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假日课程
⑴ 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培养幼儿哪些能力
所谓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烙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铸就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可见,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讯猛发展。当代的中国幼儿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不同成长年代和成长背景中的人对于节日的感受与理解有着本质的不同,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忧思与紧迫感。因此,如何对待青少年中产生的轻视自身文化的倾向,任何看待自身传统文化,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发展我们的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等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知道,与西方文化历来崇尚的\"爱智\"的教育目的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独有的伦理型文化正是最为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培养的文化,其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最高范畴的理想型教育对于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统的中国的国民,就更应当清醒并坚定地保持文化自觉;重视我们的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雨露。如果没有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我们应当重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诚如郭沫若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而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日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各放异彩。从古至今,传统节日的纪念、庆祝方式随时代的更替在不断地变化,但总有一些植根在深处的东西时代绵延至今生生不息,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我们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之后,我们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以及春节的不同节日活动中使幼儿感受到家庭和睦,尊老敬祖的精神,从而产生愉悦、舒服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也发现,要儿童自主、自信、主动发展就必须以这一思想为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让孩子做。如: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及端午节的习俗。使幼儿知道端午节是我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然后,示范、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参与包粽子,最后让孩子品尝粽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端午节\"使之成为孩子内心热爱和期盼的节日,幼儿主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发展。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途径
(一)、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一日活动形式多样,传统节日教育应在幼儿园各个环节活动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即既与儿歌、故事、谈话等语言活动相结合,也与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相结合,还与生活、游戏活动相结合,如角色游戏\"拜年\"。通过游戏再次让幼儿感受春节那种祥和、喜庆、欢乐的气氛;学会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除了将传统节日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还可以结合节日,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如中秋赏月活动,闹元宵逛灯游园活动等。通过集体庆祝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表现能力,体验过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二)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及利用之中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构成了幼儿丰富的学习与成长世界;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可见,节日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所以,在节日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情景,设法调动幼儿的情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布置具有节日特点的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节日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幼儿感受节日,让幼儿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对节日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
⑵ 传统节日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哪些
1、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和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关系,接受社会上的各种影响。因此,注重结合社会生活开展传统节日和德育教育,并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坚持做到相机而教、遇物而诲,传统文化节日以一年一反复的特点循环出现在幼儿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许多传统节日前夕,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要时刻保持着随 机教育的观念,充分贴近幼儿的生活开展教育。
2、传统节日特色课程的专题教育活动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传统节日教育内容与要求,根据传统节日的进度表,结合传统节日的开展,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节日专题性教育活动。如小班幼儿可以开展中秋节、春节、元宵节专题教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可以开展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重阳节和清明节专题教育活动。每个专题可综合运用参观活动、谈话活动、行为辨析、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 种活动形式,通过幼儿的认知与实践,多方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与习俗, 提高其道德认识,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逐渐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3、传统节日特色课程和各领域教学的融合
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新颖有趣,根据活动设计的特点,可以结合有关领域开展活动,如与语言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或健康领域结合进行活动,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4、游戏活动
通过主题游戏的形式对幼儿习得的传统习俗和行为习惯的认知经验进行再现,不受环境和节庆活动的限制,可以适时的体验传统节 日文化中的“贵人伦,重亲情,尊老爱幼,重孝道”文化特征。帮助幼儿巩固和强化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准则。
5、家园共育
家庭道德品质教育,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期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以幼儿园为龙头,教师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主动指导家庭教育,结合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力争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
⑶ 幼儿园传统节日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哪些
1、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生活在一定 的社会环境里, 和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关系, 接受社会上的各种影响。 因此,注重结合社会生活开展传统节日和德育教育,并进行全方位 的渗透。坚持做到相机而教、遇物而诲,传统文化节日以一年一反 复的特点循环出现在幼儿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许多传统节日 前夕,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要时刻保持着随 机教育的观念,充分贴近幼儿的生活开展教育。 2、 传统节日特色课程的专题教育活动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认知特点, 选择恰当的传统节日教育内 容与要求,根据传统节日的进度表,结合传统节日的开展,有计划的 对幼儿进行节日专题性教育活动。 如小班幼儿可以开展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专题教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可以开展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 元宵节、重阳节和清明节专题教育活动。每个专题可综合运用参观活 动、谈话活动、行为辨析、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 种活动形式, 通过幼儿的认知与实践, 多方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与习俗, 提高其道德认识,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逐渐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道 德行为和习惯。 3、传统节日特色课程和各领域教学的融合 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新颖有趣,根据 活动设计的特点,可以结合有关领域开展活动,如与语言领域、社会 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或健康领域结合进行活动,可以收到很好 的教育效果。 4、 游戏活动 通过主题游戏的形式对幼儿习得的传统习俗和行为习惯的认知 经验进行再现,不受环境和节庆活动的限制,可以适时的体验传统节 日文化中的“贵人伦,重亲情,尊老爱幼,重孝道”文化特征。帮助 幼儿巩固和强化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准则。 5、 家园共育 家庭道德品质教育,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 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期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人 的一生产生长远的影响。 因此以幼儿园为龙头,教师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活动中发挥主 导作用,并主动指导家庭教育,结合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最大限 度地发挥其功能,力争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
⑷ 幼儿园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给每位家长发放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邀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并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采购节货,与幼儿一起进行大扫除、装点家居,从而调动幼儿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⑸ 幼儿园 法定节假日上课 可以查处吗
不用这么认真吧
幼儿园也是急人之急
可能是有的家长没有办法,才上课的
⑹ 幼儿园主题活动 传统节日有哪些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传统节日教育内 容与要求,根据传统节日的进度表,结合传统节日的开展,有计划的 对幼儿进行节日专题性教育活动.如小班幼儿可以开展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专题教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可以开展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 元宵节、重阳节和清明节专题教育活动.每个专题可综合运用参观活 动、谈话活动、行为辨析、情景表演、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 种活动形式,通过幼儿的认知与实践,多方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与习俗,提高其道德认识,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逐渐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道 德行为和习惯.
⑺ 幼儿园对于“节日主题课程”的园本教研,您有哪些看法有哪些更好的方式(求大神!!!)
教育职业职业
⑻ 幼儿园大班假期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大班活动
我是大班小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2.了解大班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找出与小班、中班不一样的地方。
3.感受升班后周围环境的变化,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新教室的环境。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好活动区域,如:表演区、科学区、阅读区等。
2.收集前几届大班孩子在学习、游戏、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观察、熟悉新教室的环境。
幼儿自由观察新教室的环境,说一说新教室是怎样的,同中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墙上有什么装饰,教室里有哪些活动区域等。
小结: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有了自己新的教室。因为我们在这一年里会学到更多的本领,所以教室里设置的区域与中班不同了。
2.讨论:大班幼儿与小班、中班幼儿在学习及任务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教师:现在我们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觉得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哪些地方要做得跟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不一样,要比他们做得更好呢?
然后带领幼儿欣赏前几届大班哥哥姐姐活动时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做能干的大班小朋友。
3.欣赏儿歌《我是大班小朋友》,进一步明确做大班小朋友的任务和要求。
教师:有一首儿歌将告诉我们大班小朋友应该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教师诵读儿歌)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大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呢?
4.自选小组。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班、中班的分组经验,提出大班分组的建议和方式,经过集体讨论后确定分组的方式,并组织幼儿自选同伴,组成新的小组。
活动建议
1.在活动开始时,可以引导幼儿初步欣赏儿歌,感知大班小朋友的能干,在活动后可以引导幼儿诵读儿歌。
2.活动后可以带幼儿熟悉教室外的环境,以及班级的户外活动场地。
3.引导幼儿继续布置活动区的环境,鼓励幼儿收集区域中需要的物品。
附儿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开学了,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
从现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听过老师讲课吗?
来,看我听课多认真,
举手发言动脑筋。
小妹妹,你会穿衣服吗?
来,我帮你把衣服穿整齐。
小朋友,你会做玩具吗?
来,我折一个小飞机送给你。
老师,老师,你别夸奖我,
这些都是应该的,
因为我是大班小朋友了。
⑼ 如何开展幼儿园节日活动
闷+.下日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节日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人类自身、社会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节日按性质可分为民俗性传统节日、社会政治性节日和现代文化性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教育...意义。 民俗性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增进幼儿对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的感知和体验及付健康民俗习惯、社会礼仪规范的了解,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政治性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开展这类节日活动,可以让幼儿感知节日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意义,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政治性情感,增进幼儿时社会的了解。如五一劳动节,可以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观念,国庆节可以培养幼儿时祖国的热爱之情。 现代文化性节日,如环境日、交通日等,这类节日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它们都与重大社会问题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