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幼儿园中班课程前审议要点

幼儿园中班课程前审议要点

发布时间: 2021-02-14 06:49:41

A.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收获和感悟

幼儿园课程审议已经实施了有多个年头了,从刚开始的个人审议到如今的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审议,从开始的课程前后审议到如今的前中后三次的审议,不管从审议的形式,还是审议的整个内容都丰富了许多,读完虞永平教授的这篇文章更让我这个一线的老师更加明确了课程审议的内涵与方向。
《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一文主要从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倡导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怎样的过程;如何提高课程审议的成效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幼儿园的课程审议。通过阅读让我更明白了作为课程审议中的重要角色之一的老师应该做的几个意识:
一、前审议时要有目标意识
在审议之前,老师应该对每个主题进行前期的经验准备,知道每个主题对的价值所在,以及通过这个主题的开展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发展。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幼教sMtxjs.com),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接下来开展的活动以及一些环境的创设、游戏等围绕目标进行。这里的目标我觉得不仅是一个大的目标体系,更是要把主题目标具体化,化解一些具体的、可实施的操作策略,这样在日后的开展主题时更具可操作性,更能体现出目的性。例如在“亲亲一家人”的主题活动中,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家的温馨,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爱,浓浓的亲情。以及作为一个小小的“我”,怎么样去表达我自己的爱。从而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老师除了对着目标要了解之外,还可以设想一下其中的具体目标体现在哪些地方,如怎样让幼儿去感受家的温馨,有哪些途径来实施。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幼儿去学会感激、报答等如果在课程前审议中老师能够已经把转化成了具体、可操作的策略,那么已经为我们较好的实施主题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了。

B.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各是什么

就我的经验而言,小班的教学重点是孩子的日常行为举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中班的教学重点可以稍微偏向知识学习;大班的教学重点是向小学过渡。 更多教育孩子的建议可以去西周少儿教育研究院的网站看看,西周教育不仅对孩子进行全方面的教导,更辅以家长教养方式的指导,教会家长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因此孩子不仅仅学习上的能力得到提高,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C.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中班课堂的有效提问

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反思,积极备课 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反思,即 备课的过程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设计教案更能 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活动过程中学生 能会出现几种状况?教师怎样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到 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案。 2、重视选材,关注兴趣 一个活动能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 材。幼儿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对活动是否感兴趣,如 教师选择的教材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的并且是幼儿 兴趣的,那么幼儿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学的过程中能领 教师的教学意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接着考虑 动所蕴含的价值,即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发展能力,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另外,操作材料的 择,还要考虑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来确定学习材料。最后活动的 展要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 3、关注教学中的提问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 提问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应该思 的是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 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就像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 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 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 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 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是仔细地进行琢磨、思 ,就会发现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 ,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简单的集体应 ,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动。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内容、备问题, 要备幼儿。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 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 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 不能提出简单的问题,要提一些具有一点难度、概括 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则适中即可。当然,在同一 龄段中,不同层次的幼儿也应设计难易不同层次的问 。难度、灵活性较大的,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信 、所创造答案的问题,要问能力强的幼儿,他们经过 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思维;中等能力的幼 儿,可提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吸引幼儿的注意 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 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只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的 问题,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4教师要掌握好语言技巧 语言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情感 的重要纽带。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 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 才可能吸引幼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 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具备的便是用甜美的语调 给幼儿上课。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 “爱抚”。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 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应教 师,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 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 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 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 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 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 调,做到抑扬顿挫,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选用拟 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 幼儿,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其次,幼儿教师应该能掌握的语言技巧便是灵活, 课堂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看似家常絮语、亲 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使 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5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语言活动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故事、诗、讲 述、谈话、语言游戏等。其中故事主要包括童话故事、 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笑话等; 诗主要包括儿、古诗、谜语、绕口令等;散文教学 主要包括以景抒情的散文、以事抒情的散文、以人抒情 的散文等;谈话教学主要包括主题谈话、讨论、辩论、 漫谈等;语言游戏主要包括游戏、词汇游戏、表达 游戏、识字游戏等。在诸多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因 时、因地、因环境而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D. 幼儿园中班教师上公开课要注意的细节、要点有哪些

个人认为中班的课比较好掌控,而且活动时间相对大班来说短些,我不太同意上语言课,很难出彩,有新意,大都是千篇一律的讲述、表演。如果上关于健康、科学、社会方面的内容,孩子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活动整个设计方面可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孩子有提高、有兴趣。至于教案网上很多,但要筛选一下。还有就是把自己的教案定下来以后,每个环节、每一句话、孩子的每一个回应都做到心里有数,上课的时候不要疯,注意语言表达方式、语气,注意随机教育。应该差不多了吧!祝你成功!!!

E. 幼儿园中班听课记录表里的名称和目标还有幼儿的表现和建议有哪些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协调性。 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感受创新的乐趣。 3、逐步形成善于与同伴合作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活动准备: 经验:接触过拼板,并有一定的经验。 物质: 1、30厘米见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块(3种颜色)。 2、《郊游》音乐以及场地布置。 活动组织: 一、以“郊游”情景导入,并唤醒身体各部分机能。 引导幼儿进行热身运动,活动幼儿脚踝、膝以及腰部等关节,为下面活动做准备。 二、探索、体验拼板的不同玩法,学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1、幼儿探索单块拼板的玩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并组织幼儿练习相关动作,重点练习多种跳法,并引导幼儿学习原地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2、组合拼板,练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并敢于跳过高30厘米的拼板。 三、放松与整理 四、活动延伸 初步了解“滚车”玩法并体验“滚车”游戏的愉悦,为再玩拼板留下悬念。

F. 通过幼儿园的课程审议,幼儿能得到什么发展

1.主题组织的可实施性
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一个主题已经确立,主题的教育意图很清晰,但发现内容零散或者只是一些领域或学科活动的简单堆积,看不到主题的主要线索,无法有效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平行班教师的课程审议将主题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展开,形成主题的展开线索及网络结构,以幼儿经验为切入点,找到不断扩展的课程内容及相关资源。围绕主题框架形成例如主题目标、活动安排、游戏预设、环境预案等目标倾向,并以此提高各活动组织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2.主题内容的生活性
主题只有符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才会被幼儿接受,才更利于幼儿的发展。因此“前审议”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审议者通过对主题内核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根据当地的社会氛围、城市文化、教育资源、园文化等对主题中的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筛选与重组,从而让主题更好地为幼儿的生活服务。
3.主题设计的开放性
面对相同的主题,整齐划一的实施目标与步伐不一定适合所有平行班的教师与幼儿,在主体实施前的审议中,教师就应该考虑各个班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发展水平,注重主题目标、组织实施中的开放性,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弹性,以帮助同年龄段各个平行班主题的有效开展。

G. 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适宜性——班本化课程的追求 虞永平教授说: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追求适宜性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向。是的,只有适宜性的课程才能带给幼儿有效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班本化课程适宜性呢? 1、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的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不但要问这种材料小孩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正如陈老所说,我们选取课程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落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幼儿的这种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所以,幼儿园适宜的课程实施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课程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孩子的需要的,为着孩子的需要而安排的。 2、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使课程的实施具有有效性。 主题活动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分课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一个良好的课程实施者势必较好地关注着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会选择与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目标,考虑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要求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关注了孩子的现有水平,我们还要求课程对幼儿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堂上就表现成真实富有个性的幼儿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予以敏感的回应,能认真投入,积极动脑,不断想象判断推理甚至质疑、创新,表现出无穷的学习兴趣力。只有当课程内容对幼儿现有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时,才会表现得异常专注与投入。所以观察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就是判断课程内容适宜性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选择孩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具体物体或事件进行主题教育实施,而一些抽象的孩子难以观察的内容很难吸收进主题,但当孩子生活的周围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作为支撑时,我们适当可纳入主题活动中来,随之这些活动也相应变得适宜。例如在《人们怎样传递消息》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有环境资源的支撑,主题活动进行得很是顺利。联想起十年前开展《太空》主题活动由于环境资源缺乏最终半途夭折。可见课程适宜性要求关注孩子学习的周围环境与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