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钟面课程表

钟面课程表

发布时间: 2021-02-14 18:43:30

Ⅰ 一年级认识钟表有哪两种表示记录方法

分析教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产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私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分析学生: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Ⅱ 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钟表的问题

认识钟表(整时和半时)说课

一、明确内容,说教材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钟表》的第一课时,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知识技能性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3、情感性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教学难点:在钟面上拨整时和半时。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对刚进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联系生活、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适时评价、激励创新等方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小明交朋友”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形象地提示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在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敢于创新的意识。
3、适时评价,激励创新。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思维的闪光点,适时给予激励、评价,架起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愉悦感、成功感,从而进行创新性学习。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1、观察辨析法:观察“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图,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培养学生运用对比分析、区分异同的方法进行学习。
2、小组合作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问题,展开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动手操作法:指导学生动手拨钟表,充分发挥学具的启智作用,进一步体会整时和半时的区别。
四、自主合作,说程序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为了使本节课教学内容能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设计:
(一)课前,师生之间围绕时间这个主题进行聊天;上课伊始,通过创设“与小明交朋友”这一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二)在新课教学中,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1、初次认读整时和半时。直接呈现“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图,让学生来认一认,说一说。
2、认识钟面。教师: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知道的教给小组中的其他同学。比一比,看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学生开展四人一小组活动,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
3、再次认读整时和半时。小组合作再一次认读整时和半时,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
教学设想:这样开展教学,学生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系统的数学知识既可以省略简单的重复现象,又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整个活动学生始终在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但认识是深刻的。
(三)巩固练习:“找朋友”、“拨一拨”。
教学设想: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设计一些生活性、趣味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为学生充分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轻松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四)概括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拓展延伸。旨在唤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再次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Ⅲ 认识钟表是属于数学四个领域中的哪个领域

“认识钟表”这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代数是研究数、数量、关系、结构版与代数方程权(组)的通用解法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学时讲授,介绍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变量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代数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字,而是各种抽象化的结构。

(3)钟面课程表扩展阅读:

无论是在代数还是在分析中,代数结构都是最常见到的结构之一。十九世纪前半叶末,随着哈密顿四元数理论的建立,非交换代数的研究已经开始.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M.S.李的工作,非结合代数出现了. 到二十世纪初,由于放弃实数体或复数体作为算子域的限制,代数得到了重大扩展。

与外代数,对称代数,张量代数,克利福德代数等一起,代数结构在多重线性代数中也建立了起来。

Ⅳ 小学数学中是不是《认识时间》与《认识钟表》是不同课程,还是说一样只是版本不同名字不同

认识时间是没改版教材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及几时几分,还涉及到简单专的时刻之间转换的计算属,对孩子来说接受和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只是认识钟表,而且只要求认识整时,孩子接受起来轻松而愉悦。因而你提到的不是两个课程,是两个版本教材知识的区别及对学生达成目标的变更。

Ⅳ 怎么样辅导一年级小孩认识钟表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
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
(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
配场景的钟8:00(升国旗)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拨一拨
小猫说:“钟真好,我也要买一个。”小熊说:“现在是2时,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小猫说:“能。”
小猫会拨了,同学们会拨吗?试一试
同学们试拨,请一个小朋友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并演示拨钟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分针拨到12,再把时针拨到2。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们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表怎么啦?(老师展示一只缺少分针的钟,时针指着3时的钟)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分针,(出示3根针,分针、时针、还有比时针还短的一根),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我们书上也有象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让学生做书85页第5题,为时钟添上分针和时针)做完后选择一些到展台上点评。
认识大约几时
去年在我国有一件大事,神舟6号飞船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们想看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成功发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动的时刻吧!
出示视频
出示3个钟面小结:
(1)9时时钟闪烁。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2)发射前的准备时钟接近9时,讨论现在是几时?(正好是9时吗?)接近9时可以称为大约9时(大约闪烁)
(3)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这时又是什么时候!还是9时吗?(九时多一点,也可以称为大约9时)
神舟六号是九时发射的,准备发射时是九时差一点,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像这些接近9时的,我们可以说成大约9时。
认一认生活中的大约几时与整时。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一起来告诉它好吗?
出示一组生活场景,并伴有时钟。(大约6时小朋友起床,大约8时同学们做操,10时同学们正在学习,12时吃午饭,大约7时同学在灯下写作业,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
定格两组画面(10时同学们正在学习与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小熊说:“一个正在上课,一个已经进入梦乡,怎么钟上显示的都是10时呢?”请同学说一说原因(上午10时与夜里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走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5、小熊说:“你们真棒,钟表店里还有一些钟,你们认识吗?(出示一组钟表:电子钟,只有3、6、9、12数字的钟,没有数字的手表,显示罗马数字的钟)(介绍电子钟,哪些地方见过的)不管钟面上有没有标出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知道是几时或者大约是几时!
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平时利用时间的情况满意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Ⅵ 如何交孩子看时钟

首先,要做一个钟表的表盘模型,要有刻度,有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
其次,告诉孩子表盘上的每一个小格和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区分时、分、秒的概念和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等量代换关系。
再次,教会孩子认识钟表的步骤:
1、先教会孩子认识整点(时针拨动,而分针一直对准数字12不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2、教会孩子认识几时半(如:6:30,8:30等):时针拨动,分针对着6不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3、教会孩子认识随意时间(如:6:25,8:55等):时针与分针相应的波动,让孩子读出时间。

2-3岁教宝宝钟表还太早。教育学家认为,5、6岁是比较适宜学习认钟表的年龄,但在这之前,你可以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他们说明时间。如果孩子每天要看动画片,你就可以指着墙上的钟告诉她,“当短针到了8,长针到12的时候,你就告诉妈妈给你开电视”,这样,孩子就会自己观察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

另外,你也可以干脆把真正的会走动的钟表放在一边,用手或者玩具表来教孩子。因为对于普通钟表来说,在孩子读数时间的时候,钟表的指针又发生了变化,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但如果你用手指,就完全不同了。而且看到你手指的移动,孩子们可以感觉到时间是怎样推移的。你可以先用孩子的玩具表,告诉他15分钟后,表的指针是什么样的,然后告诉他,15分钟以后,我们就出去玩,这样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任务就统一起来了。

Ⅶ 二年级的钟表怎么认识

二年级的钟表怎么认识?怎样教会二年级的孩子认识钟表?钟表题怎么做?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钟表相关知识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花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多。但是钟表题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效学会呢
01、认识表面。

学习钟表最简单的起步就是会看表面。拿来家里的钟,手表。让孩子观察,然后说出来,孩子看到的三根针。分清楚三根针的区别。其实这个观察一下子,孩子就可以直接告诉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最短最粗的是时针,最长最快的秒针,在中间的是分针。通过孩子的观察和大人的引导,孩子一下子及记住了三根针的区别。接着就是钟面的12大格的划分,让孩子自己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是几个大格。每个大格是多少个小格。这个过程,大人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数,数多几次,孩子自然就会在脑海中有个记忆。

当孩子有了记忆的时候,可以拿出白纸和笔,让孩子学会画简笔的钟表。这个过程看似繁琐,其实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很准确的画好。通过数和画的两个基本的步骤,孩子对表面的三针以及大格,小格基本就熟记于心了。

02、学会时分秒的进率。

什么是进率,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讲,那么孩子头都被你绕晕了还是学不会。因为他之前都是大人直接告诉孩子的,自己没有经验。在网上买了一个可以手动转针的数学学习工具。让孩子去转表面上的三针。这个工具,当你转秒针的时候,分针,时针同时也是在转动。我让孩子自己去转秒针,一小格一小格的转,当秒针转一圈的时候,分针刚好转一小格。当秒针转60小圈,分针刚好转了1圈。而时针刚好走一大格。这个工具可以让孩子很清晰明了地知道三针之间的进率,一个小小的工具就可以搞定。通过实际的操作,激发孩子对知道的主动探索,比家长对孩子的灌输来得更快。

03、如何看时间。通过简笔画,孩子基本上就会画钟面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教孩子怎么看时间了。

@ 先看时针。时针指着那个数字,就代表的是几点。当时间指着两个数字之间,就读较小的数字。

@读分针。分针指着那个数字,就要将该数字乘以5后写数字。

04、时间的计算问题。

时间的计算主要是考察孩子对进率的理解。一般都是先把时间对齐列竖式计算,注意在时间里面,借一当60。

05、经常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学习了时间,我们就可以经常让孩子告诉我们此时此刻的时间。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告诉我们在学校里面的课程情况。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几点到几点。早上10点钟你们上的是什么课程。出门的时候,你可以随口问问孩子时间。通过简单的询问,孩子逐渐就会掌握住了时间这个知识点。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把学习放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这样孩子学起来才更加有动力,而不是总是觉得知识是枯燥的。

Ⅷ 想学钟表装配 维修 上海可以在哪学

在上海可以学,去年我一个朋友差点去那边学,但当时是一个公司的培训课程,回不轻松,而且学完还要答考试。拿了证书才可以。
最好还是有这行业的师傅,无论从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是不错的。
而且我那个朋友告诉我,他们也只是在上海学习然后去瑞士深造。
所以你还是找找这行业的人。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