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纸的课程

幼儿园纸的课程

发布时间: 2020-11-29 06:43:23

⑴ 三八节幼儿圻纸公开课的具体内容

上公开课是每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是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各种晋升少不了的重要环节。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反映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上好公开课,是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幼儿园公开课呢?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三)备自己 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 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则喜欢这种刺激性的教法。 3、注重个别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备课时,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五)备突发事件 在课堂中,时常会遇到突发事件,阻碍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比如,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能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使公开课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备听众 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教学功底,甚至晋升。幼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和评价,把他们也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1、多媒体教学——有些听课者就往往不熟悉所听的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较难跟上师生的思路,也就难以对这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幼儿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2、外向型活动——游戏、辩论、表演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动,能增加听众的参与机会,使他们也了解幼儿的动态,跟着幼儿欢笑、迷惑、或恍然大悟,营造一种非常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听众也感到心怡神悦。 (七)备教法 1、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幼儿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幼儿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而启发式的教学,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孩子的口中得出,而不是老师自己在说。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避免了“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幼儿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老师说:“好是女子旁,海是三点水旁,拍是提手旁,对不对呀?”自己全说出来了。 2、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利用表象、节奏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活动推向高潮。 3、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我们教学中分目标的确定、维度的把握(言语的听说读写)、梯度的把握(分解难度、小步骤阶梯化)、重点的把握(所有课程设置的步骤要按每节课重难点的把握)、量的把握(一节课5次刺激量)。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幼儿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与上面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4、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好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长处和短处,选择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职能、应用范围和自身实际,切忌削足适履,弄巧成拙。 5、玩教具的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抽象的,或者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以保证公开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也会对公开课留下美好印象的! ①要创新——幼儿天生爱玩,在公开课中,让幼儿通过“玩”教具,能很好的吸引住幼儿,也乐于操作玩教具,使整节课井然有序地进行。不过,幼儿教师要注意玩出新花样,让听众耳目一新,给自己的公开课加分。 ②规格、颜色适宜——教具要精致、大方、美观,不小于2cm,图片要孩子越小图越大一些,有的老师画的图很可怕,就适得其反。 ③合理利用——在恰当的时间运用适宜的玩教具,不仅能吸引住幼儿,还可以让公开课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老师上了三分之二的课,教具才出来,孩子早就坐不住了,严重影响了公开课的效果。 二、公开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言行举止——普通话标准、咬字清晰、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身资优美的教师,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给自己的教学课加分。因此,幼儿教师要在每一个环节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用眼神、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不要过分表现,以免让听课者看着紧张,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的镜面示范——对于幼儿,

⑵ 幼儿园里造纸印刷课程有哪些啊

科瑞兔非遗创客空间的造纸印刷课程包括生肖印章,活字印刷,古法造纸,木版画印刷,生肖印章,装订古书等,让学习体会传统文化。

⑶ 幼儿园中班整合课 卫生纸怎么来的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⑷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纸能做什么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纸制品,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讨论及观察图片等活动,初步了解纸的制造过程以及造纸的原料。 3、进一步懂得用纸要节约,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各种纸制品(书、报纸、纸巾、纸杯、纸盒等)及各 种非纸类物品,相应的标志图两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纸) 你们看老师手上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纸,黄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哪一个小朋友最聪明啦,谁来说一说这些纸用来干什么的?(让幼儿来回答。) 2、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知道纸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写字、画画、可以折纸、可以做漂亮的头饰、可以做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盒子装东西等等,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纸是怎样制造的呢?(想) 这节课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纸的制造。 二、认识各种纸制品,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纸的制造。 2、出示教学挂图进行教学。 (1)、讨论做河粉的过程。 (2)、告诉幼儿:我们的纸跟做河粉一样也要有它的原料,做纸的 原料是树皮和草。 (3)、学习纸制造的过程:第一步,先将树皮切碎,浸泡在水中加热。第二步,清洗树皮后加漂白剂浸泡,让树皮变白。 第三步用搅拌器搅拌成纸浆。第四步,把纸浆分布在抄帘上就是一张湿纸。第五步,用木头把湿纸压平,并挤出多余的水分。最后,在热热的烘板上把纸烘干整。 3、让幼儿感觉纸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的纸需要树皮和草做的,纸做出来的过程可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在使用纸和纸制造时应注意什么呢?(让幼儿讨论回答) 三、认识各种各样纸制品及非纸制品。 1、师:看一看老师的桌面上有些什么?幼儿:有卫生纸、书、报纸、纸巾、纸钞、纸杯、玻璃杯、塑料袋、等等。 2、按纸制品和非纸制品进行分类。 3、集体检查,交流分类情况。 四、收集各种纸制品。

⑸ 幼儿园语言课(折纸歌)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会做很多事情,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2、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3、培养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做好折纸——鸭、泥塑——狗、绘画——羊、自制玩具——飞船各一个,其他制作的作品若干。 2、折纸、油泥、笔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手工作品。 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是谁做的呢? 2、学习诗歌《老师的手》,并理解诗歌内容。 理解诗歌内容,提问: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 可个别或小组表演并朗诵。 3、教师展示 老师还有好多本领,你们知道吗? 幼儿说想要老师做什么,老师随即制作。 4、鼓励幼儿认真和老师一起学本领,让自己变得更能干。 附儿歌: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船“嗖嗖嗖”——飞得高高。

⑹ 幼儿园 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教案

教学目标: 探究:能说出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用废纸制造再生纸的作用。 知识: 1、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并能说出造纸过程。 2、能说出节约用纸的意义,知道今后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情感:能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制造再生纸。 教学重点: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了解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 教具准备:纸、家用搅拌器、废纸、纱布、过网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纸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你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是怎样纸造出来的吗? 2、教师介绍造纸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分。 二、介绍造纸厂的造纸过程。 1、你想知道我们用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下面就请到造纸厂去参观考察。了解造纸过程。 2、让学生叙述造纸厂的主要过程。 三、动手制造“再生纸” 1、我们已经知道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消耗大量的树木,树木对人类生存起什么作用?为了减少造纸对树木的破坏,还可以用什么原料来造纸?(农作物、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 2、用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结合造纸厂的造纸过程,想一想,生产再生纸需要哪些步骤和方法? 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造纸步骤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造再生纸。 教师指导: (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 (2)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均匀的纸浆; (3)纸浆一定要在过网上倒均匀; (4)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在取出制造好的纸。 四、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通过动手造一张在生纸,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 3、关于造纸和用纸,你还知道哪些情况? 4、课后调查。

⑺ 幼儿园怎样开展剪纸课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源远流长,风格多样,现在生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幼儿园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美术活动。通过折叠、绘图和使用剪刀剪制,培养幼儿艺术爱好,培养心灵手巧的性格,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好处。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已经很少开展剪纸活动了。原因很简单:首先是老师的缘故,第 一...,怕伤着幼儿,为了幼儿的一日活动安全度过。第 二,程序多,麻烦。其次,家长的缘故。家家都是独生子女,舍不得让孩子吃点苦头,冒一点风险。所以,现在幼儿用剪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其实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应该用剪子。通过剪纸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手脑并用,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关于幼儿用剪子,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应该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劲。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剪纸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这么多的益处,我们幼儿园为什么不开展剪纸课呢?那么,幼儿园应该怎样开展剪纸课呢?我在幼儿园教过5年的剪纸课,以下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一、不能忽视安全教育 幼儿园小朋友自我保护意识差,所以每次上课老师要有意识地强调安全教育。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习惯。 1.发剪子时的安全教育 幼儿画好图案需要用剪子时才发剪子。这时可以画完一个发一个,也可以让画完的幼儿轻步走到老师那里要剪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一次单独强调安全教育。 2.剪纸过程当中的安全教育 老师示范正确的剪法,也要求幼儿正确运用剪子。在剪纸的过程当中,不允许幼儿说话与走动,因为孩子多、距离近,幼儿很难把握自己,容易互相伤着。更不允许玩弄剪子,要给幼儿说明玩剪子的危险性。 3.收领剪子时的安全教育 领取剪子的时候,手心里抓住剪子的尖部,剪子的把手部分朝外,或装进剪子的小盒子里再交给老师。 二、培养好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不错,幼儿有个好的剪纸习惯后会终身陪伴着他的工作学习。 1.画图案的习惯 从外到里的画法——每次剪纸,先画图案时老师都要求先画大框,再给里面设计细小的图案。还有双色纸的浅颜色的一面画图案,这对幼儿的眼睛有好处。 2.发纸的练习 发手工彩纸时让幼儿从前往后传。老师把要发的所有纸张交给第一排的幼儿,让他往后传。这时强调安静的后传,每个幼儿按顺序只拿一张,不允许挑选。 3.写名字的习惯 每次剪完的作品背后,让幼儿写完名字再交给老师,这样不容易混。 4.讲卫生的习惯 培养幼儿将剪掉的碎纸随手清理到垃圾箱的习惯。如:2009年秋季,我到一所蒙古族学校听课。听一节初一的剪纸课,课堂上出现很多问题。有不会用剪子的,有画得太小而剪不好的,还有的学生从哪一步下笔画都不知道。这些不是现在老师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所有学生课后都未能做到课后清理,第二节听课时桌面与地面上都是碎纸片。我想这就是孩子们从小未能形成好的习惯而造成的。所以,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从现在起,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三、练习运用剪子 1.直线练习剪面条:这是最初的练习。就是剪直线练习。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如:每人发一张纸(旧报纸,旧挂历,白纸),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即可。 2.曲线练习剪图案:老师多准备一些有简单清晰图案的旧报纸、旧挂历、旧书封面、旧画报发给幼儿,让其按轮廓剪下来。 3.“一剪子”练习 “一剪子”指的是把图案不停顿地剪完。也就说剪一笔画。老师带领幼儿画简单的人物。例如:首先,把纸对折,从中心线开始画一半的图案(小兔、花、小熊等),画时老师领着画一笔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按轮廓剪纸。

⑻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废纸可以做什么

1、可以用来折纸,小孩子喜欢飞机、纸船、青蛙等; 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卫生; 3、旧的报纸和画报可以包书皮; 4、可以用来练习毛笔字,怎么写都没关系; 5、可以制作手工艺品,例如废旧的英文报纸可以用来制作吊灯的灯罩,十分有艺术美感; 6、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纸盒房,锻炼他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有一个自己的玩耍空间。 只能想到这些了。自己动手吧,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