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程

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2-11 17:13:52

❶ 我国为什么要把武术列为 大 中 小 学 必修课程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到武术中,首先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是自然界最优秀的部分,天地万物与人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使得习武者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有云:“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而“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所以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追求人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使人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正因如此,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这万物之灵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这也是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习武者常象天法地,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以创造和丰富武术,并以自然界的现象来喻拳理,所以武术中有许多以自然界各种事物来命名的拳种和动作。如南拳中的虎鹤观形拳,是以虎、鹤两种动物的动作为基础,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和技击技术而创造的拳种。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则是以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为依据,按形意拳的动作和劲力特点演化而来。此外,螳螂拳、鹰爪拳也是分别模仿螳螂、鹰的动作,取其形,会其意而创造的拳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至于动作名称,诸如青龙献爪。燕子穿林、白鹤亮翅。金鸡抖翎之类的名称极多。不仅如此,以自然现象阐发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说太极拳是“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世”,不仅说明了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也表明了演练时还要注意养成“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内心活动,皆是以江海之势喻拳势。又如长拳的“十二形”,说“动如涛、静如员、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也是以十二种物象来说明对演练时动作的十二种变化的要求,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来喻拳势。
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特点表现在武术中则是追求动作的“合”。“合”,就是说动作的和谐、协调。最为典型的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实际上是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应该看到,协调既是人的一种本能,又是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使动作达到完美的一种能力。“合”是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决定了中国哲学主张人的道德原则和自然原则一致。张载肯定天人合一是“因明致诚,因减致明”。“诚”是最高的道德修养,“明’倒是最高的智慧。这种“诚”表现在武术中就是武德,“明”则表现为技艺超群。这也正是古往今来,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术完美的原因。古代人们崇尚武德,是依据习武者掌握有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为此,在习武者之间常有一些戒律、法规,随着历史的变化,其内容虽多有变动,但基本宗旨不变,即要求习武者成为见义勇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时习武者还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研习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认为这是一种内修的功夫。他们崇尚勤学苦练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过去人们常将武术训练称为“练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费的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毕生之精力于“练功夫”,致使“功夫”作为武术的代名词在世界上流传,这正是他们孜孜以求技艺之精的结果

❷ 我国为什么不把琴棋书画列入大中小学必修

那是素质教育 现在时洗nao和填鸭教育,差太远了

❸ 把武术列为必修专业的大学

目前尚未听说有哪个正规大学把武术列为必修专业的。
虽然有部分文件有这个意向但是实施起来还是相当的困难的。

❹ 我国为什么要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程

这个是来发扬自己的国术,假如源每个人都这么想,都这么做,那百年后,还会国术的有多少,如果光是爱好武术的去练习,那远远不够,强身是有很多方法,我相信这样做的目的最重要的还是让国人记住自己的国粹。跆拳道和空手道为什么能涉及到世界各地,我想大多原因还是他们自己发扬的好,如果都不练自己的国术,那以后还会有谁练呢,别谈传播出去了。

❺ 武术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列入教育部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是在1956年吗

1956 年, 教育部 将武术作为教学内容编入教学大纲,并在大纲中详细列出 了各级学校武回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数答。 武术, 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 是我国传 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它融合了儒家思想、 形体美学、 医疗 保健、 教育以及哲学等多种学科的思想, 内容之丰富, 令世 界为之赞叹.对于青少年来说, 武术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存 在不但能够强身健体、 修身育德、 塑造品格同时对我国民族 传统文化的发扬、民族精神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武术运动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 教育部门将武术列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同时促进武术 的传播和发展.

❻ 我国为什么偏偏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

武术的作用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西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是以技击作为它的中心内容的,周贡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学会攻防格斗投术,特别是武术功力训练,更能发挥技击的实效性。
武术的搏斗运动,通过次防技术练习,拳打,脚踢,快摔等动作的运用,井在文字中互相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这无疑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习武先学礼,夫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尚武崇德”。诸如尊师爱友,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武术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人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❼ 我国为什么偏偏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

最根本国家穷。抄
武术不是添加到中袭小学,而是代替,代替广播体操,目的“了解传统兼活动筋骨”。琴、棋等虽说也健身、健脑,但与活动筋骨还是不太相符,一个属体育,一个属文艺。
中国学生缺少刚毅,日韩空手道、跆拳道必修。有些国家男人不练武就太奇怪了,如泰国、以色列。
至于选择学生喜欢的,中国是应试教育,不可能像欧美。再说师资力量也不够,一切都是因为穷。
草莓小生方面您也不用担心,那只是武术操,既不压腿,也不扎马,更不对抗。日韩比中国猛多了,那些动作练武之人看不上的。
真要练格斗武术的话,就太极拳虽说看似轻柔,腿累的直颤,很耗体力的。

❽ 我国为什么要把武术列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不会吧,现在中小学没武术啊。只有大学里面才开啊。而且是大一第一学期和第二版学权期,不过每个大学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是学生自己选自己感兴趣的学,有足球,排球,羽毛球,篮球,健美操,游泳,瑜伽,网球等等。武术最好是从小练起嘛,而且中国武术不想跆拳道那样可以速成。中国武术是需要长时间的联系与领悟才能有所成就的,所以国家提倡从小抓起是正确的哦。而且练了武术后你们女孩子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女孩子的独立性会更强,那样女孩子真的就能够顶半边天了。这是很多女孩子都想得呢!至于破坏性格,破坏淑女形象那这就不存在了。它主要是锻炼人们的意志,让人们更开朗,想淑女还是可以淑女的嘛。淑女下面隐藏着高超的身手,多么惬意的事!

❾ 我国为什么要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程

武术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我们习武是传承中华传统的尚武精神和武德文内化。
国家把武术列为必修容课,其实已经太晚了。
至于朋友觉得武术太危险,是因为如今的孩子都太娇气,体质太差造成,少年强国才强,如今中国的少年比起西方国家的少年体质差异日趋加大,中国的未来怎么交给他们?
而且,如果在中小学的武术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完全“无公害”了,受伤的机率比50米短跑都低。

❿ 我国为什么要逐步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

没点男人的样子,必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看看人家欧美人,那身材,那肌肉,和你一样年纪的打你两三个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