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三种目标
㈠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⑥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强调以课程目标是否落实来评价教育的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课程是预成的,幼儿学习的内容、任务环境等都是教师预定的,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几乎到了机械刻板的程度。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他认为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幼儿活动的过程。
㈡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分别是什么
以学习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和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㈢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根据三维目标制定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㈣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什么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幼儿园教育不以系统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因此,幼儿园课程目标应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儿童”。幼儿园课程各类或各层次目标的厘定都应以此为基点并与之相符合。
㈤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有哪些要求
课程目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常用的目标表述方式有: ①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例如,使幼儿体验到在幼儿园生活的乐趣以及靠自己的能力行动的充实感;帮助幼儿同周围的人们主动交往,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和能力。 ②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例如:知道简单的安全和保健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快乐、自信;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话等。 目前,多数人主张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以促使教师的注意力向儿童转移,克服以往教育中教师过多注意自己"教"的行为,而忽视幼儿的"学"和"学的效果"的倾向。
㈥ 幼儿园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不同点
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标通常包含两种释义:即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标(目的),又包括具体个别的有操作性、层资助性与可测性特点,它指的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目标可以为师生培养目标起到提供工具、启示方法和指示步骤的作用。 2、因此可以看出,a:教育目标范围更广,包括教育目的在内,而教育目的的范围更狭窄。b:教育目的比较抽象,是教育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而教育目标则比较具体,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或目标。 c: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许多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目标的实现,而教育目的内涵的精神是贯穿于各个具体教育目标之中的。
㈦ 幼儿园课程目标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
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㈧ 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哪些不同层次
具体参考《3-6岁儿童发育指南》
分领域 分年龄有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