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课程化调查问卷
㈠ 五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童话书:30%
科普书:20%
故事书:45%
励志书:5%
不过要自己制定一张表格!(*^__^*)...嘻嘻 不好意思了~
希望能帮到你!
严禁粘贴!!
㈡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我们弄清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创造条件,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阅读生活化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生活,可供他们阅读的时间比较零散的。面对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生活化的习惯。雷巴柯夫说过:“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5分钟得其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活动空余、自习课上,其实我们都可以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生活化,积少成多,阅读量也非常可观的。
3.结合实际,推荐读物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光有阅读兴趣和阅读量还不够,我们更应关注他们读书的兴趣所在,读的是什么书,这些书是否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给学生必要的建议。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扩充,将课内迁移到课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时代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的书籍,如杨红缨系列丛书、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丛书,以及曹文轩系列丛书,等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乐于阅读的课外读物。
4.方法指导,有效阅读
很多学生看书时不求甚解,只重情节,不知道从书本中吸取养分。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名词佳句,让学生读有所悟,阅读能力就能提高很快。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记下思维的灵感留下阅读的痕迹。比如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好标注,进行积累、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度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5.家校结合。互相沟通。
从改善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总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潜心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能够得到实现的。
㈢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查问卷及分析
美国学校是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学者的研究得出结论:“美国小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小学生的6倍。”而通过访谈后得知:美国人的阅读习惯既非天生如此,亦非文化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美国小学生入学时获得的一件装备和大学生是相同的——一张印有自己姓名和学号的学校图书证。美国小学一般规定,小学生每周一自己去学校图书馆,登记借书,带回家阅读,每周五归还。一年级小学生每周可借一本书,每升高一个年级,最大借书量就增加一本。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质优量足,藏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俱佳,数量为在校学生人数的十倍左右,不同难度的书比例适当,每年更新部分藏书。其中,“I Can Read”之类脍炙人口的分级读物备有多册。小学图书馆有一位专职图书管理员,另外偶有志愿者协助借还书以及为各年级学生阅读故事、推荐书籍等。
学校还充分使用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将阅读作为精神休闲的方式。中午用餐后的休息时间,学生除在操场上活动,也可以自由出入全天开放的学校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或使用电脑阅读电子儿童读物。此外,小学生们每周按班级去校图书馆听图书管理员和志愿者阅读。阅读者根据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进行书籍选择,学生们大多非常享受这一过程,积极地参与互动。
阅读,是美国小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活动。美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英语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没有统一教材,学校和老师有权根据所在各州的课程标准,自行选择教材供学生阅读,并作为学习单词、语法、写作的部分教育资源。此外,美国小学每天都有大约2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班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放书的收纳盒,里面放着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需要提供的约十本读物,每月更新一次,供学生自由取阅。一年级主要由老师绘声绘色地为学生们阅读,与其互动;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老师挑选趣味性强、便于表演的绘本,鼓励孩子们阅读和表演;中高年级则基本由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间是神圣的,不会被挪为他用。
美国小学通过布置每天的阅读作业,引导孩子们的课后阅读。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有必须完成的阅读作业,二年级学生每天必须完成15分钟以上的阅读作业,每日阅读时间随年级增加。除了学校和社区的传统图书馆,很多美国小学生还通过学校统一购买的帐户,将Raz Kids Reading分级阅读电子有声图书馆作为日常阅读平台。电子图书馆从A到Z共24级,另有一个AA预备级。每一级约有17本读物,难度适中、主题多样、文字精炼、趣味盎然;读到最高一级,可积累大约5000单词。每本电子绘本和电子书都是看、听、读、回答问题四合一。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小读者关注并理解读物的要点,选项难度逐渐提高。学校通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等各种方法来培养、激发、强化、巩固、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不惜运用“软竞赛”的手段。只是不进行排名,也不提供任何外在的功利化奖赏。美国小学一般避免学生之间不必要的竞争,认为无谓的竞争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结。通过访谈得知,加州伯克利大学村周边小学一次带有罕见竞赛性质的活动,是历时四个星期的阅读马拉松赛“Read-a-thon”。这种文化活动在美国很多中小学每学年举办一次,每次开展便是学校乃至学区的学生全员参与,竞赛期间,各年级学生都需在作业纸上写明自己每天的总计阅读时间及书目,并由家长签字保证真实性,每班据此统计学生本周累计的阅读时间。学校设置信息牌公布各班情况,一届阅读马拉松赛结束时,全校各班的阅读时间相加即是该校总计的阅读时间。该数据将上报至市教育管理机构,折射出该校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成为学区学龄儿童父母重视的一个参考数据。
爱阅读,多阅读,会阅读,是很多美国儿童引以为豪的品质与能力。用阅读充实孩子们的心灵,还可提升他们对网瘾等负面兴趣的免疫力。孩子们从小在学校的引导下日读一卷,长大后才会自发地持续阅读。美国小学通过布置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兼备的作业,开展扎实活泼的阅读节活动,结合学校、家庭、学生以及校外资源的力量,共同引导学生从小培养优秀的文化品格。
对美国小学的跟踪观察,使我认识到,精读与快速阅读结合,可拓宽视野,促进交流,为捕捉文化的兴趣点、创新的生长点提供广博基础。从小开始养成的习惯最为根深蒂固。如果从幼年、少年开始,阅读就融入每天的生活,便能促使阅读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一种日常需要,促使阅读、思考成为第二天性,为国民个体及总体的良好文化品格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