次观摩认真填写“百家湖小学音乐教研组听课/评课工作表格”,并在七日内上传至百家湖小学音乐教研组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与大家分享。
13.撰写论文必须围绕本组本学期研究主题,注意收集过程资料。
四、活动安排:
1.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3:50
2.教研活动地点:南京市百家湖小学一(6)班
3.每单周教研活动前将安排一名教研组成员开设公开课,教研活动时将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观摩,认真组织研讨、交流以此来提高开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每双周教研活动将进行对下一次公开课的集体备课。
4.备课研讨:做好“备精一堂课,磨整一堂课”注重研讨、交流和反思的行为跟进。
5.按计划组织本组教师听课学习,更好促进我校小学音乐教师内力的提高。
㈥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内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容合实践活动。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㈦ 小学音乐综合实践课主题和方案
在教完新的知识之后,让同学在课本上做一些练习,并抽几个同学演唱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