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认识课程表
㈠ 幼儿园大班课程表
早上早读时观察他们的精神状况;上午
第一节课用游戏方式回顾昨天的类容;
第二节同样用游戏方式给幼儿讲今天的新课程。
下午第一节课让幼儿看看电视或者老师带着做游戏
唱歌等,第二节课
让有儿写写作业练习。
日期
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 午
学习性区域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活动一 语言 科学 艺术 健康 社会
活动二 阅读经典诵读 阅读经典诵读 阅读经典诵读 阅读经典诵读 阅读经典诵读
户 外活 动 拍球比赛 科学探索室 扭扭车 跑步比赛 蒙特梭利室
下 午
活动三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艺术
兴趣活动 舞蹈美术电子琴 舞蹈美术电子琴 舞蹈美术电子琴 舞蹈美术电子琴 舞蹈美术电子琴
户外
游戏
活动 科学探索室 +
讲故事 体育游戏活动 +
英语儿歌欣赏 打篮球 +
英语拼图游戏 拍球比赛 +
中文歌曲欣赏 律动游戏 +
折纸游戏
㈡ 幼儿园课程表怎么安排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幼儿园制作课程表需要根据你们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进行,通常上午教学活动3节活动,下午两节(包括特长活动和特色活动),大班活动是25-3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小班是15-20分钟;还有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具体要自己斟酌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㈢ 幼儿园课程表
幼儿园制作课程表需要根据你们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进行,通常上午教学活动3节活动,下午两节(包括特长活动和特色活动),大班活动是25-3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小班是15-20分钟;还有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幼儿园的课程表是把所有班级的课程打出来的,至于表样我这里没有呀,其实很简单的。比如:左侧上分班级
、星期在上面位置(如星期一,你把所有班级上课活动内容打上去),左侧下方是时间,分上下午,这样制表格就可以了。
㈣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课程表怎么安排
你应该不是幼儿教师吧?首先,幼儿园没有课程表,只有周教学计划,即逐日活动安排表,每周安排的活动内容都不同。第二,每所幼儿园、每个班、每个学期、使用的教材等等情况都不一样,实际上没有一个班的周计划是完全一样的。第三,不知你所用的是什么教材。所以,这里不可能有人能帮你列所谓的幼儿园课程表,你还是自己按教 材内容自己做吧。还有,网上有很多幼儿园周计划的例子,你可搜索一下作参考。
㈤ 幼儿园中班制定课程表
朋友,课程定制是自己说了算的,你制定课程表的时候动静结合,文理结合就可以了。蒙氏数学,字宝宝,happy kids english 这三科我认为是主要学科,可以放到上午第一节课,快乐诗画,幼儿用书可以放到下午;其次,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现状适当的加一些故事欣赏,古诗,儿歌,成语 珠算 之类的教学。 ...虽然我没有给你表格,但是我希望你自己能制定一个适合你们本班孩子特点的课程表。加油!
㈥ 幼儿园课程表怎么安排谁知道帮我详细列 一下,需要小中大班的,高分重谢
我是小班老师 提供你小班的吧!一天流程是这样的7:00--8:00 孩子入园时间8:00--8:30 早餐8:30--8:50 室内活动(区域活动)9:00--10:00 室外游戏10:00--10:30 如厕 洗手 喝水 吃水果10:30--10:50 上主题课程10:50--11:00 如厕 洗...手 餐前准备11:00---11:30 中饭11:30--11:50 散步 睡前故事12:00---2:30 午睡2:30--3:00 如厕 喝水 吃水果3:00---3:20 室内活动3:20---3:40 精细活动3:40--4:00 如厕 洗手 餐前准备4:00--4:30 晚餐4:30---5:00 听音乐散步 喝水5点 后 家长就来接孩子了! 因为是下班 所以生活方面会多些!希望可能帮的到你!
㈦ 幼儿园课程表模板
幼儿园制作课程表需要根据你们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进行,通常上午教学活动3节活动,下午两节(包括特长活动和特色活动),大班活动是25-3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小班是15-20分钟;还有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幼儿园的课程表是把所有班级的课程打出来的,至于表样我这里没有呀,其实很简单的。...比如:左侧上分班级 、星期在上面位置(如星期一,你把所有班级上课活动内容打上去),左侧下方是时间,分上下午,这样制表格就可以了。
㈧ 幼儿园大班绘本课程《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评析(静安区教育学院吴月萍)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两个活动中.陈老师认真分析了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陈老师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看课程表,并尝试整理书包”是入学之所急。陈老师顺应情景需要.导入了对“时间”的感知.运用问题引导.展开了对“课程表”的认识,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陈老师在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安排课间十分钟”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