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发生的变化

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发生的变化

发布时间: 2021-03-16 13:53:0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变化:
(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②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③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竞争越来越激烈~~~从2岁会走会说话之后~~就学汉字~数学,幼儿园就学100以内加减乘除~~小学就学初中知识~~初中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没事干了的~~就像这样~

④ 课程改革十年后 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虽然在这个进程中, 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课改的的确确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很多转变。 课程改革十年后的今天,我深刻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中都处处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学习特征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课改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⑤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学生学业评价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内向的描述是:“教师在教学容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纲要》同时指出:新的课程改革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特别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二、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三、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四、指导组织评价语言

⑥ 简答题: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这道题我刚做到呢,这是答案加强综合性加强实践性加强弹性

⑦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有哪些变革或变化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1.关于学习领域

⑧ 十年课程改革,您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

回顾十年课程改革,一路走来,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在此期间,我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身为教育一线教师的我与课改同行,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课改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的成长和发展。虽然在这个进程中, 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课改的的确确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很多转变。 课程改革十年后的今天,我深刻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中都处处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学习特征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课改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的语文教学,除了以课本为中心,还有两个“中心”,一个就是以课堂为中心,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节课老师只管讲,学生只顾听,经过十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认识到那种“满堂灌”的讲解不可取,应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是不正确的,应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理解。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争取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我认识到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的任务不在是只注意灌输知识,而是变成课堂的导演,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抓课堂的达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预习、自主学习、阅读、探索、推理、表达、发言、点评……...因此我们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动脑筋,学会开窍,那些难点问题,我们甚至有意识让学生难一难,憋一憋,这才能让学生开始动脑筋,激活思维,释放潜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形成自己的套路。开放性的课堂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见多识广。老师要避一避,躲一躲,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我放下身架和学生们友好相待,和学生谈心,沟通学法进行指导,打开他们心灵的门户。课堂落实“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成长学生、发展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如语文课上,教学生字时老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使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把生字读几遍,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出独特的方法识字。一个学生读,其余的同学就是最严格的"老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学习的基础再进行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学生字的办法最好,学生的积极性高了,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到熟练掌握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关注学生,关注情感,关注课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例如:改革作业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上没有醒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描述性评价,如“若你再仔细些,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 由于理念发生了变化,在新教材使用时,我注意了与学生的交流,发展同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有效、轻松、愉快。

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求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