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数学课程
① 幼儿园怎么用数学领域的儿童发展知识制定数学课程的
1.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从形象入手教数学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3-6岁,思维以形象为主导,直观形象的图片是他们所喜爱的。例如在教幼儿认识数字时,便可以选择幼儿爱看的动物图片,以《参观动物园》为主题,展开教学,将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动物园的场景就有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动物园,看到了一张张直观形象、色彩斑斓的动物图片,他们边看边数,很快,数字1-5学完了。 2.根据幼儿爱玩的特点,在游戏中体验数学 幼儿都爱玩,游戏是幼儿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让幼儿在我们设置的游戏中体验生活中的情景,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感觉数学知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奥秘。 3.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如果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就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准备几个动物图片,在动物身上贴上一些数字,让幼儿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或者倒过来,先夹上几个夹子,然后让幼儿贴上相对应的数字,同时还要试着把这一过程用语言表述。反复多操作几次,相信幼儿就能熟练掌握数数,同时理解数字能与实物对应,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创设数学情境,让幼儿爱学数学 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中,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从而让孩子眼所见有数学,耳所听有数学,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渐渐喜欢数学,熟悉数学,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再学习,一定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5.结合音乐、美术,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幼儿多数都喜欢唱歌画画,在歌曲演唱和绘画中学习数学,容易掌握。例如快要圣诞节了,可以给小朋友讲圣诞小鹿的故事,10张圣诞小鹿的图片慢慢增加,数字慢慢变大,然后慢慢减少,数字越来越小,教会他们学习1到10的正数和倒数。然后再把这些数字穿插到歌曲中,甚至还有英文歌曲,在歌曲演唱中完成这个教学目的,效果应该不错。 如果幼教专业学生能掌握以上两条,我相信一定能把幼儿园数学教好。
② 幼儿园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教他们加减法
③ 幼儿园怎么用数学领域的儿童发展知识以及课程目标的知识制定数学课程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 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既包括数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学习态度、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目标的发展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以此确定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对幼儿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小班中班大班 认知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并能正确区分 4、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6、按数(5以内)取物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说出其名称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9、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并学会基本的运用 1、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学习顺数和倒数 2、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即学习数量守恒 3、认识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 5、学习按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物体的正逆排序 6、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7、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 8、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9、学会比较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差异 10、学习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即学习图形守恒 1 1、初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简单关系 1 2、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1 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1 4、学习向上、下、前、后等指定方向运动 1 5、认识并学会运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 1 6、理解“=”和“≠”等符号 1、学习10以内序数、单数、双数、相邻数等概念 2、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 3、学习10以内加减计算,并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理解“+”“-”“”“→”等符号的意义 5、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6、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将物体分类 7、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
④ 幼儿园数学 到底那个大怎么上公开课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  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 “>” 和小于号 “” 和 “”  (1)  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 >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  教师出示小于号 “
⑤ 如何上好幼儿园数学课
让幼儿爱上学习来数学,首先要启发幼自儿对数学的兴趣,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和孩子做亲子游戏互动
▋教孩子玩做比较游戏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让孩子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⑥ 幼儿园数学课怎样评课
1、评课内容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幼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即幼儿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幼儿教师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等,包括课堂上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与绩效达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等方面。不光评价幼儿教师如何执教,还要看执教效果如何,其中最主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看目标达成度的高低, 即学生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和感悟教学内容, 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表达。 2、评课的功能 评课的功能可概括为四方面: 一是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带动幼儿园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最终在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功方面实现八个优化。 3、评课的原则 (1)实话实说原则:评课对于执教者是学习借鉴的机会。评课人只有怀着强烈的责任心,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 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但也要避免因"话重"而影响效果的情况, 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评课艺术。 (2)"心理零距离"原则:评课者要从帮助促进的角度考虑问题, 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 特别要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一种"心理零距离"的融洽氛围。让执教者感觉善意, 容易接受意见。 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其教学水准。 (3)突出重点原则: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能抓住重点并理论联系实际,让执教者进入"豁然感悟"的境界。 (4)导向性(方向性)原则:要看课是否具有时代性,符合当前形势的要求。 (5)科学性原则:一是教学内容保持科学性;二是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 (6)整体性原则:任何一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在知识整体结构中只是一部分,究竟处在什么位置,应清楚(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研究局部时要着眼于全局)。 4、评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a、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幼儿实际。 b、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c、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2)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a、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b、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c、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d、给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e、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幼儿自悟与发现。 (3)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a、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 b、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幼儿和幼儿教师实际。 c、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a、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b、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c、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d、调控课堂能力强。 (5)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a、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b、幼儿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c、信息量适度,幼儿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请给个采纳,谢谢
⑦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有哪些内容
学教学内容
一,我会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2 1+2=3 1+3=4
1+4=5 2+1=3 2+2=4
2+3=5 3+1=4 3+2=5
4+4=5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二·爸爸妈妈,我是能干的小宝贝,你们听,我会背。
洗手歌 洗澡歌
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手背 清清水,哗啦啦,
换只手, 肥皂泡,白花花,
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手背 小毛巾,擦擦擦,
甩三下,洗好了! 爱清洁,好娃娃。
马虎鬼 板凳谣
小猴子,马虎鬼, 板凳板凳歪歪,
拿着褂子伸进腿, 上面坐着乖乖,
拿着书包当帽子, 乖乖出来踢球,
拿着袜子擦擦嘴, 上面小猴,小猴出来赛跑
鞋子刚刚穿一只, 上面坐着熊猫,
提着竹篮去打水, 熊猫出来拔河
来到河边照一照, 上面坐着白鹅
自己差点笑歪嘴。 白鹅参加啦啦队
大家来开运动会。
爸爸瞧,妈妈看 黑猫警长
爸爸瞧,妈妈看 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喵喵,
宝宝的小手真好看, 骑着警车骑着警车嘟嘟叫,
爸爸瞧,妈妈看,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
宝宝的小手看不见, 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消灭掉。
爸爸妈妈都来看,
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三,我会做
5以内数的分成
四,我的小手真能干,我会画。
苹果·梨子·房子·电视机·飞机·扫帚·西瓜·树
船·太阳·月亮·星星
五.我会数数,我会写
1到50
⑧ 幼儿园怎么上 数学课 中班
教学目的明确,做好教学前的知识准备,教学内容符合目前孩子的知识水平 教学具准备:能吸引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并能起到辅助孩子达到教学目的,符合中班孩子心理特点的物品。 实施过程: 1.以故事形式或以猜谜形式将教学内容逐渐带入,老师讲,并随时和孩子进行互动 2.孩子根据教学内容分组活动,并讲述。教师巡视。并根据孩子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 3,孩子集中起来后让孩子来总结教学内容: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表扬与鼓励。课后游戏活动可以用自然界的物体,引导孩子去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复习课上内容。 因不知道具体你教什么内容,泛泛而谈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⑨ 数数有几个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教案
活动目标: 一、5以内的按物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会一个一个的数 活动准备:(你这堂课学多少的点数,就准备几个物品,种类可以多一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秋天来了,猴子收获了许多桃子。这些桃子有几个呢,猴子不清楚,它要请小朋友来帮它。(教师出示一堆桃子,幼儿任意点数) 2桃子放在一起不容易数,我来给桃子排好队,再请小朋友来数。 3总结一个个的数,可以用手指着数。 二、幼儿自己点数 兔子种了许多萝卜,它也不知道有几个,谁来数。(教师出示萝卜,幼儿点数。) 中间可以反复几次,让幼儿数不同的物品。 总结数完了,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吗?提醒幼儿,数的时候最后一个数字是几,那么总共就是几。 三、作业单练习。 可以把积木框子给孩子,让每人从中间数出固定的个数。(可反复练习) 活动延伸: 请幼儿数教室里某一样物品的个数,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数正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