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新课程改革
㈠ 幼教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什么
在数千年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幼儿教育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实验,从原始和自然状态
下的“母育”、“膝前教育”到近代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幼儿教育从朦胧接近科学,并逐渐确立自己的地位。①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时,许多世界级的著名学者曾
提醒人们,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是“教育的世纪”。在从儿童开始进行的教育中,不仅可以注入人类对新世纪的梦想和渴望,还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开发
人类的潜能。儿童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但儿童的教育却只能由成人社会来运作。因此,以怎样的目的、标准、方法、模式和途径来发展儿童教育是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最重大的选择之一。尽管在今日的世界上,由于国家、民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等等的不同,各国对教育目的的规定也千差万别,但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人类正趋于一致。在21世纪中幼儿教育仍将成为全球最关心的话题。
我
国的幼儿教育起步相对与世界幼教来说是比较晚的。在中国没有幼儿园的漫长年代里,中国的幼儿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所以有贤妻良母要“相夫教子”,“子不
教,父之过”等的说法。②作为幼儿教育最初的承担者,这些父母们显然没有专门的幼教知识,有的只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经验,所以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当
然,这一方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年代,但是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幼儿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大好机会。到近代,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被誉
为“中国福禄贝尔”的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开始了幼教的新探索。③一直到现在,中国幼教界都没有停止这种探索的脚步。
进入新世纪,我国幼儿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2001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
实施和和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幼儿教育越来越朝着促进幼儿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的方向开展。幼
儿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均异彩纷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然而我
们作深层次的、冷静的思考,就会发现:但在多年的幼教改革浪潮中,仍存在着局限幼儿和幼教工作者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观念的误区长此发展下去,不仅会
制约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而且会使幼儿园教育工作趋于闭塞、保守,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进一步转变自己的
教育观念,树立大幼儿教育观,以创新的意识、精神、目标、方法、途径和相关的体制保证去探求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新起点,从而推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㈡ 瑞吉殴方案教学可以给我国的幼教改革特别是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哪些启示
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的方案教学是近几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界讨论的焦点与热点。然而,当前学习瑞吉欧时,一位园长深有感慨地说:"我们的幼儿园经常在学习、更新一些前沿理论,以前我们学习综合主题教育,后来又搞活动区活动,再往后又搞创新教育、自主活动,现在大家又都在学习什么瑞吉欧,在搞什么方案活动。幼儿园似乎已成了各种理论的'实验田',然而每一种活动背后所隐含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教师们往往很茫然?quot;那么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精髓是什么呢?
1.对儿童作为学习者本质的认识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儿童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的。
2.注重关系的建立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关系是幼儿教育得以完善的渠道,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及学校的基本工具。关系涉及到三个方面:(1)幼儿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关系。(2)学校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的关系。(3)教师与教师集体协作的关系。
3.优质的空间设计
瑞吉欧人认为,优质的教育需要有理想的学习空间,所以在空间的设计上,不论是装潢设备的品质、空间的规划还是建筑物本身都考虑颇多,如校门口精心布置成一个"会说话"的长廊,给每一个来访者传达着学校的大致概况,一目了然。学校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空间,称之为"广场",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空间设计理念的体现。在这里,幼儿与同伴、幼儿与不同的成人或成人之间经常碰面,就会生发出更多的想法与点子,促成更多的教育活动。
4注重意义、经验的分享
瑞吉欧教育强调儿童、教师及父母共同分享事物、经验的意义。瑞吉欧人认为,父母在孩子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已成为了他们的学习同伴,父母透过"工作坊",透过"教学记录",不仅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结果、工作成品,而且也了解到了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增强了父母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兴趣与投入,这样父母就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他们所获得的经验,分享所获得的事物的意义。教师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也参与在其讨论中,教师并非在运用权利,而是在平等的师幼互动中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5.教学记录的影响力
瑞吉欧的教师善于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采用如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等不同的工具,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在不同主题的探索活动进行原初材料收集、记录。记录本身是一种支持教育过程的程序,教师透过幼儿工作记录的点点滴滴,在分享幼儿学习经验的同时,也用以进行批判反省。
6.多样化的教师角色及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环境的预备者,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记录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成为一个研究者。教师需要透过教学记录,与同事一起在当日进行讨论、反省,从而不断获得教学相长的经验。
7."工作坊"的设置与运用
瑞吉欧人认为幼儿的学习大部分是由于幼儿自己参与活动的结果及教师提供资源的过程,教师不必刻意地教幼儿任何东西,因为幼儿自己可以学习。其次,在瑞吉欧学前教育学校中,幼儿在进行由自己或成人建议的不同主题的探索活动中,往往涉及到幼儿的一些对主题的认识,幼儿也急于想表现这种认识,"工作坊"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与场所。在工作坊中,幼儿以丰富大胆的想像,以愉快情绪的投入,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借助可用的材料将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识用多样化的象征性语言表达出来。
8.鼓励儿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瑞吉欧人极力倡导让儿童运用多种方式,如语言、绘画、雕刻、泥工、建造、肢体动作等,尤其是图像文字来表征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一方面帮助儿童回忆、解说、分享主题探索中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儿童在此过程中,也愉悦了,成长了。
㈢ 改革幼师培训需做到几个方面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改革幼儿培训需做到以下哪几个方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答案如下:A全员培训,B,涵盖民办,C,集中进行,D,跟岗进行,E,达到合格。
㈣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幼师教育新课程改革扩展阅读: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㈤ 以下哪个是21世纪初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观
第一是学生在幼儿园中实地学习,克服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第二,在不可能回迅速建立大批幼稚师答范学校的情况下,能迅速培养有质量的师资;
第三,节省时间,仅仅用一年半两年即可结业,缩短正规幼师3年毕业的期限。这种见效快、质量好的幼儿教师培养的方法,在当时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