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剪纸课程整合总结
『壹』 小学美术课(剪纸贴画)课型 属于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
明显是造型表现..虽然图形是要设计.但是本质上是造型.
因为设计的含义简单概括就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剪纸贴画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艺术上的表现而已..
所以本质上是造型表现.
你第二个问题包含内容有点广泛了.我发网络的解释你看看吧..
http://ke..com/view/14417.htm
http://ke..com/view/3988011.htm
『贰』 一节剪纸美术课(日记)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参考答案http://www.abc788.com/html/4844.html
今天,我期待已久的的一节美术课终于到来了。
下午上美术课之前,我的同桌便打来了我们上美术课需要的水。可是就在上课铃打响的时候,江至芸却不小心把我的水打翻了。老师已经过来了,这可怎么办呀!最后我只好向包卓群借了半杯水,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美术老师上课了,对我们说:“今天我来教你们雕刻一些小东西,我先来教你们刻一只小猫咪和一条小金鱼。”雕刻实在太有意思了,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刻。很快老师就刻好了,对我们说:“下面你们就照我的样子开始刻,想刻什么就刻什么。”我们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美工刀准备雕刻起来,没想到老师又说:“你们不可以用美工刀,因为美工刀太锋利了,你们可以用尖一点的自动铅笔来刻。”于是,我就动起手来刻一个小爱心。可是用自动铅笔刻小爱心不怎么好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刻了一个大致的样子。我想用李晟的小的美工刀来修改一下。可就在这个时候,杨老师突然站在了讲台上,大声地说:“快把美术工具收起来,回家再做!我来布置家庭作业。”唉!“可恶”的杨老师,你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跑来了。就不能迟一点再来吗?没有办法,谁叫杨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呢!我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不过,今天的美术课还是非常有趣的一节课,我学会了雕刻小爱心。
『叁』 一堂有趣的美术课作文500字 (剪纸内容)
各色人发寒热和你色入
『肆』 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传承
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同时把它与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走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的道路,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民间美术课程开发既需把握民间美术资源的“民间”特性又需注重与儿童身心发展认识规律相结合,同时有助于对原有美术课程所培养的技能与理解力的增加, 能让儿童在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体认民族艺术的价值,通过探索活动主动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
湖南省的少数民族绝对数量居全国第六位。多样的民族文化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美术种类。剪纸是湖南民间美术中最为普及,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流行于每个地区,技艺发展成熟,民俗应用广泛。剪纸技法丰富,艺术风格多样,创作内容及造型符号兼具民间艺术通性与地方文化特性,材料工具简便适用于城乡推广。本课程有序地整理了湖南民间剪纸的基本知识,以课程标准为纲,按小学的三个学段拟定了相关剪纸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体现了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阶段性教学需求.整体内容上有机结合了南北地区及国外民间剪纸风格特色,并随堂依据学习内容联系渗透其他多种民间美术形式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方案尝试探索一种较为合理的民间艺术资源进入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开发渠道。
『伍』 上完社会实践活动课,剪纸,后的感受
学习剪纸的感想
民间美术是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剪纸在民间美术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它是一朵鲜艳夺目的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存。
在这学期的美术课上,我深深的被剪纸这门艺术所吸引了。最初,美术老师让我们用草稿纸来练习,那时还只会剪一个简单的“花朵”、“双喜字”。尽管样式简单,我却感到颇有成就感。因为在那之前,我动手能力并不强,剪纸时遇到很多问题,如:不知道是从开口剪还是封口剪,不知道怎么画,不知道连接点在哪里。可老师手把手的教我,耐心的给我讲解,所以当我剪出作品,慢慢展开的那一刹那,喜悦感油然而生。不仅如此,之后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复杂,更漂亮的剪纸底样,并且从剪草稿纸练习过渡到用各色彩纸来剪,经过多次练习尝试,我已经能够剪出很多复杂而又美丽的剪纸纹样了。为了能掌握剪纸这门技术,我自己总结了几条经验:
1、多临摹,剪多了,就能悟出门道。
2、找到喜欢的单色画,添加一些连接就行了。
3、对一个主题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4、对于初学者,先练习阴刻。
比如:先画出你喜欢形象的外形,再运用传统的剪纸语言(圆点、纺锤纹、燕尾纹、锯齿纹等)剪出花纹。
5、至于在创作过程中哪里用阴刻、哪里用阳刻就全靠个人的悟性了。
这一次的剪纸,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使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剪纸是一种需要宁静的心态对待的事情,只有全身心投入才会得到快乐。
『陆』 《浅谈如何让剪纸走进校园》 培养孩子们的
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中国广袤的土地造就出不同风格的剪纸。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需要找到具有乡土特色的剪纸内容,量身定做教学方案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剪纸特色教育。同时,我们的学生是以学习基础功课为主的,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剪纸并不现实。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筛选、整理出优秀的作品,找出构思设计制作等各环节容易出错的地方,制订出方便、快捷、易懂的教学方案。总结出先进的经验,有理论有表演有指导,使剪纸教育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结合游戏来教剪纸,让小朋友在启蒙教育中学习色彩、学习图案。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体味玩的乐趣;小学生注重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图案的构成变化和剪纸的技法技能。逐步通过学习临摹,掌握剪纸的基础方法;中学生需要充分了解民俗符号的各种信息,在学习临摹的同时向创作方面发展。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同时,多创造出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优秀作品;大学生则着重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剪纸艺术,全面学习民俗知识,系统研究传统文化。这样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的更多的承担起继承、发扬、挖掘、保护传统艺术的重担。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可多进行命题练习,放开手脚让学生各自练习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教“年年有鱼”一课,先弄清年年有鱼主题剪纸的民俗知识、使用常识,学习鱼的结构特点,运动造型,再学习与鱼相关连荷花、荷叶,水纹,山石等的各种元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创作出自己满意的剪纸,作品完成后,老师予以逐一评点,给出具体建议,再让学生重新制作,这样学生在设计构思和制作技巧上都得到提高。完成从给学生们“鱼” 到教会学生们“渔” 的全面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