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研学课程概念设计
Ⅰ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如何设计
据报道,日前,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发文,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内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而且刚刚开始起步的研学旅行让很多旅行社嗅到了商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研学旅行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国家认可的研学旅行导师的情况下,研学旅行将会混乱很长一段时间。
希望相关的标准可以早日出台!
Ⅱ 暑期来临 研学旅行应该怎么学
暑期来临,给孩子一段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研学产品,家长和孩子该如何选择?学校、旅行社、教育机构等都在推研学旅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
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研学旅行不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些旅游机构推出的研学产品,只强调研学路线和研学基地,没有结合校内课程的研学课程设计,更没有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贺润黎认为,市场上这样的产品还是以“游”为主,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按照《意见》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是研学旅行的主导者。
“从研学旅行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计、研学路线和基地的选择、研学导师的培训,到安全和资金的保障、研学效果的评估等,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应当有明确的思路和制度保障。”贺润黎说。
“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不仅要统筹协调校内资源,还要根据自身需求,发挥好校外可利用资源的作用。”曾经当过多年中学教师的北京大潮研学国旅董事长张信建议,各中小学校成立研学旅行教研室,统一协调学校各个部门和各类资源,专门负责全校研学旅行整体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制度,并对一些具体事务出台可操作性的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社会合力
研学旅行,表面上看只是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实则涉及公安、财务、交通运输、旅游等多个部门。《意见》指出,学校可以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或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旅行社在交通、食宿等方面有资源优势,学校与其合作能够提高研学旅行效率。但目前研学旅行市场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提醒,学校选择旅行社时,一定要谨慎。同时,也呼吁国家制定研学旅行市场行业准入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Ⅲ 教育部新指示,劳动教育也是重要一课程,体验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的课程如何进行研发怎样设计评价体系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意见,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2020年3月8日研学旅行交流中心线上研学旅行公益培训直播,研学旅行交流中心王春雷老师在《体验教育与研学旅行下的课程研发与评价体系》课程中,分享了这个体验教育与研学旅行这一话题。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作为对现行课程改革部分弊端的撬动点,作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赋予时代使命而重构,目前已经被整合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一些地区已经将研学旅行课程正式纳入学校课表。
研学旅行交流中心、云成长研学王春雷老师说“教育评价体系是教育教学转变的核心要素。在直播时,王春雷老师以用体验教育的眼光来看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研学旅行评价。
研学旅行课程载体是活动;课程开发就是活动策划。研学旅行评价方法是:
及时评价+单项评价+综合评价+延时评价。
详细内容小伙伴们可以进入“研学旅行交流中心”在线学习栏目“视频直播”进行课程学习,或者咨询研学旅行交流中心助教老师。
Ⅳ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Ⅳ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5)北京小学研学课程概念设计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Ⅵ 学校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研学课程
北京未名研学,开展研学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支持,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是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快速通道,期待研学之路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