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
①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分别是什么
以学习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和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②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什么
1. 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2. 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
③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什么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幼儿园教育不以系统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应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儿童”。幼儿园课程各类或各层次目标的厘定都应以此为基点并与之相符合。
④ 幼儿园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不同点
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标通常包含两种释义:即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标(目的),又包括具体个别的有操作性、层资助性与可测性特点,它指的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目标可以为师生培养目标起到提供工具、启示方法和指示步骤的作用。 2、因此可以看出,a:教育目标范围更广,包括教育目的在内,而教育目的的范围更狭窄。b:教育目的比较抽象,是教育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而教育目标则比较具体,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或目标。 c: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许多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目标的实现,而教育目的内涵的精神是贯穿于各个具体教育目标之中的。
⑤ 幼儿园五大领域目标所涉及的结构内容与表述问题
一、健康
(- )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 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语言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社会
(一)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四、科学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人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家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L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五、艺术
(-)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⑥ 幼儿园课程表现性目标和行为性目标要怎么写
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进行叙写即可。
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当灵活地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
(6)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扩展阅读:
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要求规定: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培养对各种美好事物丰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东西,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对生活的形象思维,并感受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⑦ 幼儿园课程目标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
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⑧ 什么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
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主要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想多媒体。游戏。语言表达。绘画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