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课程 » 小学诗经课程

小学诗经课程

发布时间: 2020-11-30 06:39:12

①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论文

关键词:
如何教好中学语文,恐怕对于所有站在讲台上的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但又不易回答的问题。在中学教育中,恐怕最难教的课程就是语文课了。因为语言教学是一门只重形式主义和知识教学的学科,往往忽视了学生最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对于如今的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充其量觉得选择题比较容易解答,对于一些文言文知识、分析题等等比较难的知识,不知道怎样去解答。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从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几个方面一一分析。
一、 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杂乱,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语文知识。叶圣陶说过:“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所以,教师也应该把语文当作一门艺术来教,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对于语文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应该是不仅熟悉所有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不管是文言文、散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该有能力教好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有着丰富的课外知识。因为高中不同于初中小学,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他们为了学好语文,不需做大量的语文练习题。如果教师仅仅懂课本上的知识,是没有能力教好学生的,所以教师应该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只有自身的知识丰富了,在教学上才能够得心应手。
语文教师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技巧。只有独特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让自己被学生喜欢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映。
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气氛良好,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高潮。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推销员,然后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知识推销给学生,当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推销员的时候,首先要以饱满的姿和乐观的自信去感染学生。当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以一种心理上的攻势暗示学生,让学生相信你今天所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相信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劲头,教师也会在语文课上满怀激情的。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气氛。
三、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
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普遍来说,在语文课堂上,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且有些不适应新时代的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由教师“教”变成学生“教”。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也不再是仅仅一味的服从教师的教,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
对于《诗经》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现在我们就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分析一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这样的教学模式。
1、课程:《诗经》
2、时间:一课时
3、学习内容:《诗经》简介、内容、表现手法
一名学生站上讲台,教师坐在其他同学旁边。语文课开始。为了区分教师与学生的区别,上台讲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小教师。
小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同学们你们对诗经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学可以发言。
学生甲: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作者是春秋时候的大文学家孔子。
学生乙: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文艺殿堂中的瑰宝。
学生丙:诗经共收录了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史实和风土人情。
小教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诗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丁: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小教师:不错,诗经确实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宝库,它也是中国最早的教育范本教材。它成书于公元前6—5世纪,对于诗经的三部分组成,现在由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风,是指国风,创作于东周时期,共收纳了15个诸侯国的土乐,一共是160篇,这也是诗经的精髓部分。雅是“正乐”,“正声”,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颂扬赞美,小雅主要是讽刺嘲讽,共105篇。颂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这就是整部诗经的组成,同学们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
小教师:同学们,现在大家朗读一下诗经的内容并思考一下里面包含的意思。
......
4、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向小教师提问。
学生1:老师,诗经最早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小教师:诗经多为四言,最早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诗经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
学生2:诗经和什么作品并称“四书五经”?
小教师:这个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好,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尚书、礼书、周易、春秋、诗经。
5、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诗经的知识。有诗经的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学们课下好好复习一下,巩固一下学到的知识。
这样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因为是学生自己亲身给其他同学讲的,所以他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讲台下,也可以看到学生的表现,在课下及时纠正学生在课上所讲的不正确或不充足的知识点。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四、 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一段时期的语文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应该及时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密切注视学生的反映。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就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向学生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学中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兴致会很高,精神会达到高度集中,因为他们对以前的知识有了解,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比较有自信。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很活跃,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 总结和归纳
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总结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归纳出什么知识点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什么知识点是仅仅需要理解的。只有学生知道了知识的主次才能更好开展学习,不至于做无用功。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和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朋友关系。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够教好语文课,学生才能够学好语文课。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做准备。

② 中文中的课程始建于唐代学者孙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的一句话所做的注疏是对的还是错的

唐代学者孙颖达???
没听说过
肯定不怎么样
姑且听之,切莫信之

③ 可以随便题目的 中国文学与文化课程中你学到了想学的内容吗

上古歌谣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第一座高峰。
早期的历史散文有:尚书和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有一座诗歌高峰。
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
淮南子古代神话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有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诗经诗、诗三百305篇风雅颂,颂周颂、鲁颂、商颂,国风反映婚姻爱情最集中艺术最高关雎第一、爱情诗。氓和谷风弃妇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赋比兴、叠章。
左传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懿梁传。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典故雌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南辕北辄。
论语语录体、主要记言。
墨子兼爱非攻。
孟子的中心思想仁义。
荀子人定胜天、性恶论。
九歌11篇、九章9篇。
离骚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楚辞和诗经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两大源头。
诗经西周至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论语语录体。
北泯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两汉散文历史散文和政论文最为突出。
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书新样式开辟传记文学新纪元汉代文学最辉煌的成就。
东汉班固汉书与史记齐名。
两汉诗歌乐府诗和五言诗最为显著。
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种新诗体。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古诗十九首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司马相如的大赋汉赋的顶峰。
汉赋力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张衡归田赋开启抒情小赋的先河。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书即典章制度。
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
汉代政论文最杰出作家是贾谊最著名过秦论
乐府最初是主管音乐的机构。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作品

④ 我国春秋时期最早的主要课程是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授六艺,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全名为:全名依次为《易经(即《周易》)》、《书经(即《尚书》)》、《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易》:是《易经》的简称。《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易是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不易”。《易经》基于河图洛书,历经上古(伏羲先天八卦)、中古(文王后天八卦)和下古(孔子注释)而成书。
《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日”代表阳,下面的“勿”是月的变异代表阴,合在一起指阴阳更替。
《书》:即《尚书》,或称《书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诗》:《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礼》:《礼经》的简称。指的是儒家经典《士礼》。又称《仪礼》,是先秦六经之一,亦是十三经之一。春秋时期“有很多的学术,而且学术是在六经”,六经包括礼经在内。秦火之后,礼经失传。
《乐》:《乐经》的简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后世多谓之毁于秦始皇焚书,但《乐经》是否存在仍然众说纷纭。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
《春秋》还是一部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春秋时期,泱泱大国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人们开始有了礼,懂得了仁爱,大智大勇的智慧开始浮现。《春秋》正好记载了这个时代的人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历程,所以说,《春秋》是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

⑤ 春秋时期我国的课程内容有哪六艺

  1.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授六艺,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全名为:全名依次为《易经(即《周易》)》、《书经(即《尚书》)》、《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2. 《易》:是《易经》的简称。《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易是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不易”。《易经》基于河图洛书,历经上古(伏羲先天八卦)、中古(文王后天八卦)和下古(孔子注释)而成书。

    《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日”代表阳,下面的“勿”是月的变异代表阴,合在一起指阴阳更替。

  3. 《书》:即《尚书》,或称《书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4. 《诗》:《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5. 《礼》:《礼经》的简称。指的是儒家经典《士礼》。又称《仪礼》,是先秦六经之一,亦是十三经之一。春秋时期“有很多的学术,而且学术是在六经”,六经包括礼经在内。秦火之后,礼经失传。

  6. 《乐》:《乐经》的简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后世多谓之毁于秦始皇焚书,但《乐经》是否存在仍然众说纷纭。

  7.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

    《春秋》还是一部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春秋时期,泱泱大国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人们开始有了礼,懂得了仁爱,大智大勇的智慧开始浮现。《春秋》正好记载了这个时代的人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历程,所以说,《春秋》是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

其他:

  1. 周王官学古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3. 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4. 乐:音乐。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5. 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a.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b.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c.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d.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e.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6. 御:驾驶马车的技术。

    a.鸣和鸾: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

    b.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

    c.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

    d.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

    e.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7. 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 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广雅》:“数,术也。”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课程参考复习题 1.《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

风、雅、来颂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源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⑦ 《诗经》是不是书香童年国学课堂里的

书香童年”经典阅读课程
(2010年修订稿)

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亲近母语”理念为行动指南,以构建阅读文化生态区域为落脚点,守护童年生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让书香浸润维扬教育,让学生从此踏上幸福的人生旅程。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受到文学的滋养,并藉此了解和认识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智慧。
2、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及早培养“阅读人口”。
3、在阅读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4、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完美人格。 5、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积极构建校园阅读文化生态。 (二)“经典诵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背诵,增加积累,培养语感。 2、遵循不求甚解的原则,能大致理解诵读内容。
3、掌握诵读内容的音韵与节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产生对母语学习的热爱与向往。 (三)“名著阅读”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学作品,受到情感熏陶。
2、积极创设阅读交流平台,围绕作品进行多维有效的对话,加深理解与体验,提高阅读质量。
3、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适当进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程内容
2
(一)编排的原则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为指导,以课标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为蓝本,兼顾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精选适合学生阅读且为学生所需要的阅读篇目,按照整体把握、循序渐进、难易适度等原则进行合理编排。
(二)课程整体框架 学 段 经 典 诵 读 名 著 阅 读
低年级
每学期诵读20首,共计80首。内容涉及童谣、古诗、儿童诗、蒙学教材等。 每学期阅读1
本书,共计4本。
中年级 每学期诵读20首,共计80首。内容
涉及诗、词、《论语》、《老子》等国学经典、
儿童诗、散文诗、现代诗歌等。
每学期阅读2
本书,共计8本。
高年级
每学期诵读20首,共计80首。内容涉及诗、词、曲、《孟子》、《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儿童诗、现代诗歌、格言集萃、散文等。 每学期阅读3
本书,共计12本。
(三)课程具体安排
一年级(上)“经典阅读”课程 经典诵读
名著阅读
序号 体裁 篇目 1 古代蒙学教材 《三字经》1-10 (一)必读 《小猪唏哩呼噜》 (春风文艺出版社) (二)选读 《小熊温尼〃菩》 (新蕾出版社)
2 国学经典(古诗)
《渡汉江》 3 《剑客》 4 童谣 《数字歌》 5 《落叶》 6 《城门城门几丈高》
7 《看月亮》 8 《东西街》 9 《钓鱼》 10 《什么歌》 11
《海水》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