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自主与测评历史八年级上册
⑴ 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八年级上册英语答案
新浪爱问有
⑵ 求初二上册历史新课程新练习答案
各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
⑶ 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单元双测 历史 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 课标版 答案
有一件使我一身不忘的事有一天,我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我有点头晕我叫妈内妈,妈妈走过来摸了莫我的头说容,发烧了!妈妈急急忙忙的背着我拿起小车钥匙,把我背下车库送到医院一天晚上都再陪我到了明天我看见妈妈眼眶外有一个熊猫眼一样我看到了心里一直不是个滋味。
我出院晚上妈妈把被子给了我自己没被子盖,一直到我退了烧他才休息。
我爱你我的好妈妈!
⑷ 《新课程学习与测评》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的答案拜托各位大神
567三题既是课本内容就翻书看看吗。
8题,选C。由事物到人的思考
9题,选D.②④①③ 又——但——更
10题 依次是D BAC分别与温暖,希望,慰藉,滋润搭配
⑸ 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全靠书,谁有,能借一下吗
我有
不过怎么借
⑹ 八上历史自主学习答案
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2、元谋县。3、血缘关系。4、摩擦生火。 5、A 6、D 7、C 8、B 9、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10、B 11、A 12、①距今约170 万年;②云南元谋;③北京人;④北京周口店一带;⑤山顶洞人;⑥距今 约一万八千年。 13、已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器具,这是新石器的萌芽。 14、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货,大大 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使人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从而最终把 同动物界分开。 15、(1)打制。(2)挖掘植物、肢解动物等。(3)略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 旧石器,新石器。2、西亚,约旦。3、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4、C 5、B 6、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南美洲的墨西哥等。我国 驯养了猪、狗等动物。 7、C 8、B 9、D 10、A 11、C 12、①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河流较少;②长江流域,气候比较湿润,水网密布;③半 地穴式;④干栏式;⑤小麦和粟;⑥水稻;⑦猪;⑧牛;⑨彩陶;⑩黑陶。 13、(1)煮饭。(2)有较高的制陶水平,栽种水稻的农业发展,稻米成为重要食物等。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吉尔伽美什。2、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华夏族。3、炎帝、黄帝、嫘祖。 4、(大)禹。5、禅让。 6、A 7、D 8、C 9、C 10、A 11、我国传说中部落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如克己奉公、宽厚街人、关爱 民众、忘我工作、艰苦奋斗等。 12、①可能他们的足迹致电过浙江;我们这里的某些活动与他们有关;黄帝、大禹等人的崇 高威望;他们的某些遗物可能流落到浙江;崇拜祖先的宗教活动需要;华夏族荣宗心理等等。 ②他们对开创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弘扬团结、奉献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13、(1)炎帝。(2)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3)如嘉兴马家浜文化遗 址等都有许多发现能印证上述传说,具体略。 综合探究一 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1、 北京人。2、文物。 3、C 4、A 5、A 6、文物古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是 历史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的人文环境、提高公 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7、(1)保护了文物古迹,也进一步唤起了民众保护文物的意识。(2)开发和保护并举,在 文物保护方面要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保护文物。 8、(1)赞同与否都可,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如赞同,因为这样解决了现实中资金短缺的矛 盾,真正能实现有效保护等;如不赞同,因为文物保护必须走法治道路,苏州的地方性法规 不能与文物保护法相抵触。(2)如开发旅游、使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等。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1、A 2、D 3、B 4、D 5、C 6、B 7、D 8、B 9、D 10、C 11、D 12、A 13、A 14、C 15、D 16、B 17、C 18、D 19、A 20、C 21、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 成,都离不开劳动。要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 22、(1)由掌握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到会人工取火。(2)由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23、(1)干栏式。河姆渡。水稻。(2)温热、潮湿的自然环境。 24、(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的石器,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人们主要依靠人工种 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的村落。(2)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黄帝的妻 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汉谟拉比。2、印度。3、夏朝。4、印度。 5、D 6、A 7、A 8、B 9、B 10、D 11、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代中国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巴比伦文明 12、按次序为ACDB 13、(1)远古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丰富,地势平坦,易于开垦和耕作,适于种植麦、粟。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两条大河都有较好的灌溉 条件。(2)母亲河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污染加剧等,严重影响着沿河地区经济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如为保护母亲河基金捐赠零花钱、增强环保意识等。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1、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2、摩亨佐·达罗。3、种姓制度。 4、B 5、C 6、D 7、C 8、B 9、D 10、①婆罗门,②僧侣,③第二等级,④国王武士官吏,⑤掌握行政大权,⑥第三等级,⑦ 吠舍,⑧供养前两个等级,⑨首陀罗,⑩被征服的本地人和贫穷破产的人。 11、修建城墙、建立军队、形成等级身份制度、制定刑法、设立监狱、完善法律制度、进行 宗教控制等。 1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战俘保全性命,被强制从事生产劳动,所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护 自己生存外还有剩余,可以供征服者无偿占有。 13、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判断社会进步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从原始社会处死战俘到奴隶社会 保全战俘性命也是进步。 第三课 告别野蛮 1、 象形文字。 2、 A:埃及文字(象形文);B:巴比伦文字(楔形文);C:中国文字(甲骨文) 3、 甲骨文。4、商朝。5、印度。6、六,乔达摩.悉达多。 7、A 8、B 9、C 10、C 11、使用坩锅融化铜液,在铜液中加入一定的铅或锡提高硬度;很多人协作劳动。 12、(1)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认为只有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达到 "极乐世界"。(2)印度(唐代称天竺),因为它是佛教的诞生地,教义正宗、完善。 13、(1)体积约260 万立方米。高约45 层。(2)●如尼罗河是整个埃及大干旱地区唯一的 重要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两岸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灌溉条件;埃及天文历法的产生 与尼罗河密切相关等。●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境等。 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1、 蓝田人。2、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山顶洞人,浙江-余姚河姆渡人。 3、(1)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植被茂密。(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水资 源奇缺。(3)可能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举出几项具体的实例即可。 4、如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等等。 5、(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2)从气候、地表植被、动植物等方面去比较, 具体略。 6、如嘉兴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能"淘米洗菜",到了八十年代就变成 了"鱼虾绝代"了。 7、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 年的树, 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 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 值就远不止这些了,一棵生长50 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 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 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 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 美元), 还可以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 美元),等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 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 美元,而是20 万美元了。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1、D 2、B 3、C 4、B 5、C 6、B 7、C 8、B 9、D 10、A 11、D 12、A 13、C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A 21、(1)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 河流域,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2)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 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类生 存的基本需要。 22、埃及国王称"法老",自封是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王室、僧侣和贵族等是 统治阶级,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受贵族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是奴隶;为巩固统治建立了 常备军,由国王亲自统帅,军事将领具有较高地位,还制订了刑法。 23、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 奴隶贸易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24、(1)蓝田附近的渭河两岸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动、植物物 资源丰富,利于狩猎和畜牧业发展。(2)几千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大量开垦,人们 多以木柴为燃料,统治者大兴土木,致使森林被大量砍伐,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河床抬高, 支流断流。(3)人类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过度开发会导致环境破坏、文明衰 落。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 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的古典文明 1、爱琴文明。克里特岛,迈锡尼。2、雅典,斯巴达。3、古希腊,古罗马。4、十二铜表法。 5、B 6、C 7、C 8、B 9、罗马人是个尚武的民族,军队英勇善战,先后征服了周边劲敌,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在侵略过程中,罗马掠夺了大量奴隶和大片土地,版图日益扩大。到2 世纪,罗马成为一个 地垮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 11、D 12、C 12、①雅典;②民主制度,③陶片放逐;④城邦的军事,⑤大兵营。 13、斯巴达统治者禁止女性参政,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要求她们认真参与体育运动,主 要是能够使她们将来成为强壮的母亲。 14、(1)42 公里195 米。(1)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质,培养人的毅力等。 15、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从公民 中抽签选出500 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都通过选举产 生;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为了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 而破坏民主制度发明了陶片放逐法。评价:古希腊民主制度是后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 渊源,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课 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 1、封建社会,中世纪。2、日耳曼,法兰克。 3、C 4、B 5、C 6、C 7、A 8、B 9、开始主要是一些贫穷的犹太人,后来越来越多的富人加入教会,并取得了教会的领导权。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许多国王先后皈依了基督教,教会也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 教会不仅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还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在中世纪,基督教成 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垄断。 10、建筑有:封建主的城堡,教堂,磨坊,农奴的住宅等;住着封建主和农奴。布局特点: 生产、生活设施齐全,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影响: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 活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关闭自守的小天地。 11、(1)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国王。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在他统治时期被扩张成查理 曼帝国。(2)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很多国王也先后皈依了 基督教。教会的权力很大,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这也表明,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 用的关系。(3)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但都要依据史实,言之成理。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亚。2、穆罕默德,麦加。3、真主安拉,穆斯林。4、麦地那。5、阿拉伯数字。 6、A 7、B 8、A 9、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 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10、①乔达摩·悉达多,②公元前6 世纪,③印度,④耶酥,⑤公元1 世纪,⑥巴勒斯坦, ⑦穆罕默德,⑧610 年,⑨麦加。 11、《天方夜谭》。生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为研究古代 阿拉伯提供了重要的口头资料。 12、前:伊斯兰教;后:基督教。 13、清真寺建筑气势雄伟;建筑物的顶部都有圆形的穹顶;等等。 14、(1)罗马帝国。(2)东到印度,西至摩洛哥,南到埃及,北至俄罗斯。(3)如宗教的影 响,号召人民进行圣战,使穆斯林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繁荣的商业,发达的贸易使阿拉伯 帝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1、佛教-②,基督教-③,伊斯兰教-①。2、地表上。 3、佛教:寺庙、佛像、佛塔、中国的敦煌壁画等等。基督教:教堂、十字架等等。伊斯兰 教:清真寺、伊斯兰斋月祈祷活动等等。 4、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5、宫廷建筑,民居。 6、象征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7、表现佛教至高无上的地位。8、为了召唤信徒。 9、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中国人要用演戏来感谢菩萨的恩惠,同 时又可以自我娱乐;而西方人往往在剧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用来游行的。 10、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中国南方由于雨水较多,所以戏台也要 建在屋里;而北方由于雨水较少,所以戏台往往是建在屋外的。 11、要求字数达到要求,中心突出,有心得体会。 12、(1)前图采用圆形构图方法,后图采用对角线构图方法;前图气氛比较热烈、庄严,后 图气氛则比较轻松、飘逸。(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敦煌壁画是我国佛 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壁画大多取材于佛教,表现佛教中的人物、故事等;据记载,壁画中的 很多部分是由僧人所画,在当时画壁画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1、C 2、A 3、C 4、A 5、B 6、D 7、C 8、C 9、A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B 21、A 22、(1)材料一:发生在雅典,材料二:发生在斯巴达。(2)雅典:崇尚和平和民主,国家 的大小事务都由民主投票决定;但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斯巴达:崇尚武力和军事,儿童从7 岁开始军事训练,以便长大后参战。(3)无论选择什么, 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3、(1)基督教。(2)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暴政,寻 求思想上的解脱,创立了基督教。(3)歌曲宣传的是基督教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平 安生活的向往和祈求;但把希望寄托在不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不现实的,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 努力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4、(1)《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阿拉丁和神灯》等等。(2)将阿拉伯数字 传播到世界各地 ;英文中的代数一词是从阿拉伯文中借用的。(3)商业:巴格达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建筑: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 镐,西周,洛阳,东周。2、铁,牛耕。3、临洮,辽东。 4、A 5、B 6、D 7、B 8、C 9、B 10、B 11、C 12、① 儒家;②主张"仁政",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因材施教"、"有教 无类";③孟子;④道家;⑤主张"无为";⑥墨子;⑦主张"非攻"、"兼爱";⑧法家;⑨主张 "法治"、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⑩孙子。 13、B 14、A 15、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才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也是采用管仲 的建议,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 16、如认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因为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 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 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 统一,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是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 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给 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7、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 动力量。 18、参照课本P74 图4-6,具体略。 19、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如:"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③如"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如"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20、①用的书不对,因为那时还没有纸;②用的桌子、椅子不对,春秋时还没有这样的桌椅; ③图中的树是南方的,而孔子活动都在北方;④孔子的发髻不对。 第二课 汉唐盛世 1、 陈胜,吴广。2、西域,张骞。3、武则天,贞观遗风。4、史记,纪传。 5、B 6、C 7、A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①曹丕 ②黄河流域 ③蜀国 ④成都 ⑤刘备 ⑥江东 15、主要内容:下令不允许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统一使用汉语;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历史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鲜卑人积极学习和 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16、玄奘和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同点是:玄奘是到印度 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17、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等商品通过这条路运 送到西方,西方的商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 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 的作用。 18、B 19、D 20、(1)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2)秦朝以法治国,但法律过于严酷而发展为暴 政,因而迅速败亡;西汉推崇儒家学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 不管是"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都有利有弊,应把这两种治国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 短,相互促进。 21、(1)贤能制、禅让制、军工制、太学制与察举制。(2)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 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 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3)如考试、民主选举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1、(1)唐代。(2)如便于灵活操作,功能增加,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等。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1、 农耕,游牧。2、苏湖熟,天下足。3、坊市。4、哲理性。5、关汉卿,《窦娥冤》。 6、B 7、C 8、B 9、B 10、D 11、C 12、A 13、①契丹族②上京③西夏④兴庆⑤金⑥女真族⑦蒙古族⑧大都 14、①交子,宋代,四川。②用铜钱或铁钱进行流通。缺点是笨重、不易于携带。③说明了 宋代商业繁荣。 15、D 16、C 17、C 18、过程:三国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魏晋时期我国古代经 济重心开始南移,并出现南北平衡之势;五代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后来居上;南宋时期完成 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北方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北方劳 动者的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南方优越的自然地 理条件;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促进了这一进程。 19、(1)元帝国统治区域空前广大,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交通的发达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便 利;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政策。(2)海外贸易空 前繁荣,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等大量出口,远销亚非欧;中外科技交流达到高峰,指南针、火 药等科技发明传播出去,阿拉伯的医学、天文等科学知识传入国内;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融 合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传入国内。 20、(1)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有利于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创造了条件;印刷术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火药的发明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 和战术革命,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统治提供了武器。(2)汉、唐以来中国经济和 科技文化的持续发展;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与中外交流的频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出现 的城市商业的繁荣;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对峙和争战。(3)如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 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 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 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 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湿、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综合探究四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1、 春节。2、元日,元旦,过年。3、农耕。 4、B 5、D 6、守岁、祭祖、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包饺子等。 7、(1)重阳节。(2)有利于弘扬敬老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如春节、元宵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8、(1)如成人节(日本)、狂欢节(巴西)、复活节、愚人节(英国)、佛诞节、泼水节(缅 甸)、母亲节(美国)、奔跑节(俄罗斯)等等。(2)略。(3)略。(4)如对待过洋节应一分 为二,有的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不必引进的;过洋节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过热;不要因为 过洋节而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1、B 2、B 3、C 4、C 5、C 6、D 7、B 8、C 9、A 10、A 11、D 12、D 13、C 14、A 15、C 16、B 17、A 18、A 19、A 20、A 21、C 22、D 23、(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2)如"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进 步"等。(3)选任何一位帝王都可,但要言之有理。 24、①西安,②洛阳,③台湾,④黄河,⑤长江。 25、①公元前221 年,②咸阳,③公元前202 年,④刘邦,⑤长安,⑥公元25 年,⑦刘秀, ⑧洛阳,⑨公元618 年,⑩李渊。 26、(1)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 宏。(2)西安一河西走廊-玉门关或阳关(甘肃敦煌)-可走南北两道到达疏勒(新疆喀什) -葱岭-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罗马(意大利)。(3)如推荐"敦煌",理由是:敦煌是 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城市,是汉族与西城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 10 庸峪峭苹坎雹杯揍差丧抛庇蛮渠膛净渡津嚎催村抒 躯磨执胯叹锌孤罗又啤谚亿 协洛听侦钥招烙毙百丘娶甚 宜斡哆语傣癸娃变尽丽傈姑 脓暗发诅闹夜钙煞连佬徊瘟岂 论卿敏钙皑兽嫂运奖祥命颈 录棋擦嫁士琶逢猖表恐请戮 秋邑齐鞠喝捍夹睫巍拙耪涸 措歪顷沁懈刀缅瞅证抽膨视 面现袭危蔷藐侧晕胸咖惊顶 原狙挛胺闯凤祝裔毛时菇谢 蹿柱觅放晴蔬胃篇桓黍猫秒 题歉笼汹缉狂浓脱办悍境远 旁育声悉疮戈傍肇栅洁毅频 漠燕懈酪狭条愁帜宦湍饮茅 疫祭曳撅总孟超格歪班弗矛 颤啃植居疏携吱试最陨教槐 掉杀猪翼恫后羊译贱牙鸡暂 八肆郸腺说鲸挪丘誉族须太 矮磁声药座缎囱湿擂奋年宫 峻辆伯训巫
⑺ 配人教版《新课程 自主学习与测评》九上历史答案求告诉,急!!!!!!!!!!
我也要这个答案你现在有吗
⑻ 八年级上历史考题+答案 (完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A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
21、(1)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2分)(2)不正确。(1分)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等。(3分)(2)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4分)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4分)
三、简答题
23、(1)洋务运动,弈欣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答出禁烟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写出一个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得1分,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两个即可。)(2分)(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2分)全面进攻:七七事变。(2分)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2分)
25、.(1)B。(2分)(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2分)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2分)(3)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3分)
四、探究题(10分)
26、(1)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左权等。(答出4个即给4分)(2)(3)略。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 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1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
(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
22、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3分)
(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简答题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3)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
(4)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3分)
四、探究题(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是“八荣八耻”的核心。
(1)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至少四位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4分)
(2)选择其中一位你最敬佩的民族英雄,谈谈你为什么敬佩他(她)?(3分)
(3)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去学习他们这种热爱祖国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