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

发布时间: 2021-03-15 18:27:02

A.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有哪些变革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改革20.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应如何适应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落实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2)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 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也就意味着,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3)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4)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21.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2.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学习;(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23.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3)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4)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指导学生选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2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的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5.新课程背景下应有怎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如下特征: (1)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在中小学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无穷智慧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学校为基地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也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高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特征抛弃了专业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传统假设,赋予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将教师从“教学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为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3)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它不以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为追求,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为己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致力于促使教师通过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最终成功地实施新课程。 27.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何现实意义?(1)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让广大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2)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反思与探究可以体会新课程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重新审视课程与教学问题。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深入理解新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调适,提高国家课程的适应性;可以积极参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适合于本地、本校和每一位学生的学校课程;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将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下去,使课堂教学发生新的变化。(3)它可以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这可以促使教师投身于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高素质的学校教育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也能带动学校的发展。 28.什么是“课程资源”? 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讨论并不多,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从课程资源的本质来看,它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 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的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的。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媒介、场地、设施和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29.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有许多种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包括目的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以及评估方案的资源。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耷,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材料;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并据此确定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这些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此外,鉴别和利用外课程资源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各种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拓展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发掘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四、普通高中新课程与评价改革30.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课程教授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课程实施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子进行表述: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评价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定义。因此,对高中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就必定不一样。在以追求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指导下,高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完全不同于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的价值观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因此,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却不是惟一途径。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来搜集信息。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更加可信,更为合理公正。 评价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价值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对教学效果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做出价值上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有哪些要求? 随着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学实施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教学实施必须要注重基础性。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课程内容的变化也体现了基础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施中,应当要强调掌握必须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在评价方面,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就给高中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评价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整:(1)淡化分数与评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3)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5)采取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 3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等等。 33.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在展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4.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新课程要求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35.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强调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学校制定的学生学习目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的探讨;考试新方法的探讨。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高中新课程评价不能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所以,高中新课程评价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发展目标。 (2)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3)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6.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1)课堂表现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学生通过反馈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来改进学习。 (2)课堂表现评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进一步熟悉所学过的内容,熟练已有技能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行自我评价打下基础。 (3)具体背景性。每一个课堂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学生、教师组成的课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课堂表现评价也是各异的。它与教师的评价风格、学科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某课堂中一位教师的成功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如果移用到另外的课堂中,或者由其他学科教师实施则很可能是失败的。 (4)小组合作评价是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方式。教师很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对所有的学生完成有效的评价,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通过互评发现问题。 (5)教师不能仅凭学生在某一课堂中的表现,就对其下结论。教师需要综合学生在不同课堂中的不同表现,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 37.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考试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加强综合评价。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38.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何意义与作用?成长记录袋在课程改革中的意义: 成长记录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评价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它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袋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首先成长记录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其次,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成长记录袋的主要作用: (1)作为教学手段,可以把它作为学生快速参考和阶段性复习关键知识的个人课本,而非评价手段。 (2)支持职业探索(即特长的发挥),并分析这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尤其注意学的实用。(3)用来评价学生对于特定领域(学科、技能)的学习。(4)用来评价学生在各项活动和领域中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 (5)从小开始,将成长记录袋的重点放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习惯上,而不仅局限于学校科目。 39.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应按照如下理念和原则构建: (1)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必须以素质教育的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实验稿)》为依据。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参照,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2)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 (3)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应是多样的,在改革传统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基

B. 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C.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D.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四川课改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学业评价不是只看考试结果了等等。

E. 新课程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改革20.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应如何适应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落实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2)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 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也就意味着,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3)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4)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21.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2.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学习;(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23.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3)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4)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指导学生选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2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的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5.新课程背景下应有怎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如下特征: (1)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在中小学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无穷智慧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学校为基地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也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高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特征抛弃了专业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传统假设,赋予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将教师从“教学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为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3)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它不以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为追求,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为己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致力于促使教师通过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最终成功地实施新课程. 27.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何现实意义?(1)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让广大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2)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反思与探究可以体会新课程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重新审视课程与教学问题.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深入理解新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调适,提高国家课程的适应性;可以积极参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适合于本地、本校和每一位学生的学校课程;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将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下去,使课堂教学发生新的变化.(3)它可以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这可以促使教师投身于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高素质的学校教育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也能带动学校的发展. 28.什么是“课程资源”? 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讨论并不多,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从课程资源的本质来看,它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 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的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的.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媒介、场地、设施和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29.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有许多种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包括目的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以及评估方案的资源.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耷,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材料;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并据此确定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这些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此外,鉴别和利用外课程资源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各种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拓展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发掘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四、普通高中新课程与评价改革30.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课程教授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课程实施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子进行表述: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评价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定义.因此,对高中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就必定不一样.在以追求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指导下,高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完全不同于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的价值观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因此,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却不是惟一途径.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来搜集信息.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更加可信,更为合理公正. 评价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价值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对教学效果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做出价值上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有哪些要求? 随着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学实施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教学实施必须要注重基础性.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课程内容的变化也体现了基础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施中,应当要强调掌握必须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在评价方面,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就给高中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评价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整:(1)淡化分数与评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3)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 3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等等. 33.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在展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4.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新课程要求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35.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强调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学校制定的学生学习目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

F.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一)新课程结构特点
第一,提出了课程的“综合性”。 首先,课程结构 “综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这既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当代世界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第二,提出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第三,提出了课程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1)对学习领域的规划和设计,或者对学科与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全面、均衡;(2)对各学习领域,或者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必须均衡;(3)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均衡

G. 小学语文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是什么

一,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
二,学校计划实施的课外活动
三,学习中的隐蔽课程

H. 新课标具体内容

新课标内容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一些人忽视了态度、情感、价值观,其实它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体系中的一维,其重要性不差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编辑本段]课程改革的目标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知识观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编辑本段]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终超出综合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的状况。正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本次课程结构调整制定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的“自助餐”式的课程计划,供各地选择。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这无疑能够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主动性,也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纲要》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因此,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应该承认现行的分科课程这些缺点是比较突出的。

I.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以前的老师授课比较注重照本宣科,所教的内容大都跟书本一模一样,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其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新课改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而不是老师告诉你什么就是什么。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新课改除了需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之外,更强调了德智体美等多方位的发展,使学生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以前的教育当中有很多难度在中上的知识,导致两极分化,有的学生解难题特别厉害,有的学生却连基础都掌握不了。新课改则更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全面发展。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以前都是老师要学生乖乖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新课改之后则更强调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人员应该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例如在评分机制上更为灵活,学生差一点点及格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酌情处理,让他及格,增强自信,同事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则更强调“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改动,使得教材、教学等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扩展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J.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回德与生活、答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0)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扩展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4个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