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应开设课程
『壹』 郑州的小学三年级都开设哪些课程
语文 数学 英语 手工 美术 音乐 思想品德还有体育
『贰』 小学教育开设有哪些课程
小学设有的课程:
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及以上)、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科学。
附属科目: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健康、法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
『叁』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课程
小学三年级有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回基础)、体育、音答乐、美术。
语文:语文能力是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根底,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
音乐:学习音乐,以提高学生艺术气质。
美术:初步让学生体验美术,主要制作手工、画、折纸等艺术作品。
电脑:让学生初步认识电脑操作,以求跟上时代脚步。
(3)小学三年级应开设课程扩展阅读:
我国与其他国家小学教育的差别
1、美国:每天都会上的课除了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学,还有一门是体育课,这门孩子们最爱的体育课每天都上四十分钟。每周还有一次美术课,音乐课,电脑课,两次第二外语西班语课。
2、英国:英国的小学课程表包含看了“玩”“游戏”“吃零食”英国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
3、韩国:其中的“裁量”课是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劳技等内容的课程,比较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内容五花八门,包括电影欣赏、医学保健、折纸艺术、球类运动等。
『肆』 小学三年级应开展哪些课外活动
三年级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 活动时间:每周一至五下午最后一节课
(二)活动内容: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伍』 小学三年级课程介绍
三年级的学生比较调皮活泼,应该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自我介绍。
可以准备一些彩纸,让学生们和你一起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有关信息,做一张明信片。可以让你们互相了解,拉近师生的距离。
『陆』 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班可以开什么课程
三年级就是对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的训练,对于作文的话可以设计一些情景作文也就是看图写话,多注重积累,多认识字,要求孩子们多读书
『柒』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
小教练--------统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5—80页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条形统计图、直尺等。 预习设计:(见学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你们都了解关于篮球比赛的什么知识?其实在解决篮球比赛中的一些问题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二、探索新知1、(展示课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图。)谈话:看,蓝队和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现在,比赛已经进行了36分钟,现在场上的比分是36:37,蓝队稍为落后。篮队还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换谁上场呢?根据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理由。师归纳:替换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得分,所以我们应该主要从得分能力方面来考虑,对吗?以下是这两名替补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展示得分统计表) 通过检查预习, 了解到学生对 篮球赛的知识。 掌握比较多,课 上不再单独介 绍。 2、谈话:根据这些得分情况,请你动脑想办法比较出谁的得分能力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小组中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1) 换8号队员上场,因为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一共得了40分,7号队员在小组赛中才得了33分,8号队员得分多,所以应该换8号队员上场。(2) 因为两名队员上场次数不一样,用总分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得分。师生共同辩论各种方法的优劣。引导学生体会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种方法。3、谈话:怎样算他们的平均得分?谈话: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到台前展示一下?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我们可以用小木块代替分数,一个木块代替1分,把几个同学手中的木块合起来分一分;还可以用画圆圈的方法分一分等。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材料进行初步探究。可以设想的方法有:一是可以用圆片、立体木块等材料进行探究;二是可以用画圆圈、画三角等符号进行探究。汇报交流。
3中的(1)、(2)、(3)小题 让学生任选一 项或两项完成 即可。 (2)把上面的图引导学生制成条形统计图,在统计图上进行移多补少。(3)把两人在小组赛中的得分合起来,再用参加的场次去除。引导学生理解在统计图上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的方法。4、讨论:10分是8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11分是7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白10分和11分不是8号队员和7号队员在哪一场比赛中的得分而是反映他们在所有比赛中的整体得分情况。谈话:现在你们认为应该换谁上场?三、限时作业1、课本77页自主练习第1题:移一移,使它们同样高。2、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3题:哪个小组成绩好一些?3、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进一个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会有危险吗?请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下。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板书设计: 小教练--------统计 7号:9﹢11﹢13=33 (分) 33÷3=11(分) 8号:7﹢13﹢12﹢8=40(分) 40÷4=11(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通过做限时作业,可 以看出学生对平 均数已掌握,但 不够熟练。还应加 强练习。 课后反思: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学生们认识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2、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活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这样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让学生自主复习学过的统计知识。 一、精彩链接1、摆小方块:用小方块摆出:12、8、7、6等,让不同摆法的同学互相说说哪样摆最直观?2、用你喜欢的图形画出以上数字。 读懂信息图,了解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义。 二、整理信息1、仔细观察情境图,把图义说给同学听。2、了解有关篮球赛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情境图。3、初步猜想派谁上场合适?1、学会平均数的计算2、在经历探究的过程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抽象,并体验解决问题多样性的过程。 三、探究在线动手操作:1、用小方块摆出7号、8号的得分情况(或用圆圈画一画)。 2、制出条形统计图。 3、算一算:7号: 8号: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拓展练习课本77页自主练习第1题:移一移,使它们同样高。 2、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3题:哪个小组成绩好一些? 3、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进一个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会有危险吗?请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下。
『捌』 小学三年级都有哪些科目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般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等,课余的时间老师还会带我们学习电脑,学习一点微机,音乐老师也会带我们跳跳舞,丰富我们的生活。
『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课程有哪些
学科类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
活动类有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劳动
还有地方与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