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表安排的原则
1.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1)小学课程表安排的原则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2. 如何安排小学课程表
一般一个星期有5节语文课.5节英语课.5节数学课.2节美术.微机.音乐.体育.自然或科学.社会.思想品德课.还有阅读课和自习
如:语文
数学
语文
英语
思品
英语
语文
数学
社会
美术
微机
美术
阅读
语文
语文
数学
英语
英语
微机
数学
下
午
音乐
思品
数学
体育
英语
体育
自然
自习
美术
音乐
班会
社会
自然
3. 如何安排课程表
1、课程表需要的元素有“标题、日期、课序、课程”四方面。
2、标题是指类如“XX学校XX班”一类的介绍内容及“好好学习”等提示性话语。
3、日期是周X,上下午也可以反映在课表上。
4、课序尽量做到每天最好的时间安排主科,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认知、记忆规律,还要注意同一学科的课时不能连排。
(3)小学课程表安排的原则扩展阅读:
第一、二节课上语文、数学或外语,实在安排不开时,再将副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或思品、德育)、历史、地理提到第一、二节课。
小学科的音乐、体育(或运动与健康)、美术、劳动技术教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安全与应急等课基本上都是安排在第三节课之后。
4. 求一份国内小学生课时安排的课程表
2009~2010学年度
课 程 表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8:10-8:50 第一节 数学 作文内 数学 英语 语文
9:00-9:40 第二节 英语 作文 语文 数学 体育
9:40-10:10 大课间活动
10:10-10:50 第三节容 音乐 数学 英语 体育 数学
11:00-11:40 第四节 语文 品德
与社会 音乐 语文 英语
午 休
13:20-14:00第五节 品德与社会 综合实践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成功教育 科学 科学
14:10-14:55 眼保健操
第六节 美术 体育 综合实践信息技术 美术 校本课程班队
15:05-15:45 活 动
(其实都是做给领导看的,平时副课全主动让给主课.这是”潜规则”)
平时连做作业都来不及,还有时间玩吗?〔我是民办学校的,班级里有80%的近视率,苦啊〕
1
5. 小学课程安排是否合理
现在整个教育体系都有待改进,不是课程安排的问题,而是教育模式的问题。
6. 谁有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品德 2 2 2
语文 8 8 7 7 7 7 6 5 6
数学 4 5 5 5 5 5 5 5 5
外语 2 2 2 2 4 5 5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学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学 2
生物 2 2
体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乐 2 2 2 2 1 1 1 1 1
美术 2 2 2 2 1 1 1 1 1
综合实践 3 3 3 3 3 2 2
信息技术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与
学校课程) 8 7 2 2 3 2 3 2 3
7.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8. 小学课堂规则的制定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
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
一支歌等。
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
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口号响亮,要有精神。
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
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
同学。
4、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
35厘米的距离。(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
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5.需要去卫生间的同学,轻声慢步过楼道。
9. 小学课程表怎样排
找个排课表的软件
10. 如何排小学总课程表
有专门的软件,不用多少钱,你到电脑软件部买一个就好了。
用的时候,你版给每位教师编好号,每位教师安权排的课及节数,还有体育、电脑等课的场地、教室等输进去,就会出现所有不同的排课总表,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