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课程表
①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教育
明前教育资料缺,无考。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思恩县知县杨天启创建学宫于县城南门外,清代设有书院。部分城乡设有私塾。
清光绪末年,学校称学堂,全县有初等、高等小学堂2所,学生不足250人。
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教育有所发展,思恩县城、宜北县城和较大的乡设有完小,部分小学附设幼稚班。思恩县城设国民中学,并开办女子初级小学及简师班。因战乱,学校时有停课现象。
解放后,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日渐兴旺。1987年,全县形成了中小学教育网,县城设有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民族中学及中等专业学校和重点小学,每乡镇都设有普通中学和中心小学,村设有完小、教学点,全县基本实现小学普及教育。
2007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小学310所,其中村完小以上学校149所,教学点161个,小学在校生26500多人;普通初级中学18所,初中在校生13400多人;普通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私立高中1所,高中在校生近300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生1300多人(含在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县直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0人。全县专任教师3566人,其中,幼儿教师45人,小学教师2349人,初中教师952人,高中教师16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60人。
1992年,环江县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目标,1998年,又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并通过国家级验收。2005年10月,全县各乡镇全部通过自治区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评估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100%。2006年11月全县“普实”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级评估验收。
② 广西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于哪个市
属河池市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尤其是龙岩乡龙岩社区上敢屯是世界著名的避暑山庄,该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首府南宁331公里,距桂林340公里,距金城江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方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成立于1987年,全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辖6镇6乡,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为5.9万人,占总人数的14.38%,县内居住着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此交流融汇,环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大小环江两条河从北至南贯穿县境,造就了青山巍巍,绿水长流的秀丽景色。境内植被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江木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与举世闻名的文雅天坑群。境内珍藏着众多的名贵动、植物。
http://ke..com/link?url=_jkgYT_VOUhKZprJaykY_bgiHaYbGkJxBABwDaM_2f_wY9xSzr-qXS2zN4hmN5ZbSwYZsai_nPxKUWl--
③ 环江县都川中学68班学生名单
直到今天,直到现在才知道,苦丁茶喝在嘴里苦,缕缕茶香行走于胃肠,沁入心脾,专品出的却是它苦属涩的芬芳。就像我们慢慢喝上瘾的浓咖啡,加糖,或是加牛奶,要的是一种口感,却改变了它本质的意境。那种一点一滴渗透的醇香缭绕,和着午后慵懒的时光,以及所有经不起时光推敲的往事,慢慢扑捉到一种成熟的味道。
④ 环江县县庆是多少号
11月18日
⑤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
生产
毛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各种副业。毛南族饲养的菜牛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颇有声誉;他们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精致美观而又实用,既是毛南族的手工艺品,又是姑娘们珍爱的装饰品。
建筑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石刻
毛南族石墓上的雕刻远近闻名,如今存留在凤凰山上的古墓群就是毛南石雕的典型代表。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的毛南族石匠,在冰冷的石头上把花鸟鱼虫、人物、用具都赋予了生命。毛南族石匠的创作既不描线也不起稿,全凭手中的刀凿根据脑中的构思在石上即兴雕刻,创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农耕
毛南族居住的地方重峦叠嶂,耕地不足,他们在石山岩缝中把每一寸土地都开发出来,垒石保土,可以说惜土如金。毛南族人的耕作极其精细,水田往往要一遍又一遍地翻耕,把田中的全部土疙瘩捣碎再栽秧,精细耕作,所以他们的田地粮食产量都很高。不仅如此,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在山地的种植中采用密植、套种、间种等方法,为岭南西部的农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饮食 毛南族人的主食为大米、玉米,蔬菜有豌豆、白菜、南瓜、豆角、萝卜等。在节日的宴席上,豆腐是重要的副食品。毛南族人民十分好客,客人到家都待为上宾,他们热情地把家里腌好的酸肉、酸螺丝、酸菜都端出来款待客人,而且还要请客人品尝最有民族风味的“毛南饭”。
服饰
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妇女们还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喜欢佩带首饰,胸前有银、玉等装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做的帽子。
语言
毛南族有本族的语言,但没有本族的文字,他们历来学习和使用汉语。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在语音、语调、语序以及基本词汇方面与同一语族的壮语、侗语、仫佬语和水语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尤其与水语更为接近。由于毛南人民长期与壮、汉族人民密切交往,所以许多人都能操壮语和汉语(柳州官语),毛南族还借用汉字的音义记录毛南语,创成“土俗字”,用来记录本民族的民歌和祭祀用语。
毛南族是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所信仰的原始教名目很多,其中主要是动植物崇拜。
环江县有毛南语、壮语、汉语、苗语、瑶语、仫佬语等种语言。壮语使用人口最多,约占全县人口70.4%。其次是毛南语,使用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16.8%,主要分布在上南、下南两个乡。汉语使用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9%,主要分布在思恩、川山、东兴、龙岩、洛阳、驯乐等乡镇。苗语、瑶语、仫佬语3种语言使用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2%,主要分别分布在驯乐、东兴、长美3个乡。在这里只介绍实行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毛南族语言。毛南族自称为ma:u4ma:n6,主要居住在上南、下南、洛阳、川山、水源、木论、思恩等乡镇,共有5.48万人,其中上、下南的毛南族人口最多。毛南族聚居区内,特别是在中、下南一带,毛南语是毛南族人民之间的主要交际工具。长期以来,毛南族人民与毗邻的汉族、壮族人民有密切的交往,大部分人都能听懂或能讲汉语和壮语,尤其在上南乡,大部分青少年都用壮语进行交流。
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它同该语系其他语言有很多共同特点。例如在语音方面,每个音节都由一定的声母、韵母结合而成,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它的8个调类分平、上、去、入(各分阴阳),分别为第1调、第2调、第3调、第4调、第5调、第6调、第7调(分长、短),第8调(分长、短),这点与汉语很相似,其他如元音分长短,都有i、u、m、n、T、P、t、k八个韵尾,也是毛南语和该语族其他语言及现代汉语粤方言的共同特征。在词汇方面,有很多同源词。语法方面,同该语族诸语言一样,它的基本语序也是:主语+谓语+宾语;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词和量词外,其他修饰成分一般都放在中心词之后;有一定数量的虚词,虚词的使用和语序一样,在语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相当多的量词,量词有表示数量和区分事物类别的功用。
⑥ 广西省环江县各乡镇赶集表
网上信息,未经核实:明伦是3、6、9,吉祥是4、7、10,东兴是2、5、8 ,洛阳镇 2、5 、8 ,水源 1、4、7。
⑦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介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首府南宁331公里,距桂林340公里,距金城江市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方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成立于1987年,全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辖6镇6乡,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为5.9万人,占总人数的14.38%,县内居住着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此交流融汇,环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大小环江两条河从北至南贯穿县境,造就了青山巍巍,绿水长流的秀丽景色。境内植被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江木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与举世闻名的文雅天坑群,境内珍藏着众多的名贵动、植物。12环江的“菜牛”和“五香”(香猪、香牛、香米、香鸭、香菇)等特产名扬区内外,环江是全国菜牛之乡,同时境内有丰富的煤、铅锌等矿产资源。环江是广西第三林业大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九万山久仁和木论喀斯特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江还是“全国兰花之乡”。
⑧ 广西环江县有多少个乡镇
6镇6乡一共是12个(其中一个是苗族乡)。
⑨ 环江县有多少个乡镇圩
环江县就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截止2018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辖12个乡镇148个村(社区)3083个村民小组。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风景优美,入选“ 世界自然遗产 ”, 环江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河池市宜州区,西隔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成立于1987年,全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为5.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4.38%,县内居住着汉、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
(9)环江县课程表扩展阅读:
矿产资源:
环江县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西端,具有比较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铅、锌、煤等矿产是广西主产地之一,有优质的铅锌矿和无烟煤。截止2015年底,环江县境内已发现矿种25种,主要有煤、铁、铅、锌、钒、铜、镍、锡、镉、锗、铊、黄铁矿、滑石、重晶石、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陶土等。现已开发利用煤、铁、铅、锌、黄铁矿、滑石、重晶石、方解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页岩、沸石、辉绿岩等14种矿种。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结实稳当。干栏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圈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这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干栏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