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教师用书
『壹』 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那些环境因素是要创设的?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等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 (二)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能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学习感性知识,如需要感知雨,就应给幼儿准备雨伞或雨衣、雨靴,下雨时,幼儿可以在雨中散步;需要感知春天,就应组织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幼儿需要阅读,就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开阔他们的眼界。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佐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如:小班幼儿喜欢玩平行游戏,(即幼儿各玩各的,彼此玩的游戏相同),提供的玩具就应该同品种的数量多一点,中大班象征性游戏水平较高,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剪贴等方面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有的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就司提供脚踏车、攀登架等,让幼儿进行练习。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三)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活动,起初的主题是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问题。后来,谈话延伸到计划外的新话题——“北京申奥”,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引导幼儿讨论决定在墙壁上制作“奥运主题墙”并制订了计划。孩子们请爸爸妈妈找相关资料,制作奥运标志、田径场、环形跑道、看台等,画出了各种表情形态的观众和运动员,并进行了设计评比。这个活动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和家长参与等过程,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展示和发展了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贰』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大班数学说课稿《小银行》
设计背景 现在大部分孩子,不会理财,乱花钱。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重点难点 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活动准备 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大数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 我们中国只有 1、 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师提示: 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 游戏形式: 教师出数卡,表示要取多少钱,幼儿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摆放。 你用哪几张钱币组合成顾客想要取的钱数? (1)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 (3) 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 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教师提示: 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 游戏形式: 幼儿分组,自主游戏。 教师指导: (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尝试10以外的取钱额度。 4、总结讲评。 (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 (2)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 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 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叁』 幼儿园小班和谐发展有哪些课程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倡导的新教学理念是:和谐、发展、整合、渗透。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与课程的和谐发展;实现领域之间的整合与渗透;促进多种教育资源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
『肆』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第三版语言大班下学期学习内容是什么!'
和谐发展课程第三版语言大班下学期内容是什么?这要看一下他的课本才能知道
『伍』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中班数学教案谁最多
教学设计思路: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进行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幼儿的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本次活动,我给幼儿提供有趣的素材,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幼儿获得对比较高矮活动的体验。 2、引导幼儿思考与交流。 这此活动的学习我力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进行有序而且有条理的思考。在比较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尊重别人想法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幼儿进行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探索的快乐。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苹果,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三棵高矮不同的大树图片。 2、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积木各若干,塑料积木若干,大小不同的杯子各一个
『陆』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下册 目录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下册 目录 建议你上网络搜一下,看看有没有相关信息或资料可以帮你解决。
『柒』 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中班上课后反思
活动目抄标:
1、通过生袭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黄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的绿树叶。
3、喜欢听故事,体参加语言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小青虫及蝴蝶装饰每人一个
『捌』 结合实际谈谈是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益经验的总和
客人促进幼儿身心和发展经验这样问一下幼幼儿园的老师,这个不用你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