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是什么
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一年级数学
懦颇想往更深层次的学习
不忘激励和馈赠祖国同胞。他在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吐玫滋
Ⅱ 小学一年级大概数学有什么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主要知识点有:
1.20以内数的认识
包括:数位的含义、计数单位、十进关系、数的组成、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基数和序数。
2.20以内的加减法
包括:加减法运算的含义、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
3.认识钟表
包括:认识钟面、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半时。
4.图形的认识
包括: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5.简单统计过程
包括:单一标准的分类、不同标准的分类、比多少、比高矮、比长短。
Ⅲ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目标是什么
由于各省市采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出版社不同,所以不能提供您要的准确信息。
请根据出版社和版本信息,前往书店或者正规的网站查询。
或者请您上传题目,以方便网友解答!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一年级数学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六重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
2 5 8 11 14 □ □ □ 18 15 12 □3 4 6 9 □ □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Ⅳ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复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制录
第一单元 位置:
1、 位置(1)
2、 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 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Ⅵ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堂课怎么上上什么该讲些什么
可以做一个自己的简单的介绍,但不能显得特别亲切也不能特别严厉,主要是先让同学认识知道你,但一年级的同学比较小,可能会不好管理,但觉得应该慢慢的来,不要着急!可能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有趣的老师(主要还是自己把握)相信你的第一节课会好好的!( ̄∇ ̄)
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位置:
1、 位置(版1)
2、 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权减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 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Ⅷ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节课怎么上
从一年级数学课本形式上看,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环境。打开教材,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到:“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学习了“位置”这一课,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