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大岗
⑴ 小学生大纲规定每天应上几节课
我们九江就没有那么多课了,上午最多3-4节,下午多交了180元钱的就有3节,没多交钱的就一节
从选题到内容结构 现在有个初步的选题,可提供帮忙。
1、写论文是个系统工程。跟写版paper不一样,所以从一权开始就要有个整体思维和计划,比如文献管理,文献索引,数据管理,表格图片管理等等。建议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包括各个方面的子文件夹,分门别类,系统管理,事半功倍。
2、写作讲究一气呵成。看很多人写论文,今天写了半页,明天写了几百字,痛苦至极。写之前莫不如先思考,理清思路,然后再动笔。有时候写顺了,一两天写出一个paper来都不奇怪。
3、不要期待一稿定乾坤。写论文最重要的是第一稿,因为从无到有是最艰难的,第一稿出来之后再修改,无论修改意见多么尖锐和繁多,都不会太难。俗话说百炼成钢,论文也一样,往往最终稿跟第一稿相比总是面目全非的。所以,对于第一稿,要快,而不是要精。
⑶ 《中小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首先得确定两个概念的定义:
1、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版目的、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课程标准现在也叫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简言之:教学大纲是以前的叫法,新课程标准是教学改革后的叫法。没有本质区别。
⑷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大纲
课改好几年了,教学大纲这一说法好像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的说法叫新课程标准,可以去大一点的新华书店看一下,一般的地方很难买到,还可以去找学校的朋友借一下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⑸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哪些可以教哪些不可以教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小学阶段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新大纲》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做了适当的调整。
(一)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新大纲》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的开头,明确提出了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三条:第一,符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其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能过多,教学要求不能过高,应使全国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负担不重。第二,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同时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这里特别强调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很重要,因为义务教育是为培养21世纪人才打基础的,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要保证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以不致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例如,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就应该精简大数目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随着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适当加强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第三,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新大纲》明确提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最基础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这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改革,既便于使全国大多数小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条件较好的学校或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更好的基础。
此外,选择教学内容时还注意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使小学和初中既有分工又能很好地衔接。
(二)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简大数目的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如笔算加减法强调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法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珠算只学加减法,中、高年级适当加强口算。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降低笔算的要求,加强口算,以及在较高年级教学现代计算工具的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新大纲》在这方面的措施与国际改革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2.删去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或者比较难的内容。例如,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处不大,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能解决约分问题就可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初中还要学习,小学可以不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体积较难,初中也只出现很简单的,也可以不教;繁分数用处不大,计算比较复杂,而且中学已删去繁分式,故也可删掉。
3.有些内容适当降低要求,或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例如,循环小数实际用处不大,主要是为初中学习有理数做些准备,积的变化主要是为学习小数乘法做好准备。这些《新大纲》都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也不作考试内容。此外,在低年级教学一些简单图形的直观认识,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因为后面还要进一步学习,所以也只列知识点,没列入教学要求。
4.简化应用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现行大纲和教材中教学的应用题比较复杂,步数也较多,教学用的时间也较多。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适当减轻学生负担,《新大纲》中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的为主,最多三步(只限比较容易的)。其次,强调培养一般的解题能力,通过1—3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以及检验的方法。这样,即使学生遇到未见过的不大复杂的问题也能解决。此外还强调,应用题应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适当安排选学内容。主要安排有以下几项:
(1)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有时还可以用来检验笔算和用工具算的结果,看大数目是否有错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小学数学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2)三角形的内角和。
(3)组合图形的面积(只限两个图形的组合)。
(4)比较容易的四步应用题。
(5)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球是生活中常见的形体,增加球的初步认识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如初中自然地理中的认识地球)做一些准备。
(6)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
《新大纲》中在选学内容的前面都标有“*”,并说明不作共同要求,也不作考试内容。
对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得更明确,有针对性
现行大纲的第四部分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已做了较有指导作用的说明。《新大纲》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经验,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充实,使之更加明确,有针对性。特别是注意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⑹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分别在什么时候出台过
去师库网找找看吧 那里的资源很齐全,以后有其他的需要也可以去那里找
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中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如果你是老师的话,自己去找,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比问别人好
⑺ 小学全部的课程体系(大纲)
语文 数学 英语 自然 体育 信息技术 音乐 美术 地方课程 思想品德 劳动与技术 科学
我们学校就这些啦!
⑻ 小学教学大纲有几个版本
现在已经不用“教学大纲”,只用“课程标准”,全国小学教材有很多版本,“课程标准”只有统一的一个。
⑼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区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