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新课程
『壹』 急急急!!!!!!!!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新课程新练习第三章第二节答案~~~~~
看看你是以下的哪个版本的书
自己找吧!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0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教学要求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04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与同学们谈地理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52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景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深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等。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00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刘新梅 张连中 山东省邹平县九户中学 256211 快捷联系:0543-4711131;[email protected]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412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能力. 2.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记住位于地势阶梯分界......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39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描述. 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105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题为成长.要善学善用,既要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词句情韵,学习名家们圆熟的表达技巧,又要对人察己,善于从他人的成长中汲取人生精华,智慧地成长. 本单元"写......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121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认识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433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七上教案(北师大版)
·地理七上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版 本 初中《地理》(王民主编) 章节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94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在比较了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后,你能不能提出一个关于它们的地理问题 课件展示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411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期末教案
·第三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过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解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解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88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公开课教案
·课 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 授课人:纪贵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绘图的能力......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52 推荐程度:
『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黄 愈/澄迈县老城中学(571921) 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设计以新的课程改革地理课程的基本......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60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巴西"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1,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人文特色. 学生探究:小组自选主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90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地理第三册教案
·初中地理第三册教案.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 授课人:石家庄市十九中 张春靖. 教学要求:1、记住我国的人口总数;. 2、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43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公开课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 一.时间:2006年11月3日. 二.地点:实验初中. 三.执教人:丰伟霞. 四.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影响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59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CAI课件《长江》教案
·《长江》CAI辅助教学教案设计. ——《地理》第三册(沿海版). 顺德一中龙红. 1999、2、.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93 推荐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地理第二册教案
·初中地理第二册教案. 亚洲的矿业.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亚洲的矿产资源种类与分布。 (2)通过学习矿产资源、分布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如何智慧地开发资源,从. 而初......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04 推荐程度:
『地理』八年级第五章 中国地理的差异教案
·师课堂评价、小结:本节共学习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不同的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各种地理区域类型。二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不同,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8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公开课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 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 授课人:吴厚感(尤溪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02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活动课教案
·地理活动课教案. 德清三中绿地调查. 一、教育目的:. 1、了解三中绿地面积,使用情况. 2、了解三中花草树木种类. 3、理解绿地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89 推荐程度:
『地理』初中地理教案·一年级·下
·(选自王树声主编《初中地理教案·一年级·下》). 教案示例. 第二节印 度. 【教学目的】. 一、知道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了解地形、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工业中心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19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教案:第二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第二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 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涵义和重要性;; 初步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79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教案2
·“滨海连陆的六边形国家——法国”是本册教材“国家地理”部分的一个重点,是学生了解世界人文地理,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载体。这部分教学内容课本上的阐述详略有致,但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同......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83 推荐程度:
『地理』初中地理第二册教案
·初中地理第二册教案. 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1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51 推荐程度:
『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治理. 高密市仁和学校 杜秀梅.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治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716 推荐程度:
『地理』地理CAI课件《广东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 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沿海开放地带及主要城市. 教案正文:. 广东乡土地理 ... (学生回答)正因为我省具有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92 推荐程度:
『贰』 分析新课标七年级地理教学如何提高 学生的读图能力
读懂图的关键要读懂图名,注意图例,时间,方向等细节
『叁』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说明: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习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二)地图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拨与相对高度。
●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 在地形图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
● 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
● 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说明: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世界地图
(一)海洋与陆地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海陆分布
●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
●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说明:
●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气候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
●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说明:
● 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
● 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居民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人口与人种
●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聚落
●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
● 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示。
● 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地区发展差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国际合作
●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 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
● 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
(五)认识区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认识大洲
●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认识地区
●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 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 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
● 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 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 以极地科学考察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或者举办一次科普报告会,或者观看录像片。
● 结合历史等课程,利用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探讨国家名称和版图的变化。
● 观看介绍某一国家地理概况的录像。
● 讨论某一国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例如,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袋鼠、树袋熊、针鼹、鸭嘴兽等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惟独生活在澳大利亚。
● 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
● 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等方式,了解华人与化侨对所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
● 选择某一主题,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制作计算机演示文稿,并在全班演讲。
说明:
● 本单元通过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
● 安排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疆域与行政区划
●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说明: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一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自然环境
●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 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三)经济与文化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经济发展
●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码头。
● 搜集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观看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演或录像,谈一谈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
(四)地理差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讨论或知识竞赛。
● 观看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影像资料片。
● 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说明:
●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划分的,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划分。应该注意即使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五)认识区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位置与分布
●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 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侵害的神圣领土。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收集一个地区的专题地图,例如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讨论这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 观看有关我国区域地理景观特色的录像或电影。
● 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基本地理特征,并与相关地区进行比较。
●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 绘制台湾岛简图,在其上标明主要地理事物的名称。
● 组织“宝岛——台湾在我心中”的专题演讲。
● 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
●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我国某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
说明:
● 本单元通过从全国范围内选学部分不同尺度的区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 本单元至少学习5个区域,具体区域的选择不做统一规定。
● 本单元学习内容应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要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结合,而具体的学习内容则要从所选的区域地理实际出发,不求面面俱到。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标准”中若干条内容,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所选区域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
● 在学习区域时,既要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也要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四、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 用较为规范的图例绘制反映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示意图,并要求能够展示出正确的方位和较多的地理信息。
● 查阅以前的乡土地图,讨论家乡有哪些变化,并以适当形式展示讨论的结果。
● 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
● 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设想。
● 讨论家乡的对外经济社会联系,说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 开展乡土地理的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
说明:
● “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
●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
● 要求乡土地理的学习,至少安排一次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肆』 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单元夺冠一 答案
和同学合买一本,答案共享,初中毕业后卖掉。如果你学习可以的话,可以直接问老师要,说自己要对,老师一般都会给的。一般网上是找不到册子答案的,厂家不会发
『伍』 求答案,有些题太难了(新课程学习与测评地理答案)七年级上册的
题照下来可以吗,这样我们好解答
『陆』 求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练习题
作为教地理的我,只能对你说你要多看地图,培养地理空间观念,最重要的 是要多看地图分析地图,注重看图知识点掌握好才是重要。
『柒』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地理七年级上册星球版21-26页答案
第二十一页:夜长;夏;180°;C;C;60°E;③;昼短夜长;90ºE;60°N;东;①;④;正南;东南;③;④;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第二十二页:C;C;D。
『捌』 新课程 学习辅导 七年级上册 地理 的答案 有木有~~~~~~~有木有
一、1.球 2.5.1亿 6371 4万 二、1.形状 模型 2.符号 形状 面貌 3.两极 北 南
『玖』 新课程七年级地理自主学习与测评
地理是世界或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经济因素(版物产、交通、居民点)的总权的情况。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现代汉语词典》[2] )
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今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汉典》[1-2] )
『拾』 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地理新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5.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